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适形放疗配合化疗治疗晚期直肠癌的疗效观察

时间:2022-03-23 06:13:57

三维适形放疗配合化疗治疗晚期直肠癌的疗效观察

【摘 要】  目的:观察和分析三维适形放疗配合化疗治疗晚期直肠癌的近期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对我院2007年6月至2009年2月收治的48例晚期直肠癌患者给予三维适形放疗配合化疗治疗。放疗方法为盆腔三野等中心放疗50Gy,完成剂量DT50Gy/25F后,针对直肠局部肿块行三维适形放疗加量至60~64Gy。化疗方法为静脉滴注奥沙利铂75mg/m2d1,亚叶酸钙200mg/m2d1-5,氟尿嘧啶750mg/m2d1-5,21天1周期。放化疗同一天开始。结果:45例晚期直肠癌患者中完全缓解8例,部分缓解34例,总有效率为93.4%。治疗过程中的副作用大部分患者均可耐受,经对症处理后均得以缓解。结论:三维适形放疗配合化疗在晚期直肠癌患者中疗效显著,且能提高近期生存率,不良反应较小,患者大多能耐受,可作为晚期直肠癌新的治疗方案。

【关键词】  三维适形放疗;化疗;晚期直肠癌

直肠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大肠癌的3/5,近年来在我国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由于直肠癌的早期临床症状容易被忽视,不少病人就诊时已有周围脏器侵犯或远处转移,手术创伤大或失去手术机会,治疗一般以化疗和放疗为主,远期疗效差,5年生存率低于5%。近年来放化疗同步治疗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局部控制优于单纯化疗。三维适形放射治疗(three dimensional-conformal radiation therapy,3D-CRT)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较新的放疗技术,能够使高剂量区域集中,降低正常组织的受量,提高肿瘤的局部控制率。我们从2007年6月至2009年2月,采用三维适形放疗同步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化疗治疗晚期直肠癌48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48例,男31例,女17例;年龄38~82岁,平均61岁;病理检查:腺癌32例,印戒细胞癌16例;所有病例Karnofsky评分≥60,治疗前血常规、肝肾功能和心电图正常,预计生存期>3个月,有可供测量指标如MRI、CT、B超。

1.2 治疗方法

1.2.1 化疗方法

静脉滴注奥沙利铂(恒瑞生产,商品名:草酸铂)75mg/m2d1,亚叶酸钙200mg/m2d1-5,氟尿嘧啶750mg/m2d1-5,21天1周期,全盆腔放疗的当天始行化疗,放疗期间化疗不间断,放疗结束后继续化疗,每例患者计划完成6周期化疗。全部患者有45例按计划完成治疗,有3例患者化疗后出现严重腹泻而放弃治疗。

1.2.2 放疗方法

患者俯卧位,腹部固定,5mm连续盆腔增强CT扫描定位,获取影像资料,在治疗计划系统中行放射野的设计,常规设两侧野和一后野,三野等中心盆腔大野照射,照射野上界平第5腰椎下缘,下界平闭孔下缘水平,后界包括骶骨后缘,前后界宽9~11cm,后野两侧界为真骨盆外1~2cm,后野与两侧野剂量比为4∶3∶3,化疗当天开始放疗,完成剂量DT50Gy/25F后,重新行增强CT定位,对直肠残存肿块行常规分割剂量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局部加量至60~64Gy。

1.3 疗效评定及确定方法

按WHO疗效评定标准分为完全缓解(CR):肿瘤完全消失,至少维持4周以上,无新病灶出现;部分缓解(PR):肿瘤消退超过50%,至少维持4周且无新病灶出现;无变化(NC):肿瘤消退不足50%,或增大不足25%;病变进展(PD):肿瘤增大超过25%或出现新的病灶;CR+PR为有效。疗效以治疗前及治疗后CT和B超检查判定。

1.4 随访及统计学方法

以体检和盆腔CT检查为主,治疗结束后1年内每3个月检查1次,随访3年,末次随访日期为2012年2月。采用Kap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和局部控制率。生存日期从患者接受治疗之日起计算。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48例患者有45例(93.75%)按计划完成治疗,其中CR8例(17.8%)均为局部晚期者,PR34例(75.6%),NC3例(6.6%),总有效率(CR+PR)为93.4%。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5.7%、61.9%、42.8%,1、2、3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95.2%、80.9%、71.4%。其中多发肝、肺转移带瘤生存1例,多发肝转移带瘤生存2例。17例CEA升高者治疗后12例降至正常,5例也有不同程度下降。

2.2 不良反应

近期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腹泻、恶心呕吐、口腔黏膜炎、末梢神经病变和局部皮肤放射反应,大多数患者均能耐受。有5例出现放射性直肠炎,经对症支持治疗后均缓解。

3 讨论

直肠癌是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约占我国全部恶性肿瘤的第4~6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近20年来我国大肠癌的发病率明显上升,且高发年龄在40~50岁,30岁以下占12%,对中青年危害较大。由于直肠癌的早期症状常易被忽视,不少患者就诊时已是晚期,因此放化疗综合治疗成为主要的治疗方法。放疗对肿瘤的局部控制有优势,但对全身血液中或转移到其他部位的肿瘤细胞无效,化疗是全身治疗的有效方法;5-FU+CF静脉滴注是晚期大肠癌最基本的化疗方案,其客观有效率在20%左右。随着第三代铂类药(奥沙利铂)的出现,奥沙利铂(L-OHP)联合亚叶酸钙(CF)、氟尿嘧啶(5-FU)方案已成为晚期大肠癌的标准治疗方案,其有效率达45%。国内Ⅱ期临床研究表明L-OHP+CF+5-FU对晚期结直肠癌的有效率为32%~58%;孙燕等应用草酸铂联合氟尿嘧啶、亚叶酸钙治疗晚期大肠癌,总有效率为34.4%[1]。奥沙利铂是第三代铂类抗癌药,以DNA为靶作用部位,铂原子与DNA链形成交联,阻断其复制和转录。奥沙利铂与 5- FU 无交叉耐药性, 对 5- FU耐药的患者接受 L- OHP 治疗仍有 10%的有效率[2]。

实验结果表明,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亚叶酸钙方案同步三维适形放疗治疗晚期直肠癌安全、有效,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存状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腹泻、恶心呕吐和末梢神经病变,经对症处理后均可耐受,可作为晚期直肠癌新的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孙燕,管忠震,全樊林,等.奥沙利铂单药或与氟尿嘧啶-甲酰四氢叶酸联合应用治疗晚期大肠癌2期临床试用报告[J].癌症,1999,18(3):237.

[2] 白璐,李青山. 氟尿嘧啶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胃癌疗效观察[J]. 承德医学院学报,2012,1(3):24-26.

上一篇:十二皮部治病机理探析 下一篇:企业参与“双师型”教师培养的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