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心理视域下的高校个性化教育体系探讨

时间:2022-03-18 01:20:20

个体心理视域下的高校个性化教育体系探讨

摘 要:在个体心理视域下,一个人的个性主要体现在动机、能力和性格三个方面。因此,个性化教育体系也应包括三个部分:一是保障学生的基本动机,引导刺激寻求动机、第二性动机;二是评估和培育学生的专业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力;三是塑造和完善学生的自我实现和理性素质等积极性格。

关键词:个性化教育;动机;能力;性格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3-0263-04

个性化教育,也叫个性教育,是与划一教育相对的一个概念,作为一种朴素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活动,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如早在春秋战国时代的孔子已提出要因材施教,但作为一种现代化的高等教育理念和实践则主要开始于西方发达国家。新世纪以来,个性化教育越来越被国内研究者所重视,同时它也成为改革教育的一种呼声,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更新人才培养观念中明确提出“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等要求。

一、个性化教育与个性化教育体系研究概述

(一) 个性化教育研究概述

整体来说,国内研究者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来探讨个性化教育。

一是探讨个性化教育的内涵。在国内研究者看来,虽然个性化教育有其自身的内涵和特性,但与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存在相通之处,如赵夏青认为开展个性化教育,培养学生的个性,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 [1] 。

二是注重学习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个性化教育先进经验。由于个性化教育的提出及实践主要在西方发达国家,因此,很多研究者通过文献分析、实地考察等形式,对西方个性化教育进行了系统的学习和借鉴。如陆珂珂在比较研究日本和美国的个性化教育之后,所得启示如下: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由;深化课程综合化改革,重审教材编写;全面推行学分制,广泛开设选修课[2]。

三是探讨个性化教育的目标与意义。国内研究者一般从新的时代需求以及目前教育现状两个角度来探讨开展个性化教育的意义。将个性化教育的目标理解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和创造能力[3]。

四是探索个性化教育的教学手段。这些研究者尝试在教学计划、课堂教学等细节处体现因人施教和授人以渔等个性化理念[4]。

五是将个性化教育的思想或理念运用不同的领域与对象。现有对个性化教育的探讨主要集中在中小学教育和高等教育两个阶段,在高校个性化教育中,也有研究者将之运用于思想政治工作、就业指导工作等领域。

整体来说,国内研究者对个性化教育的研究主要以理论性、细节性的、个别性的探讨为主,而较少系统宏观层面上的研究和探讨。

(二)个性化教育体系研究概述

个性化教育体系,指的是由与开展个性化教育活动相关的若干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模块组成的一个整体。目前,对个性化教育体系的研究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

1. 个性化教育的起点和目标

为了实现个性化教育的目标――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培养,研究者一般都主张将心理学中的性格测验和智力测验作为了解学生的途径,并借此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5][6]。但在实际中,由于目前高校发展的不均衡性以及整体教育投入的不足,使得大学生在入学之后再制定和选择个性化的发展、培养方案,往往都难以实现。因此,研究者一般将研究重点放在如何制定一种普遍适用的个性化培养体系上。

2. 个性化的培养体系

对个性化培养体系的研究主要有如下三个方面。

一是个性化教育的课程方案设计。主要内容包括实施模块化教学、实行完全学分制、推动选修课程的开设、完善现有教学管理手段、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等[5][6][7]。

二是个性化教育的辅导体系设计。为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还需要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辅助作用以及教师在课后对学生的指导作用[5][6] 。

三是营造适合个性化教育的环境。开展个性化教育不意味着学生完全“自由化”,因此个性化教育的体系在建构中一方面要鼓励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转变对学习的态度,另一方面要加强自我规范教育,最终实现个性化培养目标的最终实现[5][6]。

综上所述,现有个性化教育体现研究主要偏重于从高校自身的角度来进行建构,尝试研究设计出一套能够兼顾学生个性的教育体系。显然,这种思路还是难以跳出“以教育者为中心”的教育模式,难以真正调到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从而难以实现对学生的个性化培养。从个体心理来说,每个人的动机、能力和性格存在着千差万别,这些差异应该受到教育者的重视,因此,从个体心理的视角来建构个性化教育体系,显得很有必要。

