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象生韵 方可言画

时间:2022-07-16 11:30:48

因象生韵,此处“象”是名词,它可理解为具体物象在画者心中呈现的面貌,也可说是心象,非具象之象。“韵”,可解成“气韵生动”,也可说是“韵律”,东西方说法不同而已。肖像画的内涵在不断变化,但是笔者认为作为肖像画,任凭艺术家用怎样创新的形象语言去解读人物,无“象”,则无“韵”,何谈“画”。比如当今许多影楼肖像摄影、喷绘等具备技术层面的所有,唯独缺少了“象”,就不能称之为画,也与艺术无关。

在“象”的基础上,肖像画在不同阶段体现了不同层面上的意义,并且不同时代对于肖像的解读方式不同,“象”与“韵”在每个阶段被赋予的意义也不同。与此同时,我们不难发现,在经历了形式语言的风格多样化之后,甚至是经历了现代主义艺术的极端之后,找回回归绘画本体的、体现创造艺术者初衷的绘画之路的必要。在历数一系列的变革后,当下我们应该持以怎样的标准,鉴定肖像画的可读性?

“画谁像谁”

传统意义上的肖像画的开端是在中世纪末,随着肖像画的宗教功能慢慢的减少,它不再作为共性化的符号而存在,逐渐有了个性化的面貌。画谁像谁,这是肖像画的第一个层面,在最初阶段体现也最为突出。这时期的“象”与客观物象差距不大,基本遵从于人物原貌,“韵”则是对形象的概括提炼之后的画家思想情感寄托的技法层面的体现。

肖像画从诞生起,就不完全受艺术家个人意志支配,在以“像”为主的基础上,衍生发出艺术家对于画面的情感、个人审美的寄托。因此,在这个阶段,尤其是在照相术发明之前,肖像画“再现”方面的职能更突出一些,对客观物象的依赖程度也相对较多。即便在这个阶段,肖像画也不仅仅是“现实的复制”, 因为无论画者和被画者都不会满足于“像”,那么,体现在画面上的“象”则为画家自发的对人物形象的美的提炼概括。

肖像理想化、典型化

文艺复兴之后,我们所谓的个人“肖像”才在真正意义上诞生。在文艺复兴初期到印象派之前这一阶段,西方客观还原的写实性基本范式一直没有发生大的改变。肖像画大都是订件,而且作为照相机“留影”功能的执行者,这就必然限制了画家对于形象的创作自由。但“像”虽是首要,画家们已由自觉或不自觉地对美的追求变成了主动探寻,绘画技法也较之前更加娴熟。这一时期的“象”承载了太多人文内涵,皇室、贵族、文化名人本身的气质对画家心中之象的塑造有很大的影响。总的来说,这一时期多将唯美趣味、高贵、典雅作为范式,尤其是文艺复兴时期,追求平衡、适中、理性等,赞美人性,重新发掘人性价值。除去技术层面的水平高低不谈,由于审美层次的不同,以及审美趣味的高低千差万别,画面也就呈现出不同的品位,这也对画家的综合取舍能力有很强的要求。

“象”即经过画家美化、提炼后的物象,“韵”即对画面上形象的艺术美感的把握――凝练。从这时期的画中可以看出,作为为皇室、宗教人物、团体定件的肖像画,画风多严谨且追求高贵典雅且体现品位,将其塑造成一种“理想”肖像,即注重典型性。古典唯美的鼻祖:拉斐尔,从他的肖像画中可以看出他对美的个人范式的提炼与追求。

肖像画的盛期是在十六、十七世纪,当时的南北欧肖像画己经登峰造极,出现了一批很成熟的肖像画家。丢勒(1471-1528)说“绘画艺术为宗教服务,以便反映基督的苦难和其它高尚的主题。而这是为了使人在逝去之后他的面貌能久存于世。”(周启付译.美术译丛[M].1983(03):18.)这种目的很难使他走出那种形象典型化的范本塑造。之后无论是鲁本斯的自画像开始关注普通人内心世界,还是伦勃朗、哈尔斯等为普通民众作像,都没有脱离这种样式上的“贵族气息”,即便是委拉斯贵之的《英诺森十世》塑造的一个道貌岸然,威严的掌权者和发号施令者形象,已经大大区别于之前其它画家对统治者美化的肖像画,整体画面气息也依然具有贵族范。

绘画本体语言的回归

照相术的诞生对肖像画造成的强烈冲击不容忽视。从印象派来看,肖像画一度将画面本体语言放在首位,“像”放在其次(即使在其次仍是不可或缺的决定性因素),物象仅作为形象参考,对画家以及画面的束缚已经小之又小。尽管照相术的产生对肖像画有一定挑战,但并未引起肖像画的消亡;尽管古典绘画正在逐渐远离主流,但唯美倾向却一直存在。现代西方肖像画的“非肖像”趋势,也许正是“肖像”本义的回归。

在艺术的玄领域里,对一个极好的母题驰骋疆场,这也是肖像画艺术的更高原则,形成一种形而上(道)的层次。我们不得不承认,印象派是西方肖像画的转折的开端。因为这些画家更强调注重主观感受,不再被物象所束缚;画家也开始重视个性化的造型语言。

“大象无形”?

自印象派之后“全球性的大时髦”,绘画领域充斥了各种声音,以颠覆传统,尤其是在印象派后期的这几位画家:塞尚、莫迪里阿尼、梵高、毕加索的变革、启蒙下,现代主义使肖像画走向一种极端状态,直到彻底取消了可视的具体形象。这究竟是艺术语言的回归?还是艺术的杂音?形式得到最大化程度上的自由,甚至最终只剩下了形式的空壳。从肖像画最初诞生发展到现在,它逐渐从最初级的摹仿说中脱离出来,甚至曾经一度在过分强调“原创性”的同时脱离了所依存的物象,徘徊在纯粹形、色、光的探究之中。同时期电影“新浪潮”兴起于一时,但受票房限制很快消失,造型艺术却由于大家看新奇的心态存留下来。

返璞归真

笔者一再强调“象”,意在说画家自身的文化修养,以及情感体验等都是至关重要的,当下那种拿着照片临摹照片效果的所谓肖像画并非在讨论行列,因为它不具备画家精神层面的东西,甚至不能算作肖像画的返古现象。明晰了这点,我们对于肖像画在当今的仍能作为独立存在也就不难理解。如果一定要用变革发展的目光来审视肖像画,那么,结果是令人失望的。是时候换一种眼光来看待这些传统意义上的定位了,当它逐渐由以顾客趣味为主导的市场型肖像转换为先是艺术其次是商品的双重性,与一般绘画创作之间的区别也在慢慢减少。殷双喜说到:“在肖像画的基本概念上的无限扩张,会使肖像画这一概念失去其基本的艺术涵义而与人物画混为一体,使我们对于肖像画的创作和研究失去基本的方向感,我个人对此是颇为困惑和忧虑的。”(殷双喜.图像时代的肖像[J].美术研究.1999(03).)这种忧虑不无道理,那是因为绘画在之前,承载了太多与画面无关的功能,教化、留影等等,如今,在这些功能有了它们的归属之后,架上绘画得以回归,肖像画才得以作为独立存在,它的独立价值,不与其它画种混淆的意义正在于“象”,无“象”就无法谈论肖像画。如果我们任由肖像画内涵扩展,那么肖像画从人们的视线中淡出也是迟早的事。

上一篇:云南文山壮族纸马舞的文化空间 下一篇:主题性绘画的回归与表现的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