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农村电网规划的智能化发展

时间:2022-03-22 07:14:57

谈农村电网规划的智能化发展

【摘要】新农村建设是国家改革的重点对象,影响着国民经济经济收益水平的增长趋势。为了解决早期农村发展遗留的历史性问题,我国逐渐扩大了农村地区建设的资金投入,为基础设施规划与组建提供了物质保障。电网是新农村改造的主要项目之一,其关系着农村地区的用电水平。针对传统电网结构存在的种种弊端,未来农村电网规划需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以构建新型的农村环境。本文分析了农村电网智能改造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农村;电网规划;智能化;措施

【中图分类号】U66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09-0177-01

农业一直以来都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农村地区发展对其它产业结构升级有着重要的意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理念指导下,国际开始关注于农村电网的项目投资工作,每年增加了地方财政的投入额度,为新型电网规划提供了物质保障。这就要求供电单位合理应用资金条件,坚持智能电网规划的方向不动摇,带动农村经济事业的快速发展。

一、我国电网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伴随着中国电力发展步伐不断加快,中国电网也得到迅速发展,电网系统运行电压等级不断提高,网络规模也不断扩大,全国已经形成了东北电网、华北电网、华中电网、华东电网、西北电网和南方电网6个跨省的大型区域电网,并基本形成了完整的长距离输电电网网架。农村是相对于城市而言的另一个发展趋势,其在中国社会现代化建设历程中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随着科学发展观的全面贯彻,国家对农村地区电网改造活动给予了足够的重视,提出应从新农村建设实际需要处理各种电网问题,以摆脱过去农村电力行业的不足。

二、电网规划面临的问题

规划是电网建设的初始环节,只有保证规划方案的科学性,才能使最终建成的电网符合农村地区发展要求。由于历史发展问题,农村在基础设施方面存在严重的不足,且缺少国家的资金投入,整体发展水平与城市相比存在巨大的差异。各方面条件约束下,农村电网规划工作也面临着诸多不足。当前,我国农村电网规划面临的问题包括:

1、结构问题。我国农村电网的建设和改造中,电网结构设计不够合理,设计人员盲目地编制电网运行方案,误导了后期电网施工秩序的执行。目前在我国很多地区由于多种因素限制,导致在农村电网的建设和改造工作中,电网结构的设计并没有达到最大限度的合理。电网规划中出现结构布局问题,增加了工程改造的成本耗资,如:电网结构设计不合理就会导致成本浪费、路线过长等弊端。

2、选址问题。从地理位置来说,农村地区分布在各个不同的地区,每个地方的地势条件及外在环境不一致,这就给电网选址造成了较大的阻碍。由于我国地大物博,各个农村的地形、环境都不一样,所以说在一些偏远的山区,恶劣的自然环境对于实际的电网建设和改造工程增加了难度,对于我国农村电网建设整体工程起到了一定的阻碍。选址不科学也会引起电网线路出新损坏、被盗等问题。

3、调控问题。农村地区电网分布范围广,发电站、变电站、配电站等站点之间的信号传递困难,从而阻碍了电网的综合调控。导致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多数是由于电网规划时缺乏全方位的地质勘察,对农村区域环境不够熟悉,在站点设置、设备安装、电网布局等方面出现失误。调控问题带来的弊端:电网整体运行效率偏低,电力资源调控时的耗损率偏大,设备易发生烧坏等安全事故。

三、农村电网智能化改造的方案

我国农村一直是处在一种经济落后的状态,但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针对农村的各项改革和建设都在逐步的进行之中,其中农村电网建设就是其中主要工程之一。新农村建设思想提出之后,国家在资金、技术、设备等方面都给予了多方面的帮助,辅助农村加快电网工程建设,彻底解决农村地区的用电问题。考虑到农村地区潜在的发展空间,电网规划应当绕开早期的规划思路,要积极选用高科技作为支撑,创建新型电网以满足区域用电的要求。电网智能化改造方案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通信方面。解决电网站点之间的通信问题,对农村电网智能化改造有着关键的推动作用。从实际电力资源调度情况来看,发电站、变电站等主要系统站点都利用了信号传递方法,以此来解决电网作业的调度问题吲。相反,若网络传输信号的功能不足,则易引起电网的误操作、拒动作等问题。智能化改造过程中,必须要选用无线通信网络作为传输平台,其具有传输范围广、干扰率小、操作便捷等特点。

2、操作方面。实现自动化操作是电网智能改造的前提,农村电网全面实现自动化作业模式是未来改造的重要内容。一般情况下,对于农村地区的电网工作,供电单位首先要处理好设备之间的运行,保持供配电设施操作的协调性,避免各种因素造成的操作事故。如:可借助计算机控制系统建立农村电网调度中心,根据各地方的实际用电需求分配电能,充分提高了农村电力资源的使用效率。

3、监测方面。电力系统运行还需注意状态的监测处理,以及时发现电网潜在的风险隐患,防范突发性故障造成的毁坏。电网智能化要求设置在线监测系统,在不中断供配电设备工作状态的前提下,做好电流、电压等参数指标的监测,通过数据的智能分析判断是否有风险发展。值班人员要坚持对录入数据的运算研究,掌握最新的电网数据信息,为后期电网改造提供可靠的参照依据。

四、结论

总之,农村是国家新时期高度关注的发展区域,搞好农村基础设施改造工作是至关重要的。供电单位要结合农村地区的实际用电情况,合理地规划电网结构的布局,坚持以智能化发展趋势为指导去改造旧电网。为了避免电网工作时出现功能性故障,应加强电网改造后期的维护工作,值班人员参照监测数据做出正确的调控指令。

上一篇:消防部队如何实现IPv6计算机网络 下一篇:基于变频器MINIDRIVE—G的小风机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