基于正交设计的化学共沉淀法制备β-磷酸三钙

时间:2022-03-23 04:22:22

基于正交设计的化学共沉淀法制备β-磷酸三钙

摘 要 采用正交设计,获得了化学共沉淀法制备β-磷酸三钙的最佳工艺条件。将产物分子中钙磷原子的摩尔比,即n(Ca)/n(P)作为控制指标,对影响该指标的四个要素(反应物钙磷源配比、pH值、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在四个水平上进行考察,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直观分析。结果表明,化学共沉淀法制备β-磷酸三钙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物钙磷源配比为1.50、pH值为11、反应温度为25℃、反应时间为3h。其中反应物钙磷源配比、pH值是影响产物n(Ca)/n(P)的显著因子。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得了高纯度的β-磷酸三钙,并经化学分析及XRD测定进行了确证。

关键词 β-磷酸三钙,共沉淀法,正交设计,化学分析

1引言

磷酸三钙基生物陶瓷,因其在生理环境中可被逐步降解和吸收,并为新生组织所替代,在当今生物组织工程支架材料领域一直倍受关注。这类生物陶瓷包括磷酸三钙(α-TCP及β-TCP)、羟基磷灰石(HA)、磷酸四钙(C4P)及它们的混合物[1~2]。其中生物降解性能显著的是β-TCP。β-TCP(β-tricalcium phosphate)分子式为β-Ca3(PO4)2,组成与生物骨中的无机成分相似,不仅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活性、骨传导甚至骨诱导作用,而且植入机体后对人体无毒、无局部刺激性、不致溶血或凝血,也不致突变或癌变,因此β-TCP生物陶瓷在骨组织工程领域日益受到重视[3~4]。

1970年以来,对β-TCP生物降解陶瓷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在其制备过程中材料纯度、粒度和结晶的控制等,目的是使其降解速度与骨的再生速度相匹配[5]。β-TCP生物陶瓷的制备包括微粉合成、成形和烧结,其中高纯度β-TCP的合成是保证生物陶瓷质量的关键。目前,β-TCP的合成方法主要有湿法、干法、水热法以及醇化合物法[6]。其中湿法是通过溶液反应合成,制得细小晶粒或无定形微粉, 是合成β-TCP较为理想的工艺。化学共沉淀法[7]是湿法的一种,具有如下优点:装置简单、操作简便、原料易得、产物质量易于控制等。利用该法合成β-TCP虽已有报道,但缺乏基于正交设计对合成条件的系统优化研究。本研究通过正交设计寻求化学共沉淀法制备β-TCP的最佳工艺条件,评价反应物钙磷源配比、pH值、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产物n(Ca)/n(P)的影响。

2实验部分

2.1主要试剂

制备原料:Ca(NO3)2・4H2O、(NH4)2HPO4以及辅助试剂EDTA、氨水、喹啉和钼酸等,均为分析纯市售产品,使用前未作进一步纯化。

2.2 分析检测

(1) 元素分析:产物中钙元素含量用改进的EDTA容量法[8~9]测定, 磷元素含量测定采用磷钼酸喹啉重量法[10]。

(2) 物相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XRD)分析测定。

2.3 正交实验设计

初步实验证实,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合成β-TCP时,反应物配比、溶液pH值等因素能够显著影响产物的化学组成和物相。因此通过对比分析各种合成影响要素,将产物钙磷元素物质的量比,即n(Ca)/n(P)作为控制指标,采用正交设计原理,对反应物配比、pH值、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在四个水平上进行考察,选择四因素四水平 (L16(45))正交表安排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直观分析。

2.4 β-TCP的合成

配制一定浓度的Ca(NO3)2和(NH4)2HPO4水溶液,用恒温水浴控制反应体系的温度,磁力匀速搅拌。按照一定摩尔比的Ca(NO3)2・4H2O与(NH4)2HPO4,将(NH4)2HPO4溶液缓慢逐滴滴加到Ca(NO3)2溶液中,反应过程中用氨水调节溶液pH值为9~12。在一定温度下反应一段时间后,陈化、抽滤洗涤至中性,于90℃烘干24h,然后在900℃下焙烧2h,所得样品置于干燥器中备用。

3结果与讨论

3.1 化学分析法测产物钙、磷元素含量

3.1.1 改进的EDTA容量法测钙

由于溶液中含有大量的PO43-,使常规的EDTA法滴定Ca2+离子受到严重干扰。我们对此做了详细的前期研究[11],通过加入复合钙指示剂等手段,成功消除了PO43-的影响,确保了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称取上述合成的各组样品0.2g,精确至0.0002g,用1:1的盐酸溶解后定容于100mL容量瓶中。移取10.00mL溶液,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水稀释至50mL,加3.6 mol・L-1的KOH溶液5mL,使溶液的pH值大于12,再加15mg复合钙指示剂,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溶液由酒红色突变为纯蓝色,即为终点。为提高显色灵敏度,加入少量0.5%MgSO4溶液辅助显色。

