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作文教学的几点做法

时间:2022-03-23 07:26:16

浅谈农村作文教学的几点做法

笔者在农村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已有二十个年头,作文教学一直困扰着我们许多语文教师。现在小学生都有提笔不知道写什么、怎么写的毛病,要解决学生“没有材料可写”这一作文困难,老师就必须有意识地丰富学生的生活,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等。

笔者积累几点做法,愿和各位同仁分享:

一、引导学生观察生活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写作内容上,我为了给学生提供源源不断的“大米”,我采用的方法是让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捕捉生活,使学生对生活敏感。这里的观察,不是指一般的对事物即兴观察,而是从积累的角度进行较长时间的定向观察。指导学生观察积累要狠下功夫,要有意地锻炼和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这才是解决学生写作缺乏材料即“治本”的有效措施。指导时,我要培养两种学习能力。一是学会从观察中发现以前未发现的事物特点;二是学会记录这些新的发现,转化为作文材料。同时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事物的习惯,做生活的有心人。这样观察积累,充实了材料仓库,必定会写出富有新意的作文。农村有广阔的天地,也有丰富的写作素材,只要指导到位让他们留心观察,学生在写作时就不会觉得没东西可写。如写秋天的田野,我会带学生到校园外观察田野里的稻谷、小草,以及早上气温的变化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为丰富学生的生活,老师可根据作文的训练要求,结合农村学校的实际情况有意识地开展一些活动,并努力使思想教育和作文训练同步。如为配合学校开展以“学雷锋做有道德的人”为中心的学英雄的教育,我设计了“读介绍英雄的书籍”、“讲有关英雄的故事”等系列主题活动。如去年我校进行的轰轰烈烈的学生养成教育,我让学生书写开展这项活动后,学校的校园,教师之间,同学之间的点滴变化。鼓励学生“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让学生不要拘束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为了指导学生将活动过程,尤其是活动中突出的某点写出来,我还当堂示范写下水文,让学生觉得写作文就这么简单。通过开展这些形式多样的活动,加深了学生对生活的认识和体验,增进了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也为学生作文“有话可说”作好了铺垫。

三、向课文学习和课外书籍学习

学生作文材料有来自直接的生活,也有来自间接渠道的生活。如何让学生学到更多、更好的表达方法,我采用了两个策略:一是向经典课文和课外书籍学习写作方法;二是教师下水,给学生亲自示范。向经典课文和课外书籍学习写作的表达方法,一般与阅读教学紧密结合,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十分注意文本表达方式。比如在教学《草原》时我着重引导品读文中优美语言;在教学《威尼斯的小艇》时,则引导学生留意写作角度的选择。在教学《掌声》时让学生体会两次掌声的不同感受。在教学《秦兵马佣》时让学生分析全文结构,看典型段落的构成。同时在教学经典课文时还就某个段落进行读写结合,写一小段话。在每次开展的活动后,我都把活动过程记录修改成一篇下水作文,让初学作文的学生消除写作畏难心理。让他们主动用作文来记录鲜活、真实的生活。这是对初学作文的一条好方法。

四、搭建平台展示学生的习作

日常教学中我很注意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在低年级说话教学中学生能写出一句话、一段话我都给予适当的表扬。三年级以后每当学生能够写出一篇完整的作文,我都选一些作为范文在班上朗读,并指出好在哪里,鼓励学生自己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对于直接抄作文选的作出批评。我还在学校办校内的作文小报,原来是手抄的,现在是用电脑打印,办起本土的作文选,极大地提高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利用每年的读书活动鼓励学生投稿,如今年的主题是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指导学生学习读本写心得、写体会。每年还把优秀的作文推荐给广西教育杂志社出版的《学苑创造》,至今有2篇习作公开发表。在学校的范围中有较大影响,使其他学生跃跃欲试。

总之,作文的提高不是三两天就能达到的,作为语文教师任重道远,只有经过多年的指导,学生的作文水平才会逐步提高。因而也希望我们的各位同行根据实际找到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为我们的基础教育多一些贡献。

上一篇:享用不尽的“利息” 下一篇:小学语文主题教学中如何实现课程资源的有效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