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粮油市场预测

时间:2022-03-22 11:31:44

国内粮油市场预测

花生和花生油:价格震荡运行

种植面积和总产量有望增加。主要依据:一是良种繁殖将推动良种植面积继续提高,即使面积保持稳定,总产也会因单产提高而提高;二是2010年花生收购价升至历史高位水平,而辣椒等经济作物因大幅增产而导致价格和种植效益双双下降,花生传统种植业地区弃花生改种辣椒的效果并不理想,预计今年花生种植面积将恢复性的增长。

花生和花生油的供需基本平衡略有盈余。一是随着花生种植而积恢复性增长和单产的提高,如不出现大的自然灾害,总产将明显增长,而国内花生消费增速不变,供给增速将大于需求增速;二是压榨消费增速历来快于食用消费,花生油产量必将随着花生总产最的增长而增长,加之上年花生油库存结余23万吨,相当于年需求的11%,因此今年国内花生油将是供给充足的。

花生油价格走势仍将弱于国内植物油整体走势。一是国内花生油供给增速快于需求增速;二是花生调和油挤占纯花生油市场的份额,其价格抑制继续存在。在通胀预期下,今年花生油价格运行区间将高于上年。

化生油价格将在多数时间为区间震荡,节日效应继续减弱。花生调和油市场份额的增加,使得花生油价格与豆油价格关联性增强,二者合理差价在3000-4000元/吨,如果差价偏大,将抑制花生油的需求。因此,虽然花生油完全靠自给,对外无依赖性,但仍受因素间接影响。纯花生油作为高端油,节日消费特征明显,有其相对独立的的行情,随着节日福利的多元化,这种特征将继续减弱。

新产花生收购价将高开高走,后期叫落。一是经历2010年的行情后,农民对花生收购价的心理预期提高;二是在经过2010年成功运作后,贸易商等中间环节的需求会拉动收购初期的价格;二是资本充裕不变,将使收购价格重心继续保持在历史高位;四是国内花生压榨能力继续增加,花生收购期延长,企业在与农民的博弈中处于弱势,将提价收购。以上因素将支持今年花生收购价高开高走,不过随着价格走高企业成本增加和贸易商中间环节风险加大,持续提价的意愿减弱且需求减少,收购价将有所回落,如果增产幅度较大,则随着集中上市供应增加,初期收购价也可能受抑。

综上所述,预计今年国内花生、花牛油行情价格震荡运行底部抬高,花生价格集中运行区间为7500-9500元/吨;花牛油价格集中运行区间为13500-18500元/吨。

菜籽菜油:价格高开高走

今年国内油菜籽价格将高开高走,集中运行区间在4100-4400元/吨。主要依据:一是继续实施菜籽临时收储政策的可能性较大,考虑到通胀因素,政策性指导价在4100-4400元/吨的可能性较大。二是今年国内菜籽产量难有大的提高。农业部农情调查显示,全国冬油菜播栽面积1.03亿亩,增加100万亩左右,增幅仅在1%。据笔者了解,由于油菜籽种植收益低于其他作物,机械化作业难以大面积推广,农民种植积极性总体不高,秋播油菜籽种植总面积可能下降。后期即使天气正常,今年菜籽产量也难有大幅增长。三是今年菜籽进口数量难大增。不仅是进口检疫措施继续实施,而且国际市场菜籽价格居高不下,进口价格尚无优势可言,只是为国产菜籽价格提供一定上升空间。四是我国菜籽压榨产能过剩无以改变,企业提价收购的可能性较大。因此,预计今年我国菜籽收购价格走势与2010年类似,而价格重心将明显上移。如菜油、菜粕价格配合,菜籽压榨利润上升,阶段性价格可能高于4400元/吨。

今年国内菜油价格走势将弱于豆油,在暂不考虑货币政策的情况下,预计国内四级菜油价格运行区间在9300-12000元/吨,集中运行区间在9500-11000元/吨。

对今年国内菜油价格的底部可以做出较为明确的判断,但顶部难以预测。主因除国家政策调控外,还面临间接的输入型上涨压力。2011-2012年第一季度国内菜油价格的项部令人期待,保守预计在12000元/吨,到15000元/吨的可能性也有。

