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隐喻在语篇分析中的应用

时间:2022-03-18 06:27:47

语法隐喻在语篇分析中的应用

摘要:语法隐喻是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系统功能语言学中,依据元功能可将其细分为概念语法隐喻、人际语法隐喻和语篇语法隐喻。在英汉翻译教学中,充分利用一致式和隐喻式的表达形式的转换,利用名词化隐喻以及语篇语法隐喻中的衔接功能进行语篇分析,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目的语的理解,提高翻译的质量。

关键词:语法隐喻;语篇;应用;英汉翻译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5-0061-02

一、语法隐喻概述

语法隐喻主要体现在语法层面的变式上,即用一种语法类别或语法结构来取代另一种语法类别或语法结构。依照功能语法派的观点,即是用“隐喻式”的语法结构代替“一致式”的语法结构。根据著名语言学家汤普森的解释,“一致式”指的是一种“更加靠近外部世界的事态”的表达方式,而语法隐喻指的是,当一个“词汇语法”形式偏离了它通常所表达的意义时,这个表达形式就是语法隐喻。从一致式和隐喻式表达入手可以帮助我们有效分析语言结构的功能。例如,名词通常表示人物、地点、团体、概念,而动词则表示动作、状态;同样,依照语法解释,疑问句应表示“提问”意义,陈述句应表示“陈述”意义,这些都是一致式的表达方式。然而,在实际应用中总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偏移,如当名词不是用来表示事物、地点、概念,而是用来表示动作时,这就出现了隐喻式表达形式;同样,当疑问句不是用来提出问题,而是责难或质问对方时,这也是一种隐喻式表达形式。

在系统功能语言学中,依据元功能可将语法隐喻分为三类,即概念语法隐喻、人际语法隐喻和语篇语法隐喻。

1 概念语法隐喻

“及物性”系统(参与者、环境、过程)内部各过程(包括物质过程、存在过程、心理过程、言语过程、关系过程)之间的相互转换被称为概念语法隐喻。作者意图的表达有赖于系统过程的支撑,随着过程依照作者的意图进行转化,各小句的功能成分可以互相隐喻化,这一转化的过程即是通过概念语法隐喻使作者意图得以实现的过程。在这其中,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就是语言中的名词化现象。也就是说,本应由形容词和动词来体现的特征和过程,却由名词或名词词组来体现。例如:

(1a)The eggs will quickly decay if it is exposed in theopen air for a time.

(1b)Long—time exposure 0f the eggs will result in quickdecay.

例(1a)是一致式表达,其中exposed是动词,例(1b)属隐喻式表达,exposed在此句中已转化成了名词。

2 人际语法隐喻

根据韩礼德的理论,人际语法隐喻可细分为情态语法隐喻和语气语法隐喻。情态语法隐喻是讲话者以隐喻形式表达自己对人对事所持的情感、态度和看法。情态语法隐喻主要是指名词、形容词、副词、情态动词和其他词性的转换。例如:

(2a)All the stuff think Steve Jobs is late。(明确主观)

(2b)Steve Jobs must be late.(非明确主观)

(2e)It’s likely that Steve Jobs is late.(明确客观)

(2d)Steve Jobs is probably late.(非明确客观)

对比以上例子可以看出,非明确主观取向和非明确客观取向都是一致性的,主要由情态副词或情态动词来表达;明确的主观取向和明确的客观取向都是隐喻性的,主要由小句来表达。在实际交际过程中,讲话人可以是不同的说话角色,如提问、命令、遮掩、陈述或是表达观点。例如:

(2e)I’d like you to open the window,(陈述语气)

(2f)Can you open the window?(疑问语气)

虽然以上两个句子所用的语气不同,但其达到的效果是一致的,都体现了祈使句所应体现的“命令”这样一种语用功能,因此都属语气语法隐喻。

3 语篇语法隐喻

语篇语法隐喻是指语法隐喻这种手段既可以通过展开一个语篇的主位结构和信息结构成为组篇的工具,也可以根据语篇衔接、信息分布和结构平衡的需要等变换小句的主述位结构。语篇语法隐喻的优势在于:有助于篇章的紧密衔接与连贯关联;有助于体现篇章的意图指向和文体价值;有助于提高篇章的可接受性;有助于篇章的情境再现。汤普森认为,主位同等结构和谓化主位结构都可以通过双重及物系统分析使其与一致式表达形成对比,因此可以确定这两种结构为隐喻性表达。例如:

(3a)What you should do is write a paper.

(3b)You should write a paper.

