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的思考

时间:2022-03-22 08:59:33

对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的思考

【摘 要】文章论述了当前电子商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对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中职学校 电子商务 问题 教学改革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对电子商务人才产生了巨大需求,电子商务专业成为现代教育的热门专业之一。电子商务作为一门新型专业,从开设到现在仅有不到十年的时间,以青年教师居多,教育理论、教育方法等很多方面都需要不断地探索。

一、当前电子商务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以理论教学为主,缺乏实践教学

多数学校的电子商务专业以理论教学为主,与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性较强的特点不相符,教学过程缺乏互动与参与,学生难以学到实用技能。在课程结业考核上,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主要评价标准,难以反映教师教学效果与学生学习成果的全部,尤其是缺乏实践教学效果的反馈。

(二)实用型教材较少

目前,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所使用的教材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教材本身偏重理论,缺少实践教学模块。即使有配套的实践教学模块,也脱离了生活实际,缺乏实用性。

二是内容陈旧,所选案例许多已经过时,缺少时代感,对学生没有吸引力。

三是教材实用性不强。目前的教材大多为学校教师编写,缺少企业的参与,使得教材存在偏重理论而缺少实践的通病。

四是教材提供的配套素材缺乏。一本好的教材应该提供网站工具、教学素材和配套的详细教学参考,这是专业教师非常需要的。

二、对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一)结合市场需求,编制有特色的教学计划

在编制教学计划时,应着重与以下的岗位需求相结合。

1.阿里巴巴与淘宝网店的巨大需求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带动了网上贸易与购物的兴起,催生了电子商务和网络营销岗位的巨大需求。尤其是淘宝天猫网作为现代网络零售的最大平台,为中国无数的中小企业和创业者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会。目前,仅淘宝网就催生了淘宝摄影、淘宝美工、淘宝文案、淘宝客服、网店运营主管等大量岗位,而且需求非常旺盛。以上岗位并不要求具备高深复杂的理论知识,而是需要大量的实践技能与经验,学生通过在校培训就可以达到上岗的基本要求,因而非常适合中职学校学生理论基础差、喜欢实际动手操作的状况。

2.移动互联网和微商大发展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

最近几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社会化网络营销和自媒体工具的发展,移动电子商务和建立在移动互联网和新型网络营销工具基础上的微商已经取得巨大的发展,成为继淘宝天猫后的另一块电子商务沃土。企业对微博、微信、微商城等移动电子商务应用和微商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能够掌握移动互联网和新型的网络营销工具的人才也会成为企业的抢手人才。

(二)探索新型教学方式

1.多媒体教学形式

多媒体是现代教育普遍采用的先进教学手段,对传统教学中教师难以表达、学生难以理解的抽象内容、复杂的变化过程等,通过虚拟动画、过程演示等予以解决,借助声音、视频、动漫画结合等技术增强课件的趣味性、生动性。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灵活使用投影教学音像、电子教科书、在线题库、动画演示等方式。目前,多媒体教学已经在大多数职业学校中普及。

2.实践应用课教学形式

实践应用课是电子商务教学中最重要的一种教学方式。比如《网络营销》《电子商务实务》《网上开店》等课程都是以真实项目和任务驱动的实践应用课,学生通过这类课程的学习可以加深对专业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应用。模拟操作的过程能够使学生提高实践动手能力。目前,威客网站的兴起也为在校学生提供了一个实战平台,其中以猪八戒威客网的影响力最大。实践应用课对学生的考评标准不是考试成绩而是业绩,大大改变了传统电子商务实训存在的纸上谈兵,脱离实际,考核结果没有实际意义的缺点。

(三)改进教材建设

提高教学质量,需要好的配套教材。电子商务教材应该具有实用性、实战性、创新性和系统性。

1.实用性

中职教材应适当阐述理论,侧重具体方法、工具和实践经验的介绍。若仅阐述大篇理论,将无法使学生掌握具体的操作方法,也无法使学生得到锻炼和提高。

2.实战性

电子商务专业教材应当具有实战性。教材的案例、任务和习题应当来自真实的案例,而不是纸上谈兵。学生通过教材能接触到真实的工作任务,能真正提高实战能力。

3.创新性

教材要把最新的互联网成果、最新的商务模式、最新的电子商沼τ檬据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把握学科前沿动态,掌握最新技术信息,应每隔两年更新一次版本。

4.系统性

教材建设是一个体系,仅仅编撰书面课本教材是不够的。教材内容的编排要利于教学组织,以一个项目或任务为单位编排,体系建设包括网站实践平台、详细的教学参考、试题和考试练习平台、微课平台等。只有通过系统性的教材建设,学生才能够系统地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

随着时展,科技进步,社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每一位中职教育工作者都有义务促进现代化教育的发展,在教学中真正贯彻“新知识、新技能”的教育思想,培养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适应性强的电子商务人才,推动毕业生与企业之间实现供需两旺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朱玉春.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高等农业教育,2006(06):48-50.

[2]高彩霞,杨国明.电子商务专业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6,15(02):15-17.

[3]韦智康.中职电子商务专业建设的思考[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8(12):160-161.

上一篇:中职学生品行问题的可控性干预措施探究 下一篇:浅析高中语文知识铺垫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