二、个体心理视域下的个性化教育体系的构建

(一) 动机洞察与引导:个性化教育的起点

在心理学中,动机主要指的引发行为的动力,并促使和保持行为指向特定的目标。一般来说,动机可以分为基本动机、刺激寻求动机和第二性动机三种 [8]。

1. 基本动机与个性化教育保障系统

基本动机主要指的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一类动机,如对食物、水、睡眠等的需要,①因此基本动机都是内在的。开展个性化教育,要求要有切实的配套的保障制度和措施来确保基本动机的满足,从而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来发展自身的个性。具体来说,这些保障体系应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体系。高校贫困生问题自大学并轨收费之后便一直存在,一直以来,高校通过奖、助、贷三种方式解决贫困生的学费、生活费等问题,尤其是近几年来,国家加大的资助的力度,如将国家助学金的资助力度从原来2000元每人每年提升到3000元每人每年。即便如此,学费、生活费用等仍然给很多贫困生带来沉重的负担,虽然完全依赖学校和国家来解决贫困生在校期间的所有费用问题是不切实际的,但探讨更多的途径和形式来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让他们能够更专注于自身个性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也是体现教育公平的一种形式。

二是针对有心理问题学生的心理咨询保障体系。近年来,高校学生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重视,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心身和谐和全面发展。如有研究显示,由于收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成绩较差学生和心理健康水平较低之间存在一个恶性循环[9],因此,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心理咨询保障体系,是帮助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转变学习态度和提升学习成绩的有效方式。

三是针对其他有碍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其他保障体系。在现实中,困扰每个学生基本动机的原因都是具体的,应结合实际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

2. 刺激寻求动机与个性化教育氛围的营造

刺激寻求动机指的是个体为了获得刺激、信息等需要而产生的一种动机,原则上来说,这类动机不再是为了满足生存的需要,它的产生与满足主要与刺激的特性、个体的个性差异两个因素有关。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校园文化受到各种社会文化的影响,以致在当前大学生沉迷于网络和游戏、加入传销组织等已不再是新闻。因此,如何营造丰富、先进的校园文化,从而吸引和引导学生,有待进一步研究。具体来说,可以从如下两个层面开展。

一是加强“团”、“学”、“社”等学生组织的建设。“团”、“学”、“社”是高校学生活动的主体,为了营造适合个性化教育的氛围,需要加强对这些学生组织的指导,发挥各自的优势,从而实现打造有价值的、有吸引力的学生活动。

二是积极开展第二课堂的建设。第二课堂是对课堂教学的有益延伸和补充,在实际中,可以通过如下的四种途径来改进第二课堂的建设:建立从人才培养目标的角度建立动态的课程设置体系;建立以活动为载体的学生互动式的课程实施模式;建立以评价与调控为主导的科学的课程质量监控体系;建立以分层管理的教师管理机制[10] 。

3. 第二性动机与个性化教育引导系统

第二性动机,又叫习得动机,指的是通过后天的学习而形成的需要、内驱力和目标。某些活动在一些人看来可能是痛苦的,但另外一些人却对此乐此不疲,如冬泳运动。第二性动机的获得与“对抗作用”、社会动机和成就需要有关[8]。从个性化教育来说,为了促使学生有志于发展自己的个性,需要让学生克服对实现困难的畏惧、增进对杰出人士的认识。具体来说,有如下两种形式。

一是改进课堂教学的形式,让学生在专业学习中获得乐趣。专业学习的课程需要注意力等心理资源的投入,要“坐得冷板凳”,这也是一些学生对专业学习不感兴趣的原因之一。具体来说,可以通过有机结合多媒体教学、实践教学、参与式教学等形式,增进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二是树立卓越的榜样,激发学生的成就需要。成就需要,即一个人内在想超越他人,取得非常成绩的一种需要。研究发现,获得巨大成就者的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对成就目标的设定上。在个性化教育视域下,可以在一些关键时段引入、树立一些卓越的榜样,实现这一目的,例如在新生入学教育阶段开展名人名师进课堂的活动,在毕业生离校期开展优秀毕业生论坛等活动。

