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实验室废弃物处理方法

时间:2022-03-19 02:54:08

有机实验室废弃物处理方法

摘 要: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将有机实验室的废气、废液、废渣经过各种处理后回收,不能回收物质需达到无毒或低毒后再排放。

关键词:环保意识;废弃物;处理原则;处理方法

近年来,关于化工污染的讨伐声是连绵不绝的,确实,化学工业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杜绝污染,要从源头做起,要从化工从业者的环保意识抓起。化工专业是我校最大的专业,每年为各石化企业输送大量的人才,因此,教育和引导学生的环保意识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减少实验过程中的污染,更为了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我们化工科老师研究的一套对有机化学实验室废气、废液、废渣的处理方法,要求学生在实验操作中,严格按照规定的方法来对废弃物进行处理,确保每一次实验后都不让有毒有害物质排放到实验室外。具体如下:

一、废弃物处理原则

1.根据废弃物的特点,应做到分类收集、存放,集中处理

处理方法简单易操作,处理效率高,不需要很多投资。

2.根据浓度不同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

对废气,浓度低可直接排放空气中稀释;对溶液,浓度高者应分别用洁净的容器盛装,集中贮存,以便于回收某些组分,浓度低的适当处理达标即可排出。

3.根据废弃物的性质选择合适的容器和存放点

挥发性物质要密闭;易燃、易爆、剧毒物质应按规定贮存,做到避光、防震、隔热、防泄漏等。

二、废弃物处理方法

1.有机废液

对有机废液一般的处理方法为:焚烧法、溶剂萃取法、吸附法、水解法、氧化分解法、生物化学处理法等,也可分为物理法(沉淀、过滤、离心分离、蒸发结晶、汽提萃取、吹脱及反渗透等);化学法(混凝、中和、氧化还原、电解、吸附等);生物法(活性污泥性、生物膜法、生物氧化塘法等)。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有机废弃液的不同而灵活采用不同方法。

如煤油,只用经过蒸馏提纯,可用来保存Na等物质。而常用CCl4溶剂,对环境污染很大,对于溶有卤素单质的,可用NaOH洗,所成盐一般不溶,结晶析出,再用水洗,剩余较为洁净的CCl4,要是还觉得不够干净,可用蒸馏的方法再提纯(CCl4的沸点:76.8℃)。

又如,将乙醚废液用水洗涤一次,用氢氧化钾中和至石蕊试纸检测为中性,再用5%高锰酸钾至紫色不褪,再用水洗,然后用5%左右硫酸亚铁铵溶液洗涤,除去过氧化物。用纯水洗涤乙醚两次。弃去水层,用无水氯化钙干燥,放置过夜,过滤,蒸馏。在45℃的水浴上加热蒸馏,收集33.5℃~34.5℃的溜出液,装于棕色磨口塞试剂瓶中。乙醚被回收后,残液即可排除。

另外,对于含酚废液的这类剧毒类细胞原浆毒物,处理方法则应根据浓度不同来处理:低浓度的含酚废液可加入次氯酸钠或漂白粉煮一下,使酚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如果是高浓度的含酚废液,可通过醋酸丁酯萃取,再加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萃取,经调节pH后进行蒸馏回收,处理后的废液排放。

在废液的处理中,很多学生能恰当地使用液缸,但对废液缸里的物质处理,却习惯直接倾倒在污水排放口。因此,在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做到对污水分类并再处理,达标后再排放,能从本质上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2.有机废气

对有机废气切不可随意排空而危害环境,要依据废气性质有效处理。对低浓度的废气,可以通过通风橱排放到空气中,经空气稀释后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但对浓度高或毒性重的废气,则需要通过相关处理后方可排放。

实验室处理有机废气,主要参考工业废气处理办法,通过对实验装置的设计和改造,运用冷凝法、燃烧法、吸收法、吸附法等方法,以达到使有害气体随试验进程即被收集或转化的目的。

冷凝法:对含高浓度芳香烃、硝基烃、卤代烃等的气体,只要采用冷凝,利用冷介质对高温有机废气蒸汽进行处理,冷凝为液体后再统一处理。

燃烧法:将可燃物质(如低级烃类或一氧化碳等)在通风橱内进行燃烧,使其转化为CO2和H2O后排出。

吸收法:改动有机实验室排风机的管道,让其经过一个盛放洗液的塑料容器,气体经过洗液被有毒物质吸收后可排放于空气中。

吸附法:让废气与多孔活性炭或活性炭纤维接触,将有害物质吸附在固体表面,分离污染物。

3.有机固体

对有机固体有封存填埋、焚烧和交专门垃圾处理场三类方法。打碎的玻璃残渣等需要封存好以后进行深埋,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惰性或能经微生物分解后转化为无害物质的废渣也可进行填埋处理。凡填埋场地应远离水源,场地底不透水,不能渗入地下水层。我校在垃圾场旁专门开辟了一块填埋场,既无水源,也不会渗漏。不能自然降解的有毒废物,一般采用集中焚烧处理。需要焚烧的废渣,集中后在教师的监督下放入专门的焚烧坑中进行焚烧,要求学生正确点火,注意安全。另外,对有毒且不能焚烧的固体废弃物,要经封存后交由垃圾处理场的员工进行专业处理。

对“三废”的有效处理是有机化学实验的最后一个步骤,也是防止污染的关键步骤。要求学生必须做好实验室污染物的末端处理,不仅减少实验造成的污染,为企业工厂培养更多有社会责任感的学生。

参考文献:

[1]宋桂苓.绿色有机化学实验的探索和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25(8).

[2]俞美香.常见实验室废液处理[J].环境导报,2012(3):17-18.

[3]张宇峰.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污染控制技术[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3,25(3):89-91.

[4]李国学.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M].北京:中国环境学出版社,2005.

■ 谢尾合

上一篇:从“微雕”视角谈数学教学“增效”的切入点 下一篇:高中数学教学的实效性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