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鸟类,像新疆大地一样多彩

时间:2022-03-21 01:43:01

新疆鸟类,像新疆大地一样多彩

“疆”字的右边恰似为新疆定制。从上到下,三横可以看作阿尔泰山、天山、阿尔金―昆仑山,上下两个“田”字正好可以看作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

这片在中国西北部纵横上千公里的土地位于欧亚大陆腹心地带,大部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干旱少雨。北端一隅因近极地,且有阿尔泰山脉阻隔来自副极地低压带的水汽,气候较为冷湿。西端直至天山一线,在夏季接收西风带来的温润余泽,降水比较丰沛。阿尔泰山与天山之间的准噶尔盆地绿洲、草原广布,自然条件比天山与阿尔金山之间的塔里木盆地优越得多。塔里木盆地南北均为高山所阻,气候极端干燥,有世界上面积排行第二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因天山融雪的滋养,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又发育出世界上最大的内流水系――塔里木河。

在动物地理区划上,新疆属于古北界蒙新区,因山脉、盆地的走势区隔,形成阿尔泰山地、准噶尔界山、天山山地、帕米尔高原、昆仑、准噶尔盆地、东疆戈壁和塔里木盆地等多个地理单元,每个地理单元均各有独特的生物群落,常被作为生物多样性指标类群的鸟类也 各具特色。

阿尔泰山、准噶尔盆地西北边缘的界山、天山和阿尔金山组成了发端于新疆极西部的帕米尔高原,往东或向北延伸上千公里的庞大山脉体系。帕米尔高原古称葱岭,是包括天山在内的亚洲腹地几大辐射状山系的交汇之处,集中了众多海拔6000米~8000米的高峰,自然成为世界上高山植物种类最为丰富之地,其中很多是该区域的特有物种。虽然高山鸟类不像植物这么多样,但也有一定的特殊性。这一带高山雪线附近的特有鸟种暗腹雪鸡,从帕米尔高原一直分布至天山、准噶尔盆地西缘山地和阿尔泰山南麓。而在阿尔泰山北麓的林线以上,则生活着一些分布更加狭小的高山鸟种,如阿尔泰雪鸡和在分类地位尚有争议的阿尔泰隼。横亘在塔里木盆地南缘的阿尔金―昆仑山脉是青藏高原的北缘,这一线有很多青藏高原特有的物种,例如藏雪鸡和几种雪雀。它们的分布范围与山系形成严格的对应关系。对另外一些鸟类而言,山脉没有成为影响它们分布的因素。如胡兀鹫,这种翼展近3米的伟岸猛禽在地球上最主要的分布区是延绵在欧亚大陆广袤腹地的高山,千万年来它们沿着山脊自由翱翔,往来无碍。

在阿尔泰山和天山中等海拔山麓,生长着挺拔整齐的泰加林。这类森林中有一些鸟种广布于整个欧亚大陆的相似环境中,如黑啄木鸟、星鸦、旋木雀。一些鸟种则是青藏高原至中亚山地特有的成分,如凤头雀莺和一些山雀、柳莺。更多的鸟种与欧亚大陆西端一致,在中国几乎仅见于新疆,如欧亚红尾鸲、西方松鸡。在低山河谷和北疆的盆地、原野中,鸟类群落显示出更多与欧亚大陆西部相似的成分。在欧洲文学中常见的欧金翅、知更鸟和夜莺也常见于上述地区。

来自中国中东部的旅人如果在北疆的低地田野中徜徉,会发现很多熟悉的鸟影,但仔细看又会发现与东部常见的对应鸟种略有不同。例如,午间在田野里活跃的乌鸦至少有两种,一为体型较大、灰黑相间的冠小嘴乌鸦,一为体型较小、虹膜为浅色的寒鸦。若到了关中至华北地区,相应的乌鸦也至少有两种,一为体型较大、全身黑色的小嘴乌鸦,一为体型较小、虹膜色深并体色黑白相间的达乌里寒鸦。而在夜间,路边行道树上传出的小型猫头鹰叫声也与东部常见者三分神似三分不似,在新疆者为西红角,分布往西直到欧洲,而在中国其他地区则为红角。类似的地域替代现象还发生在更多的门类中,如鸠鸽、猛禽、秧鸡、麻雀等。