今年国内菜粕将有较好行情,预计一波在3-5月上旬,一波在8-9月,价格运行区间在1900-2600元/吨,集中运行区间在2100-2450元/吨。菜粕和豆粕之间的价差会缩小。首先,菜粕在水产养殖中有着不可替代性,2010年南方多处洪灾,水产养殖受到影响,不利于菜粕的需求和价格,今年再次多灾的概率较小。其次,2010年菜籽产量和进口量均大幅减少,菜粕供应相应下降,减幅在14%左右,虽然进口菜粕可以弥补这一缺口,但进口菜粕也会拉高国内菜粕价格。

玉米:价格或将“前高后低”

进入今年,国内玉米市场仍然面临供需紧张的局面,库存水平下降,调控难度加大,玉米价格仍有上升动力;国内外市场联动性进一步加强,国际玉米价格高位运行,宏观经济中通胀预期不减,也将给玉米价格提供支撑。预计今年国内玉米价格或呈现前高后低的走势。

供需形势仍然紧张

经历了2009年减产和2010年旺盛消费之后,国内玉米库存数量明显降低,给2010/2011年度的国内玉米供需形势蒙上了一层阴影。多家机构的预测数据显示,2010/2011年度国内玉米产量继续呈恢复性增长,但消费量的强劲势头还是让国内玉米生产经不起任何风吹草动。目前粮食生产仍然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天气因素,玉米生产仍然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玉米消费量却呈持续刚性增长的态势。从长期来看,我国人均肉蛋消费量仍处于上升期,与发达国家有比较火的差距,饲用玉米需求将是有增无减。深加上的产业链条不断延伸,消费量仍然值得期待。短期来看,养殖业仍处于恢复期,而针对美国的反倾销调查也有利于刺激国内玉米加工需求。因此,今年玉米消费情况值得期待,玉米偏紧的供需关系仍是市场关注的焦点。

库存下降调控难度加大2009/2010年度国家延续了前期的玉米临时存储收购政策。新玉米上市后,市场价格明显高于临储玉米收购价,2009/2010年度临时存储玉米收购数量有限,截至2010年4月底临储玉米收购量只有60.9万吨。

2010年国内玉米市场供给紧张,国家大量投放临储玉米,需求旺盛促使成交量大增,不仅透支前几年收购的临储玉米,还消耗了部分中央储备玉米,国内玉米库存明显下降。

在国家收购――拍卖调控机制之外,2010年下半年多次再现“打招呼”现象,后期如果价格波动幅度过大,行政干预这种调控手段可能还会出现。由于必备的调控物资大减,要警惕出现干预后的价格报复性反弹。

中储粮入市收购或成潜在利好

在库存降低的背景下,2010/2011年度国家有补库的需求。进入今年后,国储收购东北玉米终于市场证实:中储粮将在东北展开临储玉米收购,其中吉林中等

玉米收购价为1.8元/公斤,等级价差为0.04元/公斤,地区价差为0.02元/公斤,据市场传闻收购计划为1000万吨。为了给中储粮收购“让步”,国家叫停了东北地区人中型玉米深加工企业。

这一政策目的明显,即在稳定玉米价格的情况下,补库国家玉米储备。但按照市场规律,如果略低于市场价,收购计划很有可能“颗粒无收”,步上年临储玉米收购的后尘。如果迫于储备轮入任务的玉力,中储粮加价收购,则市场价格仍有被抬高的可能。对市场而言,中储粮入市补库进一步证明了玉米储备水平下降,国内玉米供需紧张,无形中将增强看涨预期。

通胀仍将持续,政策由松向紧

2010年国家已经丌始关注通胀预期,逐步收缩银根,全年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第四季度连续两次加息。居高不下的CPI表明了通胀压力仍然很大。今年初,统计局了2010年的经济数据,GDP的10.3%增速表明了经济的稳定性,也给下一步的宏观政策提供方阳,即在经济企稳转好的情况下,控物价、抑通胀将成为政策制定的重要着眼点。

