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的误区及其对策

时间:2022-03-23 11:45:01

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的误区及其对策

【摘 要】农村初中语文教学存在不少误区,如忽视对学生的“双基”教育,忽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过分夸大多媒体手段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等等。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走出这一系列的误区,而走出误区的关键就是教师必须改变观念和认识。

【关键词】教学 误区 对策

长期以来,凡从事语文教学工作有一定时间的教师都普遍认为,语文教学是一门费时费神而低效的学科。当课程改革的春风吹来的时候,大家似乎看到了语文教学的一线新的希望。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教学“费时费神而低效”的局面仍然没有多大改变。俗话说:“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因而有的教师产生了对语文教学工作的倦怠情绪,抱怨自己上学时选错了专业。

难道这一现象是无法改变的吗?其实不然。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农村初中语文教学存在不少误区。这些误区是导致语文教学成效不高的瓶颈,只要走出这些误区,农村初中语文教学“费时费神而低效”的局面就会发生改变。

【误区之一】忽视对学生的“双基”教育

语文课标明确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的工具性,决定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但在语文教学中,却存在重视人文性而忽略工具性的现象。语文教学现状令人堪忧:学习方法不当,学习习惯不良,观察能力、理解能力、逻辑分析能力很弱更重要的是他们在语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上相当薄弱,有的连基本的字不能拼读、基本的词语意思不能识记。

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没有坚实的“基础”,语文教学不就成了“空中楼阁”?要有成效当然是不可能的事。那么,导致这一误区产生的原因是什么,笔者认为,大致原因如下:

一、教师对初中语文教学的错误认识。

长期以来,教师认为学生到了初中,识字教学等语文基础教学不再是教学的重点,很少带领学生扎扎实实地学词正音,很少切出大块时间进行默读、复述、背诵等“基本能力”的训练。殊不知,正是这一错误的认识,削弱了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双基”训练,导致学生的语文基本功差,从而导致语文教学出现费时费神而低效的结果。

二、教师对初中语文课标的错误理解。

由于语文课标明确语文学科的性质和地位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因而,有的教学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强调“双基”训练就忽视了“人文”教育,就违背了课标精神。表现在教学上的就是将语文课上成思想品德课;无度地向外拓展,导致语文基础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似乎只有这样,才能符合课标精神。殊不知他们没有注意到“工具性”与“人文性”二者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它们没有主次之分,在语文教学中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

三、教师对“学情”的不重视。

“因材施教”是教学的重要原则之一,但在实施九年义务教育这个大背景下,一些天性好玩的学生及“留守儿童”的特殊性,导致一部分进入初中的学生基础差。但一些教师不正视这一现实,思考如何在教学中弥补缺陷,而只是一味地抱怨学生基础差,似乎只有这样,才能开脱自己教学成效低的责任。当然,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学生“双基”差的现象得不到改观。

【对策】改变观念,夯实基础,循序推进。

在语文教学中,只有改变观念,重视对学生进行“双基训练”,夯实基础,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这座“大厦”才不至于成为“空中楼阁”。

【误区之二】忽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初中语文课标的“课程目标”的“总目标”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而教学实践中,我们老师“口号”吼得高却做得差,这主要表现在:

一、在阅读教学中缺乏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之一。对阅读教学中的文本(特别是文学作品)主题的理解,存在“多元化”的特点。若每一个语文教师在阅读中能充分认识到“文本”的这特点,并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且予以肯定,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能得到较好的培养。但在阅读教学的实践中,一些教师往往忽略了这一点,而只是将现成的观点传授给学生,追求“标准答案”,对学生有价值的观点不予以重视,甚而草率否定,将学生的创新精神扼杀在萌芽状态。久而久之,学生的创新精神荡然无存。

