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现代教学媒体在高职院校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03-19 12:58:18

浅谈现代教学媒体在高职院校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一 现代教学媒体的特点

在现代教学媒体的应用中,扩音机、收音机、录音机和CD机等听觉媒体的使用,可加快知识的传输速度,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在知识信息的传递中真实感强,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但也存在着不能及时获得反馈信息和缺乏密切配合教学课程内容的节目等弊端。

计算机管理教学可以辅助教师实施个别教学计划,做到因材施教。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可以集声音、真彩图形、动画演示于一体的教学媒体越来越丰富和生动。

不同的现代教学媒体有各自的优点和局限性,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且,应该结合传统教学手段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结构,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

二 现代教学媒体的主要作用

1.扩大教育规模

现代化教学媒体使办学形式多样化,通过建立校园网络和多媒体网络学校使教学信息接触面不断扩大。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能够将一位教师的教学内容传递至成千上万的学生,共享优秀师资,扩大了教学规模。

2.提升教学质量

现代化教学媒体在传递教学信息方面具有丰富的表现力。首先,可以使书本知识感性化;其次,可以展示事物和现象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易于学生观察和思考,激发学习兴趣和注意力;再次,重现性的特点使教与学都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学信息重现便于学生真正牢固地掌握知识,有利于提升教学质量。

3.增进教学效率

学习中,视觉是最有效的感知器官,听觉次之。现代化教学媒体能多方位调动学生的多种感知器官参与学习,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掌握知识技能的效率提高。人类大脑的左右两半球分工不同,左半球主要记录和贮存语词信息,右半球主要记录和贮存图像信息,现代化教学媒体可同时传授语词和图像两方面的信息,充分发挥左右半球的优势,极大地提高学习的效率。

三 现代教学媒体的使用现状

1.教学媒体应用形式单一

教学过程中,教师使用频率最高的为计算机,而对计算机的应用更多的是局限于幻灯片的演示。

2.教师在使用媒体时缺乏专业培训

大多数教师没有接受过教学媒体应用方面的专业培训,这方面的缺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师的媒体使用水平。

3.教师的主要精力集中在课件制作方面

在相当一部分教师的主观印象中,课件就是使用PowerPoint软件所制作的幻灯片。观念上的误区与计算机软件操作的不熟悉,导致很多教师在备课时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研究软件使用上,在幻灯片制作上花费了过多的时间,以至于设计思想缺乏。这导致了无论是课件本身的合理性、科学性,还是美观性都存在一定问题。

四 以教学设计思想为指导促进教学媒体的功能提升

媒体技术作为教学活动中的辅助支撑体系,在促进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和教学效益的最大化的过程中,应以教学设计思想作为媒体设计、使用的指导思想。

1.教学设计应作为教师的基本功

教学设计虽然不是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核心能力,但也应是每一位教师都掌握的基本能力。对于学校一线教师应培养和不断提升其教学设计能力,特别是中青年教师的职后培训,通过教师内部的课程教学研讨,形成良性的交流机制,不断提高课程设计能力。

2.以教学设计思想为指导重视媒体设计

教师最容易接受的授课形式仍倾向于传统的班级授课。在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后,教师对多媒体计算机的倚重比例呈明显上升趋势,但这并没有如预期设想那样可以在极大程度上提高教学效果。

较多学生反映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计算机后,绝大多数情况下并没有真正发挥其多媒体的性能。相反,由于多媒体课件取代了板书,教学内容展示得过快导致学生的思考时间变少,而更多的教师把多媒体计算机设备当成了不用书写板书的电子公告板,并没有仔细考虑现代媒体在教学中究竟扮演怎样的角色。这也是今后在教学工作中,作为一线教师应当认真考虑的一个实际问题。

在课程教授过程中,课程本身的设计固然重要,但对媒体的合理使用在很大程度上也将影响课程最终的授课质量。即使能够熟练使用各种多媒体设备,但如果缺乏合理有效的设计,同样不会带来优良的教学效果。因此,对多媒体设备的合理高效的使用就需要结合课程内容进行深入的研究,设计课程内容的同时,也要把能够使用到的媒体设备考虑在内,才能使媒体设备真正发挥其高科技的功效。

五 结束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不可否认现代教学媒体在教学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但在教学媒体的实际使用中,由于设备本身、技术应用水平、教师个体素质、教学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导致的媒体使用绩效偏低,高科技并不一定代表高效益。但随着新一代教学设计思想在教学中的渗透及对新技术的更合理的应用,相信教学媒体在高职院校的教学活动中的使用质量将进一步提高,从而有效地促进教学质量。

上一篇:浅议新时期如何成为合格的法律课程教师 下一篇:浅谈情感过滤假设理论对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