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NS学习型社区建构的研究

时间:2022-04-18 05:42:58

基于SNS学习型社区建构的研究

随着Web 2.0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互联网进入了SNS时代,迅猛的技术革新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网络形态,使得人们对互联网的认知和使用都有了深刻的改变。从早期自上而下的“人—信息”的Web 1.0时代,到自下而上的用户创造信息的“人—信息—人”的Web 2.0时代,再到现在“人即信息,信息即人”的时代,之前以内容为本的互联网逐渐变成以人为本。在网络学习中,需要加强教师与学习者之间的互动性,以及学习者之间的协作性,而SNS型网站正符合这样的特征,因此构建SNS学习型社区将为远程教育带来新的模式。

一 SNS网站概念

SNS的全称是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即社会化网络服务。它以六度分割理论为基础,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构建和拓展以真实的社会关系为基础的关系网络。SNS网站以低成本高效的方式构建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络沟通,发挥着邮件、电话所不能发挥的作用。而作为一个交流互动与共享的综合平台,SNS网站为用户提供了多种功能,用户可根据需要个性化定制,这极大地方便了用户的使用。

二 SNS网站对教学的影响

基于网络的学习是互联网技术的一种典型应用,并且处在网络技术应用链条的末端。就目前来说,SNS网站发展迅速,其应用前景广阔。但是,基于社会构建的学习以及组织流程和知识构建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在SNS学习型社区中,如何将人际关系转变成真实的互动交流与知识构建值得研究。

三 SNS学习型社区的功能框架

SNS网站对用户的黏合度更高,联系更紧密,更能有效促进社会关系网的建立与发展。在传统的教学环境中,大部分的互动交流、小组协作和资源共享必须由教师提前策划和设计,并对学习者分组来组织实施。而SNS网站提供了新的互动方式和资源共享方式,在这样的学习型社区中,学习者可以以共同的兴趣或目的自由组建圈子,小组式的交流协作与资源共享可以迅速地建立。

1.信息推送功能,增强学习信息传递性

在传统的互联网工具中,学习者主动检索信息,信息获取速度较慢,交流方式单一。而SNS网站使用信息主动推送机制,使用者可根据自己的兴趣个性化定制,网站会将这类信息推送过来。

网络学习推送的信息应基于学习者的信赖互动关系,学习者之间、学习者与教师要形成互助关系,成为一个任务驱动型学习共同体,进而形成群体互动效果。在传统网络学习模式中,主要信息传递方式为“教师—学习者”这样的单向传递。在SNS学习型社区中将以学习者为中心,将教师或其他学习者推送的信息根据个人兴趣和特点进行筛选加工后,再次推送出去,小组中的其他学习者就会接收到,从而形成良性互动。

2.简洁灵活的互动方式,提高学习效率

SNS学习型社区应包含传统网络学习中常用的留言板、论坛、即时通讯、网络日志等内容,除此之外可增加多种互动方式,如状态更新、微博、观点投票等。SNS学习型社区将多种功能集成于统一平台之上,在此平台之上即可完成有关学习的一切活动,并且可与移动通讯工具绑定,实现跨操作平台使用,完全打破空间限制。

3.个性化定制功能组件,创建个性化学习环境

SNS学习型社区的构建核心应是开放式平台,这也是整个社会化网络的发展趋势。传统的网络学习平台功能较单一,模式固定,不能为不同学习者或不同学科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SNS学习型社区可以由学习者自主安装或卸载功能组件,让学习者自己创造适合的网络学习环境,由此来提高人机对话的友好性。

四 新技术下SNS学习型社区面对的挑战

网络学习并不等同于一般的互联网行为,在新技术应用的过程中会面对各种难题与挑战。因为网络学习并不是完全松散的自主学习,教学组织与教学控制是非常必要的。

新技术常常面临的挑战是技术定位和学习者对技术缺乏信任。这会导致学习者刻意隐藏真实的想法。学习社区并不是简单的资源存储分享与信息传递,最终的目的是让学习者主动地参与进来。因此,对学习过程的控制是每个教师会遇到的挑战。作为一个新的工具,SNS学习型社区提供了功能环境与学习环境,如何利用这些工具,还需要更专业的教学组织与过程控制。

五 结束语

SNS网站的多项功能有利于构建具有良好互动性、密切小组协作学习的网络学习环境。在完善网络学习的信息传播模式、创建灵活便捷的网络学习交流方式、构建灵活多样的网络学习环境、适应同组学习者共同的学习兴趣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教学应用价值。但是,作为一项新兴的应用技术,如何有效利用和控制将是未来SNS学习型社区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文对SNS学习型社区的功能与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而新形势下的网络学习模式、教学组织方法和学习过程控制方法,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肖广德、高丹阳.应用SNS网站功能构建网络学习环境初探[J].中国电化教育,2010(4)

[2]王燕玲、张渝江.超越社会化网络—建设学习型社区[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09(19)

上一篇:立足专业建设,提升高校电子专业的专业素质 下一篇:浅议新时期如何成为合格的法律课程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