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考核指标》的欠缺

时间:2022-03-22 04:23:06

【前言】《新考核指标》的欠缺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1、资本增加值率。它是从全社会的角度来考核一个企业投入(资本)与产出(国民生产总值)的宏观经济效益。分子是本期实现的增加值,即本期内企业所创造的“国民生产总值”。它包含了上交给国家的税金,支付给职工的工奖福利费,交纳给上级主管部门的各种管理费和规费...

《新考核指标》的欠缺

国家统计局等对工业生产考核指标进行了重新修订,提出了《新考核指标》。通过学习和调查研究,我们认为有许多方面值得进一步探讨。

第一,《新考核指标》未能把考核微观经济效益指标与考核宏观经济效益指标有机结合起来。《新考核指标》没能准确反映企业经济效益的指标与国家的战略目标紧密地联系起来,未把“工业增加值”指标放在考核经济效益的重要位置上,只是在计算“全员劳动生产率”时用到了工业增加值数字。

第二,也许是受以往计划经济体制习惯势力的影响,《新考核指标》体系的构成及考核内容,不完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生产经营的主要目的是追求经济效益(也可说是“剩余价值”)的原则。表现为它把“资产负债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全员劳动生产率”、“产品销售率”等四项并不反映经济效益的指标列入其中。

第三,《新考核指标》中有几项考核经济效益的内容,有些似是而非,未必真能反映企业经济效益的好坏。如成本费用利润率、总资产贡献率、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等不科学、模糊的内容,它不过是一种模湖的评价方法的结论,不够科学。

《新考核指标》不够科学,同时指标过多,过于繁琐,反而不得要领,还会造成误导,对提高工业企业经济效益会产生负效应,应予改进。笔者认为:国家政府机关和上级经济综合部门对考核工业经济效益只要设置“资本增加值率”、“资本利润率”、“资本保值增值率”和“劳动者对社会贡献率”等四项考核指标就可以了。

1、资本增加值率。它是从全社会的角度来考核一个企业投入(资本)与产出(国民生产总值)的宏观经济效益。分子是本期实现的增加值,即本期内企业所创造的“国民生产总值”。它包含了上交给国家的税金,支付给职工的工奖福利费,交纳给上级主管部门的各种管理费和规费,留存给本企业的利润、积累和各种提留。这都是全社会的所得,与企业投入的资本作分母来进行比较,完全符合计算宏观经济效益要以投入与产出来进行比较的基本原则。

2、资本利润率。它是从微观经济角度来考核企业经济效益的综合性指标,其计算公式为:资本利润率(%)=本期利润总额投入资本(即本期所有者权益合计平均金额)×100%,它也完全符合计算微观经济效益也要以投入与产出进行比较的基本原则。不过它的计算范围仅局限于本企业自己所得到的一部分。所以说,它是微观经济效益的指标;称它为“综合性”的指标,是因为它可以包含:“资本利用率”、“成本产值率”、“产品销售率”、“销售利润率”等四项内容。

3、资本保值增值率。它在《新考核指标》中已有,可保留,用来反映投资者投入资本的完整性和保全性,可以考察企业的实力有否随着生产的发展而相应增长,能够衡量企业家底是否扎实,后劲如何,“造血功能”是否健全。

4、劳动者对社会贡献率。它实际上是“剩余价值率”。其计算公式为:(增加值-折旧费-工奖总额)/工奖总额。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生产的目的是追求经济效益。所谓“经济效益”,说到底无非就是“剩余产品”的价值。没有对经济效益的无限制追求,就不可能有剩余产品的不断增长;没有剩余产品的不断增长和丰富,人类就不可能进入现代文明社会。显而易见,无论就企业而言,还是就整个社会而言,生产的结果,仅能维持自身需要而无剩余,就没有经济效益,那它根本不可能发展。它除了直接可以反映出劳动者的贡献有多大外,还可以间接地反映科学技术投入的份额有无增加、劳动者素质有无提高、三者之间的关系处理是否合理等三个有关经济增长方式是否符合向集约化转变的情况。

上述四项指标实质上只用了两个基本数据:一个是反映投入量的“资本”,另一个是反映产出量的“增加值”,其余指标均由这两个基本数据派生而成。因此,用以“资本增加率”为“牛鼻子”的四项经济效益考核指标,就足以简单而明了地表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全社会的宏观经济效益和企业微观经济效益的全貌及进一步扩大企业再生产的能力。当然,每个企业内部,为了分析研究影响本企业经济效益的各项“因素”,可以因单位而异设置一些较细的具体考核项目或指标。

(作者单位:浙江省苍南县经贸局、苍南县龙溪镇计经局)

上一篇:温岭市:打造先进中小船舶制造业基地 下一篇:发展高科技:金融业应对竞争的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