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舞台美术专业模型制作教学

时间:2022-03-19 07:19:45

浅谈舞台美术专业模型制作教学

模型作为舞台设计和演出的模拟形象,既能清晰的表达设计师的创意思路,也可以作为集体创作的交流参照。戏剧演出的方方面面都可以从模型中得到启发。它可以打破传统的剧场空间设计和观念,开展新的实践,探索出新的空间审美和科学新方法。因此,做出好的舞台模型,是很有必要的和重要的基础能力,也是培养专业学生的基本技能和创新思维的重要手段。

模型是除了图纸以外,对空间和视觉变化效果的直接体现。模型制作练习,能提高学生对空间的敏感度,发挥良好的设计与创意;其重点也在于培养学生从之前熟悉的二维平面思维向三维立体空间思维的转化。

环艺和建筑等专业也要学习制作模型,但是与舞美专业不同。舞美对空间性和特别是时间性的要求更严格。就是说,我们的模型不要求做的越新或者越规整越好,而是要求将所取的景的时间流逝感和生活的痕迹做出来。艺术的创作也是研究和深入生活的过程。

舞台美术设计模型制作历来是从观察生活练习开始的,是一个系统的训练。下面谈一下我的教学过程与体会。

一、对学生进行生活美学的引导。

19世纪的俄国,车尔尼雪夫斯基在美学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美是生活”的著名论题,生活是艺术的源泉。“任何事物,凡是我们在那里面看得见依照我们的理解应当如此的生活,那就是美的;任何东西,凡是显示出生活或使我们想起生活的,那就是美的”。

美,完全可以脱离哲学史、美术史、艺术史等“艺术”主题,而从生活周遭中谈。

经常会有创作者称“没的可做”或是“无从下手”,很大一个原因是因为平时没有做好生活素材的积累。其实,无论绘画、表演、编剧、舞蹈,都需要把观察生活练习这一个训练做好。随后的创作才能胸有成竹和游刃有余。

在教学初期,首先要引导学生重新审视美的范围和定义。抛开“艺术”的假象,返回到生活现实,寻找真正的美。只有自己先发现美、感受美,才能创造出可以感染别人的美。要静下心来反省自己的感官,听觉、视觉、嗅觉、触觉等。切身感受到的美,才会真实,才能成为生活的美学。回到生活本身,发现无处不在的美。美就在我们身边,而并不局限在美术馆、音乐厅、画廊、剧院……美可以在生活细节上体现出来,生活中踏踏实实的美,就是公寓、商店、招牌、晚上会有路灯和霓虹灯。甚至是破平房,街边的小吃摊。离开“衣食住行”等平凡而琐碎的细节,生活就失去了重心,创作也就索然无味。

二、学生外出观察,采集资料。

第二阶段,同学们外出采风,收集素材。去火车站、商场、饭店、大街上、胡同里、医院,甚至是垃圾站。只要是感兴趣的地方,都可以拍照片、画速写,再与老师交流和商议选取制作的主题。

只有当学生们离开单纯的校园,进入真实的社会生活中,才意识到之前对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周遭环境几乎熟视无睹。想当然的创作自己理解的“生活”,或是执着于表现所谓内心的自我的感觉是错误的方法。越到后来越显出了生活素材积累的捉襟见肘,只有在有意的观察之中,积累了生活经验,才能培养作为一个设计师必备的敏锐观察力、准确表达力、深刻的理解力,以及取舍生活素材的审美眼光逐渐提高。

对生活保持好奇之心,可以帮助充实创作的内容。要把学生培养成为重实践、强能力、贵创新的艺术人才。就要引导他们用新的观点去看老的东西、对待生活中的空间场景,寻找新的构图造型来设计画面美感,打破普通的、缺少想法的、粗制滥造的叙事空间结构表现。