世界玉米价格或高位运行

2011年通胀预期在全球范围内仍将持续,大宗商品价格继续走高的可能性较大,原油及大豆、豆粕等商品价格高位运行将给玉米价格提供支撑。

供需紧平衡难以彻底改善。自然灾害天气使玉米生产仍然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而消费需求呈刚性增加,一方面欧美等发达国家大力发展生物燃料,造成汽车与人争粮的局面;另一方面新兴经济体快速增长,居民饮食习惯的改变将导致全球粮食需求结构性变化,引发需求猛增。在这种背景上投机资金仍会一如既往地关注农产品价格,成为价格上行的潜在推力。

小麦:价档依旧

近几年,我国小麦播种面积呈现恢复性增加态势,但我国土地质量相对较差的现实不容忽视,在以“改造中低产田、强化科技支撑、着力提高粮食单产水平”的原则下,预计今年小麦种植面积不会有大的变化,整体趋势为小幅波动、略有增加。

我国小麦产量的增减和单产的水平有着很人的关系。近几年我国气候多次山现异常,干早、病虫害、冷空气、连阴雨等灾害对小麦产量影响甚大。特别是从2010年10月份以来,我国主要冬麦区降雨量极少,土壤失墒严重,给小麦安全越冬带来不利影响。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小麦作为可逆性较强的粮食作物,在灾害来临前做好预防、灾害形成时做好补救,单产的变动将在可控范围之内。因此,预计今年我国小麦将是丰收年景,但增产难度较大,产量将在11450-1 1550万吨之间。

对于小麦价格走势的预计,主要因素:一是市场供求及品种结构;二是国家政策及宏观调控;三是国际行情及宏观经济状况。

从目前的大形势来看,我国小麦产量连续5年保持在亿吨以上,国内供求稳定,在目前“供应渠道多样,消费结构单一”的状况下,因供求紧张而引起小麦价格大幅上涨的可能性甚微。

从品种结构来看,2010年后半年导致小麦价格走高的内在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等级差别、品质差别等出现了较大的矛盾,这些结构性矛盾在今年仍将不同程度的存在,如果今年小麦能够“数量、质量”双丰收,将对缓解这些矛盾意义重大。

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对未来小麦的市场价格仍将起到主导影响,一是目前小麦市场价格主要围绕托市收购价和竟价交易底价米确定;二是为防止物价大幅波动,国家随时都有可能出台应对性措施。在库存消费比不断提高、市场供应大于需求的背景下,小麦“涨有所压、跌有所托”的行情走势保持着较为明显的“政策属性”。

国际行情及宏观经济因素对国内小麦价格也会产生一定影响。虽然目前我国小麦价格和国际小麦价格没有完全接轨,但国际上金融、能源行情的变动将对进口小麦到港成本产生较大影响,从而传导到国内小麦,特别是优质麦行情。同时,围内物价总水平、通货膨胀情况、农民收入水平等因素也会直接影响到未来小麦价格水平。随着信息交流越来越快捷顺畅,从生产到消费,从农民售粮到企业加工,都会对大的经济形势有更快的判断和解读,从而直接在价格上及时体现出来。

相邻的农产品比价关系也不容忽视,特别是近几年,小麦、玉米、稻谷甚至大豆,价格联动性越来越紧密,在期货市场上体现得越来越明显。2010年10月份国内农产品期货联动上涨就是最典型的例子。这些品种之间都有着或多或少的替代关系,所以,相关比价关系也对小麦价格形成影响。

总体来看,我国鼓励粮食价格缓步上涨的政策方向是不变的,但是限于目前经济发展尚处在起步阶段,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尚不全面,以往对小麦等农产品的调控显得过于“强硬”或“片面”,随着政策的完善和市场的规范,小麦价格形成将更加合理。预计今年,我国普通小麦市场价格底部依旧是“竞价交易底价加上出库费用”,平均价格将在2160-2260元/吨区间运行。

上一篇:预测今年中国小麦价格涨幅两成封顶 下一篇:我国农产品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