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建筑结构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时间:2022-03-20 11:15:52

高职院校建筑结构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摘 要】近年来,建筑业蓬勃迅猛的发展,给土建类专业人才的培养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同时也要求高职院校土建类专业的相关课程必须与之相适应。为了提高建筑结构课程的教学质量,提出了建筑结构课程在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及改变考核方式等方面的改革思路。

【关键词】建筑结构 高职院校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 教学改革

一、引言

建筑结构是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该专业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一门必修课。课程的基本任务是让学生具有在工程实践中分析和解决一般结构问题的能力,具有对一般结构、构件进行设计计算的能力,具有正确理解和运用结构设计和规范的能力,同时具有熟练识读施工图的能力,为将来从事本专业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但就目前建筑结构课程的教学效果来看并不理想,为了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适应学生将来面对的就业岗位需要,以下提出了几点在建筑结构课程教学中的改革思路。

二、优化教学内容

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能直接在建筑工程生产、管理一线工作的应用型人才。教学内容的选择应坚持以“必需、够用”为原则,强化重点、弱化难点。建筑结构课程主要由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和结构抗震知识四大部分组成。大部分的教材中往往只是对这四个部分的内容进行了排列组合,单独讲解,并没有把它们有机的整合到一起,使学生学起来知识点过于独立,不容易理解。以下是对建筑结构课程的教学内容提出的改革意见。

(一)整合教学内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应获取的专业能力是施工能力,而不是结构设计能力,施工的首要任务就是识读施工图纸,同时应具备在建筑施工技术与管理工作中分析和解决一般结构问题的能力。而大部分的建筑结构课本的内容偏向设计型人才的培养,因此,教学内容的改革势在必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围绕教学目标来精选授课内容。可以从结构材料、基本受力构件、结构设计方法、结构抗震知识及结构施工图识读等几个方面整合教学内容。删除一些工程上已不再采用的做法,比如说连续板中弯起式布筋。同时可以弱化一些知识内容,比如梁中弯起钢筋的构造要求以及支座负弯筋伸出长度的计算,因为弯起钢筋不利于结构抗震已经不太使用了,而G101图集中对支座负弯筋的伸出长度已经做了统一的规定,也不需要专门去进行计算。

(二)强化构造知识,弱化理论设计。传统的建筑结构课程教学注重理论知识讲解,对公式的推导、配筋计算的设计内容讲解很多,而对构造措施往往一笔带过,使基础知识本身薄弱的高职学生学习起来更加的困难,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其实大部分的高职学生走出学校面对的工作岗位是施工管理岗位,而不是结构设计岗位,可见建筑构造知识往往在很大程度上比理论设计知识更加适用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所以教师应该结合高职学生工作岗位的需要,弱化理论计算部分,强化规范中的构造知识。

(三)增加平法施工图识读教学。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必须具备的就是识读施工图的能力。而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只注重各类构件的配筋设计和识读传统的结构施工图,而忽略了教授平法施工图的识读。近年来平法施工图已广泛应用于混凝土结构工程中,为了适应建筑行业的发展,建筑结构课程也应相应的增加平法施工图识读的内容,并且应作为授课重点进行讲解。

(四)强化“规范”意识

结构设计规范是结构工程师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只有严格贯彻执行结构设计规范的要求,才能保证建筑物的使用寿命。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时刻灌输规范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学习规范的意识。在讲授不同的内容时应给学生说明所需的知识点取自哪本规范,这样在学生以后的工作学习中就知道如何使用规范。比如混凝土结构使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砌体结构使用《砌体结构设计规范》,钢结构使用《钢结构设计规范》,结构抗震知识使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平法识图使用《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等。同时教师要随着规范的更新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给学生传授最实用、最前沿的内容。

三、改革教学方法

(一)采用多媒体教学。建筑结构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尤其是在讲述各种受力构件的破坏形态时,学生往往难以想象整个破坏过程,这时可以采用动画的形式把构件从受力到最终破坏的整个过程给学生演示出来,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同时在讲解各种受力构件的配筋时,由于很多学生没有去过施工现场,难以想象构件的布筋是什么样子的,教师可以利用施工现场的图片,给大家展示出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市场上出现了很多的仿真软件,可以实现构件配筋的三维效果图,同时可以多方位旋转,这样更能够使学生直观的看到构件中的配筋,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二)加强实践教学。课堂教学讲授的内容是很有限的,对于建筑结构这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来说局限性也很大,提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很多情况下学生想象不出来工程中的实际情况,所以实践教学环节就显得至关重要。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工地进行参观,在参观的过程中讲解各个知识点,使学生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同时也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及应用能力。

四、改变考核方式

传统的建筑结构课程的考核方式往往采用卷面考核,以结构设计为主,这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并不实用,而我们应更注重知识的应用与能力的培养,所以应该改变课程的考核方式。可采用平时作业占20%,识读施工图占30%,卷面考核占50%。通过改革考核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努力使高职学生所学的知识能够学以致用,适应工作需要。

五、结语

通过建筑结构课程的教学改革,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增强了学生识读结构施工图的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分析和解决一般结构问题的能力,为将来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黄丽娟,高兰芳,陈凡. 工程管理专业建筑结构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 福建建材. 2012(12)

[2]康文梅.高职建筑结构基础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 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01)

[3]杨雪宁.工程造价专业“建筑结构”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 中国电力教育. 2011(08)

作者简介:

何静(1987.06.),女,陕西西安人,助教,主要从事建筑工程技术和工程造价专业教学研究工作。

上一篇:浅析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结合和发展 下一篇:浅谈我国城市有线电视网络双向化改造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