北疆地区原生有广袤的草原和戈壁草原。在这些草原上生活着一些独特物种,属于中亚至西亚类似生境中的特有成分,例如黑腹沙鸡、波斑鸨和黑百灵。有些鸟类的分布从东、南欧直至新疆,如黄喉蜂虎、蓝胸佛法僧、棕尾和乌灰鹞。常见于内蒙古草原的鸟种,如理氏鹨、布莱氏鹨等,反而不常见于新疆。在新疆,会时常见到平原鹨、草地鹨等中亚、西亚和东欧的鸟种。

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新疆特征最为突出的地理单元。没有植被覆盖的广袤沙丘对于绝大多数鸟而言是生命,仅在迁徙季节可能会有飞鸟掠过。但从西到东纵贯塔里木盆地北部的塔里木河水系,却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沙漠绿洲,哺育出苍劲高大的胡杨林和丰饶的湿地、草场和灌丛,成为中国沙漠有的景象。在这些绿地边缘的沙地中,生活着唯一一种新疆特有鸟类――白尾地鸦。100余年前,神秘的鸟类中亚夜鹰,自在塔里木盆地边缘被采过一号标本后,至今无人有缘再见。在更接近水源的沙漠林地中,还生活着大型水鸟黑鹳。常见于北方其他地区湿地的雁鸭类,也大量见于塔里木河沿岸有季节性积水的区域。

塔里木河造就的沙漠湿地仅仅是新疆多样湿地类型中一种。新疆有巨大的湖泊,如博斯腾湖、赛里木湖,也有水草丰茂、河曲蜿蜒的湿润草甸,如巴音布鲁克草原。在夏季,湖泊周围的芦苇荡和滩涂是各种水鸟的乐园,几乎所有门类的水鸟均可见于新疆,有一些水鸟如今在中国可能仅繁殖于新疆,如白鹈鹕和卷羽鹈鹕。有些在沿海越冬的水鸟,如蛎鹬和白腰杓鹬,也会在北疆湿润的草地甚至农耕区繁殖。

巴音布鲁克则早已是闻名于世的“中国天鹅湖”,是中国最大的一处大天鹅繁殖区。在新疆,并非只有大湖才能承载令人叹为观止的水鸟群体,一些很小的水体中也会有惊喜发现。例如乌鲁木齐附近的一些水草丰美的池塘,10余年前,观鸟者在白湖中发现了一种神秘野鸭――白头硬尾鸭――的繁殖群体。环地中海的白头硬尾鸭群体与原产自美洲的棕硬尾鸭种群数量不断减少,偏居大陆中央的这个小群体是否能够安然繁衍,对物种的延续会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新疆古称西域,自有史以来中土经河西走廊与西域沟通,政经往来、文化交融频繁。早在史前时代,西域至河西走廊就是欧亚大陆东、西部物种群落区隔过渡与交流融合之地。如今,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鸟类分布的变化更是时时可见。新疆这一片地广人稀的土地,在民间观鸟活动得到普及以来,鸟类新记录的发现更是时有所闻。近年出现在新疆的中国鸟类分布新记录包括黄颊麦鸡、白尾麦鸡、白兀鹫、黑顶林莺等等。两种麦鸡在中亚邻国即有繁殖群体,在新疆出现并不意外,此前未有记录可能与调查覆盖度不足有关。而白兀鹫和黑顶林莺,则与在中国间断性分布于新疆、云南、海南的褐耳鹰的情况相似,它们在新疆的出现均可能与全球变暖有关。

新疆的地理位置、面积和境内多个地理单元并存决定了新疆丰富的鸟类多样性,这种多样性恰如这片土地上的民族文化般绚丽多彩。这是新疆的自然遗产,也是一部自上古时代上演,至今仍不断翻开令人惊叹新篇章的生命大剧。

上一篇:新疆的野鸟奇观 下一篇:鸟在中国如何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