观察生活不是机械的,更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找到有特点的、有意思的人和人物之间的关系和一件发生的事,也许一次也许多次很久地关注,感受,甚至和环境中的人交谈,去了解,分析,慢慢抓住被观察对象的个性和共性。当观者进入、接触、感受作品的同时,可以产生共鸣。

在观察和搜集的时候要仔细观察,耐心加细心。也要避免机械的“观看”,不管有无意思,把看到的东西原样搬来,没有作者的任何审美选择。不要完全虚构和想象。如果那样,就不是观察生活练习,而是创作练习。工厂、农村、机关、学校,它的环境面貌能反映主人们的精神状态。不同地方感受就不同。不仅要表现浓重的生活气息,还要注重生活的合理性。

还要寻找平淡生活里的有意思、有味道的场景。在共性里边找到个性。主题同样是医院,中医院和西医院肯定不同。小门诊和专科医院也不同。

在这个教学活动中,还培养了学生正确恰当的与人交流的能力。有的学生在拍作业的时候引来别人好奇的眼光,觉得自己的行为得到了周围人的羡慕和认可,被人尊重和肯定。有的学生开始不注意与人交流沟通的技巧,进到别人的私人空间,拿起相机就拍,被主人赶出门外,甚至恶语相加,受到委屈还没有达到目的。总结失败的经验以后,学会了提前做好准备,先与主人沟通,说明目的,最终完成自己的作业,并且上了一节生动的社会学课。

三、确定方案主题,测量尺寸。

经过几天的外出观察,最终确定了自己的方案。期间,在沟通和商议下,放弃了一些不适合做的方案。比如有人想做学校周围的关帝庙,实际上这个工程量过于大。其中一座大殿的顶梁的古式木结构都极其复杂,4周时间肯定不够。这也无法达到观察生活练习的训练目标。最终会沦为制作建筑结构,而忽视了生活的气息。还有学生打算做课桌,他认为课桌很旧,布满了历届学生的笔痕及污渍,很有生活气息。后来他认识到,这个练习要求做出一个生活场景,不仅是观察生活细节,还要学会营造一个环境,哪怕是生活中的一角。所以光有一个物体是不够的,可以以一个课桌为主要重心,在它周围添加一些一看就是教室环境的物体。最终,同学们都定好了完整可行的方案。思路也比较开阔,有垃圾站、医院一角、高压电线及变压器组合、平房加小院、理发店门口、饭店、仓库、拆迁房、修车铺等。

在确定方案后,开始动手测量尺寸。学生们之前比较习惯使用直尺或三角板,有些甚至是第一次使用卷尺来测量较长的尺寸。这就要抛开感性的部分,理性的去量每一个尺寸,甚至细微的部分。不光要量出每一面建筑物的墙体尺寸,还有该环境内每样物品的尺寸。不光知道每块砖的长宽高,甚至要量出砖缝的尺寸。不仅量出塑料桶的上下半径、手柄的长度和直径,甚至桶的厚度也要掌握。力求之后的模型达到绝对的细致和真实。

四、确定比例尺,准备制作材料和工具。

常见的比例尺是1:200、1:100、1:50、1:30、1:25、1:20、1:15、1:10、1:5、1:2等。指导学生不用1:78、1:16、1:9.6等不适的比例尺。定好比例尺后,根据之前测出来的实际尺寸,算出模型尺寸。还要明确模型中比例的统一性,不能在同一组模型内,有的地方用1:30,有的用1:20,导致比例失调不统一,这也是学生常犯的错误。

接下来就是准备材料和工具。

模型制作是重要的、实践性较强的基础课。不同的材料给人以不同的心理感受。材质本身具备的质地美,还可以对材料表面肌理进行加工和经营。内容涵盖了材料的基本知识与技能点,注意材料的艺术表现、材料在设计领域的应用,区别材料的类别与表现手法,加强实际操作能力。

