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国学回归课堂

时间:2022-03-22 06:01:55

让国学回归课堂

摘要: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国学回归课堂,对弘扬民族文化,展现精髓至关重要。以《新课标》为指导,合理完善课堂教学方法,以活动为载体,创设良好的国学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悟到国学精髓,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与魅力。

关键词:国学;回归课堂;多种模式;创设氛围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4-0010-02

《语文课标》明确指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国学回归课堂,小而言之可以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大而言之对弘扬优秀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由此我们经常看到,几岁的孩子摇头晃脑地背诵《三字经》,并且一字不差,至于《笠翁对韵》、《弟子规》,也全都不在话下;在北京,一脸稚气的孩子们穿着古香古色的唐装,在石碑林立、古树参天的孔庙里上着“国学”启蒙课;听报道说,孟子故里山东邹城也举办了“少年国学班”。一时间,“国学”似乎成为一个热门词语。甚至许多老外都以能懂一些中国“国学”为荣了。那么,对于正处于成长旺盛时期的初中生来说,怎样才能让国学真正回归,呈现国学经典呢?

一、完善课堂教学方法

国学回归课堂,老师的教学必须打破沉闷无趣的气氛,改变一成不变的以教师讲解为主的“解词释句―串讲全文―背诵默写”的传统文言文教学方法。

1.真心解读,重在感悟。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由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国学教学当然也应体现这一点。教师不能再越俎代庖,而应让学生直面经典,与诗词文“真心接触”,自己读解,自己感悟,自己体会。能懂会学的自主解决,即使是疑难焦点,教师也不急于揭晓,而应巧设台阶,引导学生逐步领悟。让学生真真正正、切切实实的接触国文,意在让学生在思考中深入到国文中,意在让学生在交流中亲身感受国文。

2.加强诵读,读中感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诵读、记忆”是古人学习最常用的学习方法,这种古老的读书方法经过千百年来的实践,成为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古为今用”,选择“诵读、记忆”的方法进行教学,目的是让学生背诵古典名篇,引领他们把无意识记忆转变为有意识文化储备,使他们从小腹有诗书,在本国传统文化滋养中成长。此外国学古文,思想内涵深刻,不易被学生理解。现在先让学生“不求甚解”地背下来,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沉淀在脑海中的古典精华经过反刍,逐渐会被消化、理解,慢慢领悟其中的深刻内涵。国学教学也应真正贯彻“以读为本”的理念,上承传统教育之优秀经验,下接现代教学理论的“活水”,采用各种形式的读,在读中理解、感悟、体验、积淀。

3.多种模式,课堂开放。“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国学的课堂也应该是开放而有活力的。国学课堂中,我们可以灵活有变的设置课堂内容与模式,如:可以针对一位作者的作品学习的国学课,如“苏轼篇”、“李白篇”、“辛弃疾篇”、“屈原篇”;针对一个主题学习的国学课,例如“明月篇”、“白雪篇”、“送别篇”等;针对一个流派学习的国学课,如“豪放词派”、“田园诗派”、“浪漫派”“婉约派”、“花间词派”等;针对一个时代学习的国学课,如“诗经篇”、“楚辞篇”、“儒学篇”、“宋词篇”等。此外,国学教学不单是语文学科的事情,国学教学更要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加强学科间的相互渗透、融合。引导学生联系地理、历史、自然等知识读懂诗意,用绘画表达理解,用音乐配合诵吟,用表演再现情景等,都能更好的引导学生走进国学的世界。

4.正确引导,举一反三。教学贵在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掌握方法,使学生学有所得,能“举一而反三,闻一而知十。”(朱熹)。《国学》校本课程,除了指导学生掌握一般的学习步骤,学习方法外,还要重视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方法横向的迁移运用。在国学课的授课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方法的指导和知识的引领。如;如何读楚辞、李白诗歌的艺术魅力、婉约派的形成、儒家学派的观点等,有了系统的引领和方法的指导,国学教学就能化难为易,让学生越学越爱学。

二、构建展示平台,创设良好氛围

以活动为载体,构建展示平台,给学生一个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接受经典诗文的熏陶。

1.常规活动。①每学年举办两次“品味书香――古文诵读”活动。②每月每班举办一次读书交流活动。③每学年举办一次国学知识竞赛④每学年举办一次“读国学,品人生”征文活动。

2.班级日常活动。①日有所诵:利用每天早晨15分钟晨读、每天中午10分钟小读、每天晚上30分钟品读时间让学生诵读。②课前三分钟:让学生自主挑选自己喜欢的经典篇目利用课前三分钟开展背古诗擂台赛,比一比谁选得好,背得熟,期末进行总结评比。

三、弘扬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爱国情愫

1.学生的朗读水平有所提高。老师在课堂上运用了多种方法,如:意境渲染、多媒体教学、动作演示、恰当提问、设身体验、感情朗读等,对增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力大有帮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体味,加深了对课文内涵意境的理解。学生的朗读水平有了明显的进步,能够注意掌握文章的各种各样的语气、节奏、句式。学生的朗读兴趣也大大增强,逐步体味到了诵读的乐趣。因为享受到了成功的快乐,积极性自然得到提高,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

2.学生对经典诗文的阅读有了一定的认识,初步懂得鉴赏经典作品的方法。在研究前,学生很少主动阅读唐诗宋词等经典篇目,因为读不太懂,通过老师对经典诗文学习的指导,学生有兴趣关注这方面的内容,初步学会选择优美、内涵丰富的经典作品进行欣赏,甚至自主阅读了很多优秀的古文,并且能抓住最有感悟的部分写读后感,从而加深领悟,形成语言感悟能力。

3.学生养成了图书阅读的习惯,注重语言的积累和丰富。让学生充分利用好图书馆资源自主借阅图书,《诗经》、《楚辞》等已经成为同学们的畅销书。

“弘扬传统文化,让国学回归课堂”,在实践国学教学回归的路途上我快乐的跋涉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将继续探索国学教育之路。

上一篇:教育无小事事事需留心 下一篇:对黔北地区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状况的分析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