(二) 能力评估与培育:个性化教育的目标

通常所说的能力,主要指的一个人能胜任某项任务所需的主观条件,这些主观条件除了包括智力因素外,还包括了人格特征等非智力因素。人类对能力的研究、探讨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对此进行系统的科学研究主要始于心理学对智力的研究,这些内容都值得个性化教育所借鉴。

1. 能力评估及其注意事项

在开展个性化能力培育之前,对学生的能力进行评估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为学生专业选择、学校教学计划的制订等提供参考。正如前文所述,很多研究者主张引用心理学中的智力测验,以此来评估学生的能力。然而现有的智力测量的科学性和公平性本身是存在争议的,如赫恩斯坦和莫里在1994年出版的《钟形曲线》一书中,用智力测验的结果来说明智力的遗传基础,从而煽动种族差异等。虽然《钟形曲线》所反映的只是智力测量中的一种极端观点,但其本身也暴露出智力测验的局限,如忽视了社会文化对智力的需求及其影响。

因此,在对学生进行能力评估的时候,要批判性地借鉴现有智力测验体系。正如多元智力理论提出者加德纳所建议的那样――了解学生的智力是了解学生的背景、强项、兴趣、偏好、渴望、经验和目标,其办法不是简单使用的标准化的智力测验,而是采用系统的分类列表详细描述学生的强项和弱项,且要注意不断地更新这种描述,以免给学生贴标签 [11]。

2.个性化能力培育体系探讨

学生个性化能力培育体系应主要包括如下两个方面。

第一,建构相应的教学培养体系。这里的相应包括两种含义:一是以学生的学习动机和能力评估为基础,二是符合专业能力结构的规范。现有的研究主要从这四个方面来建构教学培养体系,值得参考:首先在人才培养方案方面要兼顾统一性与多样性、共性与个性,强化学生的自主意识;其次在课程体系方面要设计有多层次、多种类的课程供学生选择学习,同时要创新实践教学的体系;再次在教学管理上要实现“人本化、数字化、开放式”,即完善、实施学分制、弹性学制、导学制和学籍管理体制等;最后要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7]。

其中,对构建多元化的学生学习、学业评价体系有着特别的意义。众所周知,个性化教育的前提和目标都因为受教育者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因此,对学生的学业评价体系也必定存在差异,否则个性化教育不可能实现,最终落于划一教育的窠臼。同样值得强调的是,这种有差异的评价体系并非是随意的,没有约束力的,相反,它应该经过学生和教师共同探讨、对双方都是行之有效的。

第二,开展自主学习运动。这里所说的自主学习,是建构主义学习论的一种,其本质上指的是一种学习能力,它要求学习者必须在与学习的内容、学习的过程建立心理联系的基础上,具备能够进行一定的独立性、批判性的反思,敢于做出决策,并能够独立采取行动等素质,同时这种能力还体现在学习者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之中。自主学习是教育的一个目标,即让学习者以学习主体的形式发现生活中的问题,通过学习来提供解决方案,从而打破学习和生活之间的壁垒,真正领悟到学习的意义。在学校教育中,需要突破如下两个方面的现实问题才能最终实现自主学习:首先,教师应该转变讲解式教学,要鼓励学生以自我发现、同辈探讨等方式进行学习。这要求教师对教学大纲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并与学生探讨具体的学习内容、学习目标等。其次,学生自身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和挑战,实现一种以知识为中心的学习方式。为了实现这种转变,需要通过对学生开展一种旨在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学习者培训[12]。

学习者培训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即能够在没有教师参与的情况下仍能进行学习活动;其次是让学生认识到影响学习效果的因素,能够自主选择教材、调整学习目标等。学习者培训的主要内容分为两个方面:其一是心理指导,其目标是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有能力扮演更加积极和独立的角色,意识到学习态度对学习活动的影响;其二是学习方法指导,其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更多的适合自己的学习技巧[12]。