3.1.2磷钼酸喹啉容量法测磷

将各组样品用1:1的盐酸、浓硝酸混合液加热溶解,加入适量柠檬酸-钼酸钠溶液,加热至沸腾,然后边搅拌边趁热滴加5%的喹啉溶液,继续加热至沸腾。沉淀后经冷却、过滤,以冷去离子水洗涤至无酸性,置于烧杯中,加入NaOH标准溶液至沉淀溶解,再加入适量混合指示剂,用HCl标准溶液滴定至蓝色褪去,并过量少许,再用NaOH标准溶液回滴至黄色变为蓝紫色,即为终点。

3.1.3计算产物n(Ca)/n(P)

根据上述化学法测定结果,计算出各组产物的n(Ca)/n(P),结果如下表所示。

3.2 实验结果的直观分析

采用直观分析即极差分析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12],表中K表示各因素下产物n(Ca)/n(P)对水平数的均值,R表示极差即各因素均值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

3.2.1因素的主次关系

极差R越大,则该因素对控制指标的影响越显著。由下表可知,第2列的极差为0.49,是所有极差中最大的一个,表明pH值为影响实验结果的主要因素;同理,反应物钙磷源配比为次主要因素,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为次要因素。因此,因素的主次关系,即它们的影响能力顺序为:pH值>反应物钙磷源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

3.2.2最佳方案组合

根据K值的大小来确定各因素的最佳水平,确定的原则要根据对指标值的要求而定。本实验的控制指标为产物n(Ca)/n(P),要求其与纯β-TCP的理论值(n(Ca)/ n(P)=1.50)越接近越好。因此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物钙磷源配比为1.50,pH值为11,反应温度为25℃,反应时间为3h。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本研究做了进一步的验证实验,经并行三次实验所得产物的化学分析得知,该条件下产物的n(Ca)/n(P)与纯β-TCP的比值极为接近。

3.2.3讨 论

分析发现:(1)随着溶液pH值增高, 产物的n(Ca)/ n(P)值增大,且影响非常显著。有研究表明[13],酸性条件下,产物是以钙磷摩尔比相对较低的CaHPO4为主的化合物存在;在碱性条件下,产物则以钙磷摩尔比较高的 Ca3(PO4)2、Ca10(PO4)6(OH)2等物质为主。因此本实验中pH值控制在11为宜;(2)反应物钙磷源配比也是一个显著影响因子,Ca(NO3)2・4H2O和(NH4)2HPO4的摩尔比过高会生成羟基磷灰石Ca10(PO4)6(OH)2等杂相。二者的物质的量比保持在1.50时,结果比较理想;(3)反应时间与反应温度均不是显著影响因子,对产物影响不大。综合考虑,以反应温度为25℃,反应时间3h为宜。

3.3 X-射线衍射(XRD)分析

为了进一步验证最佳合成工艺条件下制得的样品的物相和组成,对该组产品进行了X-射线衍射(XRD)分析。将所得图谱与标准图谱对照,发现二者非常吻合,且图谱中基本无杂相峰存在,衍射峰强而尖锐,表明反应在该条件下进行得比较彻底,产物为纯度较高、晶态较好的β-TCP,如下图所示。

4结 论

本文以价廉易得的Ca(NO3)2•4H2O和(NH4)2HPO4为原料,利用湿法工艺制得了组成和晶相皆优的高纯β-TCP。同时,基于正交设计法对影响产物品质的各种因素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如下结论:控制反应物钙磷源配比为1.50、pH值为11、反应温度为25℃、反应时间为3h时,利用化学共沉淀法可制备出纯度较高、晶态较好的β-TCP,并经化学分析及XRD测定得到了确证。

参考文献

1 王志锋,张 军,卢伟伟等.Ca-P-Si系微晶玻璃的制备及生物活性分析[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7(4):98~100

2 吴建锋,徐晓虹.多孔磷酸三钙生物陶瓷的研制[J].陶瓷学报,1999,20(2):104~105

3 刘朝红,董寅生,林萍华等.β-磷酸钙多孔生物陶瓷支架的制备及生物相容性[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4(5):665~668

4 李世普.生物医用材料导论[M].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9

5 Blokhuis T J,Termat M F,den Boer FC,et al.Properties of calcium phosphate ceramics in relation to their in vivo behavior[J].J Trauma,2000,48(1):179~186

6 王h华,张 云,尹光福等.用磷酸八钙前驱体法制备β-磷酸三钙[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04,17(4):266

7 徐光亮,赖振宇,宋奕民等. 钙磷系统生物陶瓷粉末的制备[J]. 全国性建材科技期刊-陶瓷,2001,152(4):33~34

8 杨润泉,杨学芬,曾 波.EDTA容量法测定饲料级磷酸三钙中的钙含量[J].云南化工,2001,31(1):31

9 秦克刚,李淑珍.磷灰石中钙含量测定方法的探讨[J].山东建材,2001,22(1):28~29

10 郭 萍.快速测定饲料级磷酸氢钙和磷酸二氢钙中钙及总磷含量的方法初探[J].当代畜牧,2005,2:29~30

11 王志锋,宋邦才,张 军.化学分析法精确测定羟基磷灰石 (HA)中的Ca和P含量[J].硅酸盐通报,2007,26(1):186~189

12 李云雁,胡传荣.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79~96

13 王德平,王 璐.pH值对化学沉淀法制备纳米羟基磷灰石的影响[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3(1):97

上一篇:压电陶瓷PZN-PZT对压电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下一篇:汉代文字瓦当的辨伪识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