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尽头的心理满足

时间:2022-03-19 12:37:41

人生尽头的心理满足

人在生命历程的尽头都会自觉不自觉地盘点自己的一生,也因此会对自己的人生有一个总结。尽管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是人生的经典总结,但在盘点自己人生的时候还是有相当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就是,有的人感到自己的一生非常有价值,因而心满意足,带着平静和安详离开人世,但另一些人却感到非常失落和不满,带着遗憾和悔恨离去,甚至死不瞑目。研究临终时人们的不同心理并给以他人以启示,其实是临终关怀和死亡教育的最大内容和组成部分。

两种心态

美国纽约斯隆・凯特林纪念癌症中心的精神病学家威廉・布雷特巴特等人和美国福德姆大学心理学家科林・麦克柯南对241名患癌的危重病人进行临终前的心理调查和治疗,这些人都是被确诊生存时间不会超过三个月的癌症重危病人,而且都在三个月内去世。调查发现,他们在死亡时有两种迥然相异的态度。

那些感到他们的生活有意义或有目的的人在临终前的几周很少有失望感,他们会很平和地面对死亡并平静地去世。尽管这类人也有担心和害怕,但是他们决不会沮丧,而且能摆脱抑郁和失望。相反,那些认为自己的生活没有意义或没有理由值得活下去的人在临终前几周最为抑郁,并且表示出强烈的速死的愿望,临死时表现出了较大的痛苦和绝望。

这一关于人的临终心理满意度的调查显然为死亡教育增添了新的内涵,也让笔者想起了生活中的一些事。小时候街头住着一位叫李老伯的邻居,他家的不幸谁也看得清。李老伯是退休的锅炉工,妻子因病早已去世,而惟一的儿子是痴呆儿。退休后的李老伯在街头摆了一个小摊,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风和日丽,无论是炎炎盛夏还是数九寒冬,人们从未见过李老伯休息过一天。夏天,去他的小摊买东西,看得见他干枯的双手出的青筋,冬日我们就只看得见他帽子下沿混浊的双眼和饱经风霜的脸上淡淡的忧愁。

不过,一看到他的儿子在店角落里好好地坐着,李老伯的脸上就不那么忧郁了,脸色也会放晴。街坊都说,李老伯是为儿子而活着的,因为作为父亲的他明白自己生活的意义,如果没有了他,不会再有第二个人来养活自己的儿子,儿子也会跟他而离开这个世界。

李老伯拼命地支撑着这个小店,以此供养儿子,并维持着这个家庭。在他年过80的时候,傻儿子去世了,儿子死后几个月,李老伯也就去世了。大家都明白,李老伯心头那根为儿子永远紧绷着的生命之弦随着儿子的去世而折断了。为他办丧事的街道干部说,老人死得很从容,心满意足,没有半点的遗憾。临终前李老伯的最后一句话是:我再也没有什么舍不得的了!

“好死”和“赖死”

李老伯的事让人想到,他是有生活信念和意义的。他生活的意义在于要担当起照料没有生活能力的儿子的重担,除了他,没有人能担负这个担子。因此,这好像上天赋予他生活的意义。正因为他在生活中有了目标和意义,他才会那么长寿,同时也会在临终时因为完成了自己生活的目标而感到内心无憾。

对于走到生命驿站的最后一站,比较达观的看法是,人总有一死,无论是权高位重者还是凡夫草芥百姓,在死时和死后都是一样的。但是,就对死亡的感受来看,每个人在临终前的心理满意度却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可能死而有憾,有的人则死而无憾,正如上面的李老伯。这正是死亡质量上的不一样。

如果临终前人们能感到死而无憾而非死而有憾,就可能赋予死亡以新的内容和意义,而这也正是眼下东西方都强调要正确理解死亡和进行死亡教育的一部分。过去总认为李老伯的事是个别例子,但美国最近的上述研究提示很多人都会有李老伯那样的心境,而且在死亡的满意度上每个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有的人是死而无憾,这样的死亡可能是“好死”,而有的人则是死而有憾,这样的死亡则可能是“赖死”。

