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传志 时间的胜利者

时间:2022-03-19 10:26:55

柳传志 时间的胜利者

柳传志坚决不写回忆录。他说,回忆录无非就是把一些经验教训告诉别人。关于自己所经历的时代、创办的企业,以及身处的中国商界,作为中国最有资格发言的企业家,柳传志还是觉得:“时过境迁后,对人们未必能起到帮助。”而他现在所在意的是生活中那些有意思的事,也更享受与家人一起度过的时光。

71岁的柳传志看起来身体很不错,走路带风,站姿挺拔,声音依旧洪亮,在这个似乎到了该总结人生的年纪,他依然记得并努力实践着父亲送给他的一句话:人有两样东西谁也拿不走,一个是知识,一个是信誉。

2015年6月底,柳传志创办的联想控股在香港上市,这是他第二次在香港联交所敲锣,1994年,联想集团曾在此起航。这应该是柳传志的最后一战,他完成了人生的又一个里程碑。

在给中国企业家留下了“拐大弯”“搭班子、定战略、带队伍”等无数管理思想后,柳传志拒绝被称为“企业教父”。在他身上,有着惊人的坦率。他承认对蛮横不讲理的人动过手,还发过大脾气;他对一些新商业模式在最初阶段也会有些看不清楚;他向往过恬淡的退休生活,但思考和竞争,始终是贯穿他生活的两大主题。

在1978年之后的中国商业发展史中,有太多柳传志的前辈、同辈和后辈企业家迅速成为瞩目焦点,但又快速消失了,而他依然挺立在潮头。他是时间的胜利者。

江湖盛宴

柳传志有3个企业家圈子――中国企业家俱乐部、北京中关村企业家顾问委员会和泰山会。2015年7月7日,柳传志把3个圈子的企业家朋友悉数请到北京,参加联想控股上市庆功宴。当天出席的马云、王健林、刘永好、马蔚华、俞敏洪、雷军等人,他们掌控的资产规模超过了两万亿。从这个角度来看,这可能是史上最贵的庆功宴。

庆功宴上,王健林一声“老大哥”,把柳传志的江湖地位点了出来。“既讲原则又江湖。”联想控股投资的拉卡拉董事长孙陶然这么形容他眼中的柳传志,“很多人是江湖,比如说大碗吃肉,我们都是哥们,讲江湖,不讲原则;又有一些人讲原则,不讲江湖,不能够通融。”柳传志是两者的结合。我们见惯了讲原则的柳传志,联想“4P文化”里有两条――Plan(想清楚再承诺)和Perform(承诺就要兑现)。

刚刚创办联想时的柳传志性子急、脾气大。办香港联想时,他要多次来往香港与深圳之间。当时广东的出租车司机特别看不上北方口音的人,只收港币或外汇券。就因为不拉北方人这件事,柳传志好几回差点儿跟他们动手。

他还会在必要的时候使些非常手段。刚开始做联想汉卡时,公司同事在中关村采购了一批电容器,回去发现全都是坏的,还把电容板给弄坏了。柳传志就让退货,可同事反映对方说卖出去的东西不能退换。柳传志急了,他在计算所工厂找了几个跟他一起踢球的工人,每人给了10块钱,让他们去换,如果能够提前换回来还给奖励。结果,那些工人到了中关村那家公司的门口就使劲喊,一喊就给换了。

庆功宴上企业家群星汇聚,现场的主持人在介绍柳传志出场时,突然提议全体嘉宾起立致意。跟随柳传志多年的下属吓坏了,他们知道柳传志一定会发怒。柳传志站在舞台中间,向各位嘉宾深深鞠躬致歉,并一再说:“咱把朋友请来开这么一个会,我还叫人起立,我成什么人了。”柳传志的情绪吓到了主持人,他没有想到自己捅了这么大篓子。事后,柳传志说,过去要是发生这样的事,他肯定要把主持人骂个狗血淋头,但现在他会等事态平息之后,打电话安慰主持人不要紧张。

