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欧洲环保样板城—弗莱堡 (续)

时间:2022-03-21 01:12:47

感受欧洲环保样板城—弗莱堡 (续)

在Vanban社区,绿色生活是一种义务

在去Vanban的路上,当地建筑师洛伦佐·威赫尔介绍了他的两个建筑计划:一是在Santa Maria Magdalena教堂旁边建一个学校体育馆,这栋建筑部分设在地下,主要利用木材和玻璃(但不用钢材),其桶状的屋顶将种满绿草;二是在Rieselfeld的西部边缘建一栋阳光充沛、极简主义的,就像《蓝图》月刊或《室内设计》等英国建筑设计类杂志中经常出现的那种生态

住宅。

这将是雷内·瑞奇和妻子西尔维亚、两个孩子雅尼克(6岁)和安妮科(4岁)的家。瑞奇是一个戏剧演出化妆公司的老板,西尔维亚则是一个法警。当被问到是不是受到社会上的压力,才被迫过着一种生态模式的生活时,雷内说:“如果新房子只是环保但不舒适,我不会要的。绿色生活必须也是一种有质量的生活,而不只是良心剂。”他承认自己有两辆汽车,并肯定地说,他的邻居们也不是纯粹的生态主义者。“如果你近距离观察一下我们的垃圾回收箱,”他说,“就可以发现,显然不是每个人都那么环保的 。”

但在Vanban,绿色生活是一种义务。“它有点像一条气势汹汹的狗,硬是热情地扑到你的脸上来,”弗莱堡市的居民、讲师克劳迪娅·杜普说,“有很多来自社会的约束。如果你拿着一个Aldi的手提购物袋进入那个社区,人们的反应是:不好意思,我不会跟你说话的,因为你在打折的超市买东西,而且不买有机食品。”在这里,大部分人都期待你和他们的行为一样,当然,你要是想买一辆车,那也是不符合大多数人的意愿的。

这话可能有点言过其实,因为事实上Vanban的居民是可以拥有一辆汽车的,但是他们必须每年付18000欧元,才能在该区边上一个多层“太阳能车库”停车。在主要道路上,有着限速每小时30千米的标志;而在Vanban狭窄的内街中,两边都是房子,开车的速度一点都不比走路快。

社区居民的烦恼

洛伦佐个人觉得,支持无车社区的人并不多。“这一主张行不通,”他说,“即便在这儿,人们也很难真的接受。大家希望邻居们不要买车,但是对他们自己而言,汽车是很重要的。”他解释说,在Vanban,一些人事实上买了车,但嘴上不说,为的就是省下那18000欧元。他们会假装说车是姐姐或者妹妹的,或者是把车停在Vanban旁边的一个小村庄。

在提到了Vanban的社会限制时,洛伦佐说这都是因为Vanban居住的教师太多了,这些人职业性地喜欢规则和纪律。当地的一位记者多瑞斯·班扎夫透露,Vanban的业主委员会正在活动,准备通过一条规定,只允许“律师、医生那样的中产阶级”入住社区。

如果你驾车驶越两个区的界限,并不会明显地感觉到自己进入了一个“无车区域”。事实上,这里的汽车比人们想象中的多,可能是这几天有轨电车罢工了的缘故。斯特芬·韦斯伯是Vanban社区的居民,他是一个失业的生物学家,在家照顾孩子——10岁的海瑞齐和8岁的勒纳德,而他的妻子马努拉·科勒则工作挣钱。他承认,Vanban的居民中有5%拥有汽车,但嘴上不说。但是他本人则签了一个声明,宣布永远都不会买车,这样就可以省去费用。如果他作了弊,或者只是改变了主意,“他们可以没收我们的部分产业。”斯特芬说 。

斯特芬家的小房子天花板很高,有着令人不安的玻璃走廊。在那儿他向参观者介绍了如何在网上预订共享汽车的复杂程序。斯特芬说,在他所居住的这个聚居点,有13户人家,其中8户没有汽车,有汽车的人家把车停在“太阳能车库”里。确实有一些生气的居民把停在街上的汽车砸得粉碎,“但他们都是非常极端的人,我不认为他们属于主流。大部分住户都是像我们这样,是有家庭的知识分子,追求生活质量。”斯特芬解释道。

“清洁能源”的典范

从斯特芬家屋顶的天台上可以看到,一排排蓝色的太阳能电池板占据了周围屋顶50%的面积。这些“能源收集器”并不为物业本身供热(因为Vanban用的是当地一个小电站发的电),而是将收集到的能源输送给当地的电网,从而给屋主带来一笔小小的收入。在附近的“正能源”房屋和服务中心(当地人称之为“太阳能结算中心”,由太阳能建筑师鲁尔夫·迪什设计),有60栋房屋,每栋房屋每年可以为屋主带来6000欧元的收入,德国政府保证这笔钱可以发放20年。但是,要付清这种新技术的成本也要9年。这些房屋按照被动式建筑标准建筑,附带的太阳能采集器所收集并输送到电网的能源比它所消耗的能源要多,所以得名“正能源”房屋。

在一个长满松树的小山上俯瞰Vanban,可以看到十来个巨大的风力涡轮机,它们转得非常之慢,几乎难以觉察。“看上去风不大嘛。”有参观者说。“它们不能转太快,因为很多蝙蝠在涡轮片下丧生,对此公众有很多争议。”斯特芬解释说。在Vanban,你能做的最佳选择就是在某一些时候得迎合某一些人 。

上一篇:莲花池畔的香魂 下一篇:远离“孔雀心态”带来的无谓攀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