材料可以分为:天然材料石材、木材、天然纤维、陶土等;人工复合材料有金属、玻璃、人工纤维、有机板、石膏、塑料等。

学生均可以在生活中找到这些材料,注意收集和掌握运用。除了以上的材料,其实生活中的一切物品都可能作为制作材料,用在模型上。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具的重要性也是不可忽视的。

模型制作工具:工具刀、剪刀、钳子、镊子、各种胶水、钢尺、丁字尺、圆规、锤子等。只有掌握好各种工具的特性和功能,才能让他们更好的为自己服务。

五、制作模型整体框架。

做好前面的准备和铺垫后,学生们第一次尝试脱离画布画纸去进行创作。空间是有形状与色彩的视觉符号、有材质的立体,有结构的虚空所充实而成。要从过去熟悉的平面造型,过度到空间造型。

制作舞台模型时,可利用绘画、拼贴、粘贴技巧,自行发挥。在作业过程中,运用不同的材料,进行构成表现,将造型要素按照美的原则组成新的立体的过程。包括对形、色、质等心理效能的探求和对材料强度、加工工艺等物理效能的探求两个方面。

模型创作,最主要是提高学生对空间的敏感度与发挥设计与创意。训练学生从二维平面思维向三维立体空间思维的转化。把握空间关系、尺度关系和结构关系。

建筑空间中的门、窗、柱、墙和台阶是最基本的元素,有了这些,就有了模型的基本框架。

六、细节制作,上色。

刚有模型的框架结构的时候,学生会觉得有点无味,不像最初采集资料时让人觉得兴奋和有美感。有点死板是因为缺少细节。随着模型进度的一步步完成,细节的出现,生活氛围逐渐被烘托出来。

刚开始使用工具,学生们因为动手能力和经验不足,势必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心理过程。从失落、失去信心到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克服眼高手低的毛病。一步步越来越有信心和成就感。

材料有很多,找到适合的却不容易。学生们认识到动手与动脑相结合的重要性,逐渐总结出好的经验。

立体形在空间中有透视效果,要注意分析和运用。在实践中提升能力,及时地找到空间层次和位置,找到人与物、物与物的比例关系。

环境中的物体与人有着不同程度的关系,人与环境相互影响。细微的展现人物的个性,真实的记录人物的生活状态,渲染气氛,可以真实展现时代和地域特色。

观察依然要求细致,要有发现,有细节。比如,做一个水果摊,不是只做水果就行的,要看是铺塑料布在地上卖的还是平车上拉的卖的,要看是电子称还是杆秤。杆秤是旧的么,有多旧,甚至称杆上的刻度是不是都磨掉一些了,哪个部位的磨损更厉害等。

尺寸和比例问题依然是强调的重点,这是基本能力和素质培养的重要时期,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在模型上差不起眼的2毫米,若是1:20的比例放大到实际尺寸,就差4厘米了。如果是桌子腿,凭空加多4厘米。就不是误差,而是不可容忍的错误了。

上色会让模型与实物的距离差距更小。上色的时候,要用合适的颜料,不用材质要用属性不同的颜料。模型材料多是塑料和雕塑泥,为了防止颜色脱落和模型变形,通常采用丙烯颜料。也有特殊效果可以用水粉色甚至油画色,但是要注意油画颜色必须要经过一段时间的风干,才能继续制作。

七、最后调整。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不硬搬硬套,要能动的进行分析和取舍。调整模型的大关系,把握大氛围。

八、点评,拍照,做总结。

模型的题材、思想和材料均来源与生活。制作模型是舞台美术设计专业的学生进行个人创作的起点。模型制作结束之后,逐一进行作品点评。组织学生从不同角度给自己的模型拍照,留存电子档案。要求学生每人写一篇心得体会,作为此次作业的总结。

参考文献:

《舞台设计创作论》,徐翔著,中国铁道出版社,1999年11月版

《天地有大美》,蒋勋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9月版

上一篇:现代教学论在钢琴教学改革中的运用 下一篇:从情感的角度看趣味性坐具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