以上两句属于主位同等结构,(3b)是一致式表达,(3a)是隐喻式表达。

二、语法隐喻在语篇分析中的应用(以英汉翻译教学为例)

1 充分利用一致式和隐喻式的表达形式的转换进行语篇分析

一致式表达和隐喻式表达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只是分别适合于不同的语域:一致式适合口语和儿童作品之类通俗易懂的语篇;隐喻式适合散文、小说、说明文和科技文等语篇。在英汉翻译教学中,教师有必要让学生对较难理解的隐喻式表达进行转换处理。具体而言,在翻译教学的初级阶段,应将隐喻式表达转换为一致式表达,以方便学生理解,并经常进行反向练习,使学生对隐喻式表达的体悟日益深入。如:

(1a)The deterioration of her health leads to his sadness.

(1b)Her health is deteriorated,so he is sad.

为方便学生理解,教师在翻译教学中可将例(1a)转化为例(1b),进而比较在语篇中哪种表达更适合该句所处的语境和文体,让学生在比较中直观地了解英语句子的特点,最终帮助学生学会用不同方式去理解和表达“意义潜势”。

2 充分利用名词化隐喻进行语篇分析

名词化隐喻是把原来用小句表达的概念意义浓缩为一个名词或名词词组,使语篇句数减少,而每句的信息量却相对增大,达到简练的效果。另外,名词化结构用以表达抽象思维的逻辑性和概念化,从而使语体更加正式,更加具有书面语风格。基于以上特点,对名词化结构的翻译,需做到由表及里,不能只满足于词汇本身概念意义的表层对应,而必须深入到结构的深层,体会表意的需要,按照转换的规则,从概念的组合中发掘其关联含义,使译文更加符合汉语的习惯和要求。例如:

The sisht and sound of our jet planes filled me with speciallonging.

该句涵盖了动作、情境、过程等一系列信息,精练简洁。要想准确生动地再现原文的语义内涵,就必须深刻认识其中的动词性名词sight,sound和longing,再辅之以英汉表达中的行文差异,才可能将此句译为:“看到我们的喷气式飞机,听见隆隆的机声,我感到心驰神往。”

一些学者在研究中发现,英语中尤其是英语书面语篇中存在着大量的名词化现象,英语语篇的隐喻程度远远高于汉语语篇,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理解的难度。有鉴于此,了解语法隐喻尤其是名词化在英语语篇中的功能及其体现形式,不仅有助于解读英文语篇,而且对语篇的汉译也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和理论意义。在英译汉过程中如何采取“去隐喻”手段来摆脱繁复绵密、机关重重的英文词汇句法束缚,将原来的思想内涵表述为贴切顺畅的中文,是翻译过程中无法回避的问题。例如:

(2a)Poverty is a global problem,and its eradication is ob—ligation humankind owes to itself.

译文:贫困是世界性的问题,而消除贫困是全人类的责任。

(2b)This experiment is all absolute necessity in the bestprocessing route determination.

译文:这次实验对确定最佳工艺路线是绝对必要的。

从以上两例可以看出,英语中存在大量由形容词或动词派生而来的名词,在汉译过程中如果生搬硬套地将其直译成相应的名词形式来表达,往往会导致误译或译得不伦不类。因此,这类词在翻译中需转换成相应的形容词或动词、副词或其他形式,这样才能恰当地表达原文的外延和内涵,同时使译文忠实通顺。

3 充分利用语篇语法隐喻中的衔接功能进行语篇分析

韩礼德指出,所谓“语篇功能就是相关功能,指的是语篇的完整性、一致性和衔接性”。也就是说,人们在使用语言时,必然要考虑信息组织的有效性、信息之间的传递以及语境的预设等,这也是交际的必备条件。语法隐喻恰恰能很好地发挥语篇的衔接、连贯与照应功能。将语法隐喻引人语篇分析,可以将整篇文章的脉络梳理清楚,使前后语势融会贯通。

语法隐喻的多样化表达功能以及语义压缩功能可以使语篇各部分之间的衔接更加紧凑,从而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充分利用语篇语法隐喻的衔接功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篇分析和翻译的能力。以《高级英语》第一册:“沙漠之舟”中的一个句子为例:

But it is precisely that assumption which must now be dis.carded so that we can think strategicany about our new relation—ship to the environmem.

上例主体是一个主语从句,内部又包含一个定语从句,一个状语从句,信息量大,如果按照原来的结构进行翻译,会让人感到不知所云。所以,我们可以先把它分解成几个分句来理解,即:

a This is an assumption.

b The assumption must be discarded now.

c The purpose to discard the assumption is that we canthink strategically.

d The relationship that we Can think strategically is be—tween man and the environment.

然后再把几个分句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组合成符合汉语习惯的译文。

上一篇:在人文地理教学中对高中生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 下一篇:中学大班额教学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