另一方面,美国的这个研究还得出结论说,一个人的精神信念同样影响着他对死亡的态度。有的人对于死亡比较从容。但是,一般人过去所认为的在道德评价上最为重要的因素――诚信,并不太影响人们在临终前的心态。

这个调查的另一个结果是,信教的人或相信死后会进入另一个世界的人并不赞同安乐死,也不急于打算结束自己的生命,他们认为,只有上帝才有权决定一个人是否结束生命。而且有的人或者说有信念的人的确能帮助人在人生的任何时候缓解忧郁,在临终前,这种作用更为明显。虽然这样的作用不是巨大的,但是是很强烈的,并且是持续而稳定的。显然,有坚定的信念,无论是宗教的还是世俗的,都是人们生活中的意义或目标。

那么,那些感到生活有意义的人所指的“有意义”是什么呢?其实很简单,这些人感到生活有意义或有目标并非一般人所想像是指那些在生活中卓有成效的事业或惊天动地的大事,也不是指赚了大钱,成了名人,所谓生活的意义就是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的那些明确而具体的生活事件,有的甚至是我们很多人所认为的“鸡毛蒜皮’的事。临终前这些人都感到他们完成自己在生活中必须完成的一些事情,无论是大事还是小事,无论是生活中的事还是工作中的事。

什么是有意义

让我们来看看这些具体的生活意义或目标究竟是什么东西。

65岁的凯瑟琳的生活的意义是,她有三个女儿,但最小的一个女儿的叛逆让她最不放心,但是在她执着的引导和教育下,女儿终于完成了大学学业,现在成了一名中学教师。凯瑟琳说,她看到女儿现在每天有学生围着她老师长老师短地称呼时,她就感到自己的生活太有意义了,即使患癌离开人世,她也放心了。

70岁的杰克感到他完成了自己的最后一个生活目标。在69岁那一年,他才学会了驾车,因为年轻时他没有钱,也无法拥有自己的车。但随着收入的改善,他终于有能力买一辆车了,这时他已69岁,不过他坚持学会了驾车。尽管他开车不到一年就因为疾病而将离世,但他很平静,因为他终于完成了他生命中最后一个目标――学会了驾车。

56岁的丽莎感到自己的生命也没有遗憾,她完成了自己最后一个任务。她终于把自己的小狗托付给了好心的邻居,邻居也向她保证,会像她一样爱她的狗,照料它关心它,所以丽莎也很放心。

还有很多人感到他们生命很有意义都是与杰克和凯瑟琳一样的生活和工作的平凡事情。

不过,美国的这项对临终前的心理满意度的调查并没有具体说有多少人感到生活有意义,而有多少人感到生活无意义。但从所举的几个例子来看,感到生活有意义的人肯定是大多数。因为,在生活中谁没有实现过自己的一些理想,满足过自己的一些愿望和干过一些自己想要干的事情呢?

不过,这些所有的事看起来都比不上上面李老伯的要支撑着供养痴呆儿的事,更赶不上特雷莎修女生活的意义。李老伯是生活给予了他意义――照顾自己的没有生活能力的儿子;特雷莎修女是上帝赋予了她生活的意义――照顾难民、乞丐和艾滋病病人。而平凡的人却可能在生活中找到自己的意义,供养孩子上大学、完成份内的工作、还完了自己买房的贷款等等,都是使自己的生活变得有意义。

由此也可以看出,所谓的死亡教育让人们平静对待死亡只不过是基本层次的认识,而要让人在临终之时感到死而无憾,这才是死亡教育更高层次的内容,正如马斯洛对人的心理需求所划分的五个层次一样,较高层次的需求是得到心灵的慰藉、满足和尊重。

所以,大凡是一个心智健全的人都应当也完全有可能让自己的生活有意义有目标,也就是赋予生活以意义,甚至是“鸡毛蒜皮”那样的意义,那么在生命驿站的最后一站就会是满足和平和,而不是绝望和“含恨而去”。

上一篇:揭开心理测量的面纱 下一篇:皂荚构建“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