二、在作文教学中过分强调“真情实感”,钳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由于中学生作文普遍存在假、大、空的现象,因而在作文教学中要求学生作文要有真情实感,这本来就没有什么不对,而且是非常必要的。但由于一些教师片面地理解“真情实感”而忽略了作文活动的基本特性——创造性,故而导致学生作文成了生活的“复制品”,毫无创新元素可言。要知道,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学生作文的过程,就是一个艺术创造过程。教师应在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的同时,指导学生根据作文主题的需要对生活中积累的素材进行适当的取舍和创造。这里所说的“创造”,建立在忠实生活的基础上的。如:为了突出某人的精神面貌,可将原本不属他的而别人所具有的东西放在他的身上。这就是鲁迅先生“杂取种种,合为一人”的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这并不与“真情实感”的观点相悖。因为这里所说的“真”是艺术的“真”,而不是生活的“真”,是符合艺术创作活动的特性的。

【对策】充分依托教材,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认真分析教材,充分依托教材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章是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培养的好素材。如对文学作品主题的理解上,只要学生言之有据,应允许多元主题的并存。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一文的主题,比较流行的观点是表现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下人与人之间裸的金钱关系,在教学中,教师要把“表现小人物的辛酸”的观点提出来让学生进行讨论,并对支持这一观点且言之有据的学生予以充分的肯定。在教学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节选)时,教学中可组织学生观看电影《威尼斯商人》,让学生获得直观的感受,然后组织学生讨论文章的主题思想。在讨论中,就会出现两种观点:一是对戏剧中以安东尼奥为代表的资本主义早期商业资产阶级的虚伪、不守信用的批判和对遭遇基督教徒歧视、欺辱的犹太人夏洛克的同情。(这可能是多数学生的观点)一是对贪婪、残忍的高利贷者夏洛克的否定,对慷慨仁义,忠于友谊的安东尼奥的肯定。(这可能是少数学生的观点)当出现这种情况,教师不能简单的对持有第一种观点的学生予以否定,因为这是这部戏剧本身所存在的。作者对夏洛克贪婪的金钱欲和残忍的报复心虽然持否定态度,但对夏洛克作为犹太人受到的歧视和欺辱又怀有同情。教师只要引导学生对安东尼奥、鲍西娅、夏洛克进行一分为二分析认识,就能较好地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从而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得到培养。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正确理解“真情实感”的要求,要在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一些关于取材、构思等方面的基本技能的指导和训练,让学生能围绕文章所要表现的主题取舍材料、谋篇布局,真正明白“真情实感”的内涵,从而提高写作水平。

【误区之三】过分夸大多媒体手段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多媒体手段在教学中的运用,有效地推动了课程改革的步伐,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阔学生视野上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但在多媒体不断深入到课堂教学的今天,一些教师(包括一些教育主管领导)却忘记了多媒体手段在教学中的“辅导地位”,似乎一堂语文课(特别是优质课评比、公开课)没有使用多媒体手段或使用得不多就意味着失败(这在推进信息技术进入课堂教学的初期是可行的)。有的教师制作的教学课件不从实际效果上考虑,弄得十分“花哨”,而收效甚微。笔者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多媒体手段用与不用、用多与用少,不是主观能决定的,要看具体的教学内容。有的课文用了没有作用,还不如不用。有的课文运用多媒体成分越多,反而影响教学效果,这不如少用。“因材施教”在信息技术进入课堂教学的今天也是必须遵循的教学原则,是不能随便违背的。

【对策】坚持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正确认识多媒体手段在语文教学中的辅助地位。

多媒体手段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不容忽视,但不能过高肯定其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要知道,任何好的教学手段都是服务于教学这个中心的,多媒体手段也不能例外。教师只有在认真分析教材的基础上,依据教材,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才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而作为起着导向作用的教育主管部门及领导,在评价一堂课时,不能把“运用多媒体手段”作为一项硬性的评价指标,以免教师在误区中越陷越深。

上一篇:让声画与文字并行 下一篇:初中文言文教学中动态生成资源的挖掘与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