“在跟企业的人打交道,甚至非企业的人打交道时,一般都是从利益关系入手。”从利益关系变成感情维系时,柳传志才会尽可能还原他更真实的一面。有人问柳传志犯过最多的错误是什么。他说“轻信”,但是,“我也不会吃很大的亏。”因为他能准确判断并把握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分寸感。

颠覆自我

“一些标杆企业做出了特别让你感到吃惊的事情的时候,即使你本身不进入这个行业,你也有必要去进行了解和跟踪。”这是柳传志学习互联网的途径。

他常跟马云探讨互联网思维,支付宝的成功对柳传志的震撼很大。他把马云请到联想控股讲课,当时觉得马云讲的有些东西不可思议,“原先是马云自己给自己提的目标,我觉得简直是完不成,但是他完成了。然后他的方法提出来以后,依然会觉得不可思议,但是当他做成时,如果你脑子里还不明白,那可能就不用在企业界混了。”

雷军说柳传志先后在不同场合和他深谈了数次,“他每次都说看不懂互联网思维,但实际上他对互联网思维吸收得比很多年轻企业家都快都深入。他虽然70多岁了,其实有很年轻的心态,还去看《小时代》,理解90后的想法。”这给雷军很大的触动。

风暴过后

稳健的柳传志让人无法将其与“意外”联系起来。子女事业成功、家庭关系稳固、夫妻感情和美,他给人一种很强的安全感。

最近一次产生舆论风波还是在2013年。那一次,他在企业家团体内部提出“在商言商”,迅速引起社会的广泛讨论,甚至有很多质疑的声音。他说,他恪守这样的底线:但凡是影响到企业,危害了企业或者是危害到员工的利益,那我肯定不同意,这就是在商言商。

在企业利益与社会贡献方面,他把企业利益放在首位。他不希望别人把他看得那么重那么高,“历史上一直说无奸不商,我就是个商人,而且我就要做一个讲诚信的商人,这有什么不对吗?”似乎这一辈子他都在坚持一些原则性的标准。

现在,到了这个年龄,柳传志开始只为自己而活。他开始启动新的生活模式:他给自己安排一些看公司文件的工作,每天3个小时左右;保证每天有一个半小时锻炼身体;其他时间就是看闲书,听有声读物。他很喜欢看网络小说,也爱看政治和军事方面的书籍。“好多新鲜的东西、事情都是企业家要学习的,甚至超过了商业界的部分。”

最近他在看穿越小说,极力推荐一本叫《枭臣》的网络小说。他是一个吃了鸡蛋还就真想去见见母鸡的人。柳传志开始让手下安排与这位网络见面的事情,觉得作者应该是一个很不错的孩子。他喜欢在跑步机上运动时听有声读物。不过,他不喜欢宫斗类的穿越小说,觉得荒诞。

作为一个对中国近现代历史更感兴趣的人,柳传志看网络小说的初衷是为了研究现在年轻人的喜好和价值观。对于柳传志这一代人来说,理想、责任一直是成长的关键词,创办企业31年,他也一直在努力宣扬这一点。

他开始打量这种生活,“当人们都不认识你以后,你做某些事可能会遭受别人的怠慢。你自己预先没有思想准备,就会觉得不习惯,但是如果你思想有准备,就会往那方面去做那种体验。”

最近一次,柳传志去一家医院看一位病重的老同事。在非探视时间里,他被保安一把挡住。他很恼火,可是转念一想,大家都是这样,只是人家不认识“柳传志”罢了。

“设想过80岁的时候是什么状态吗?”“我80岁的时候,大概就不会有谁再(记得我了)。除了联想本身的人可能还有人知道,其他人就不一定会知道了。”

(摘自《中国新闻周刊》2015年26期)

上一篇:妈妈,您不只是我的人生阶梯 下一篇:请您给我儿子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