3. 创造力的研究及启示

创造力指的是个体在特定环境中所产生新异的和合适的思想和产品的能力,发散性思维是其重要的衡量指标[13]。如前所述,虽然国内有很多研究者将创造力作为个性化教育的目标,但实际情况是很多有创造力的人在儿童时期就有很好的表现,而学校教育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非常有限,甚至一些常见课堂活动(如测试)会扼杀学生的创造性表现。但研究也发现学生在一些较少约束性的游戏活动中有较好的创造性表现[14]。因此,在个性化教育的教学中,应减少课堂约束、鼓励新奇想法的表达等。此外,对创造性人才的研究还发现,自信、独立的判断能力等非智力性因素对创造力的培养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性格塑造与完善:个性化教育的归属

性格,指的是一个人在态度和行为上比较稳定的心理品质,这种品质主要在后天环境、经历中形成,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所提倡的性格特点不同。例如在传统儒家文化中,仁义礼智信是衡量一个人的重要标准,但这一标准已经不再适用于现在社会。

1. 性格形成的机制

在心理学中,性格属于人格的范畴,不同的理论流派对其形成有不同的看法,但也有共识:或多或少都会受到遗传等先天因素的影响;环境因素尤其是学习和教育起重要的作用;直接意识之外的思想观念也是重要的[15]。从个性化教育的角度来说,性格形成的人本主义理论和认知理论具有很好的参考意义。

2. 个性化教育中的性格塑造体系探讨

一是“自我实现”与价值观、理想信念教育体系。马斯洛在对一些年长的、取得卓越成就的人进行考察,发现他们都无一例外的投身于一些身外的事业,寻求一种终极的、不可再还原的价值,在其中获得快乐,例如一些人献身于法律,而另外一些人则献身于正义。马斯洛将这种价值称之为存在价值,存在价值引发超越性需要,这种存在价值及其寻求正是一个人不断自我实现、不断自我超越的源泉。然而在现实中有很多人都认识不到这种需要的存在,使得它处于一种不满足的状态,从而导致超越性病状,例如一些青年常将人还原为具体的物,忽视人的象征价值,怀疑价值观和美德的可能性,不愿听从师长的劝告等[16]。

价值观和理想信念教育历来受到教育者的重视,对于当代大学教育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此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在实际中,除了加强“两课”系统教学之外,还要和学生党建、团建工作和“三下乡”等社会实践相结合,发挥各自优势,让学生切实产生心怀社会、心系国家的理念,树立远大、崇高的人生理想。

此外,高校本身还可以结合自身的“个性”来开展价值观和理想信念教育。因为不同的学校由于办学背景、发展历史、人文地理环境等差异而衍生出不同的办学理念,形成了不同的个性气象。高校可以通过校史、校园建筑、学校制度、校园文化等来塑造独特的校园文明,并借此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来影响、熏陶学生。

二是“情绪ABC”与理性素质培育体系。情绪ABC理论由艾里斯发明,他认为一个人的情绪,如高兴、悲伤等,从很大程度上源于个体的认知:“A”(antecedent,前因)指的是引发反应情况,这种刺激往往被误认为是导致情绪“C”(consequences,结果)的原因,但实际上却是“B”(beliefs,信念)――个体对特定情况的认知。例如塞翁失马典故中,塞翁对失马后的反映与其他人不同,其根本原因就是他对失马的认知不一样――“此何遽不为福乎”。艾里斯还认为,艾里斯还认为每个人内心深处都隐匿了许多非理性观念、错误的思维方式(如片面化、黑白思维等),也正是它们使我们产生痛苦、愤怒等心理体验。

近年来,随着微博等社交网络的蓬勃发展,这一方面为人们相互交流提供方便,但另一方面也为社会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研究者发现,在2011年伦敦骚乱等重大社会事件中,特推等网络社交工具在情绪传播、渲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为政府的社会治理提带来了重要的挑战,同时也为教育者提供了紧迫的研究课题。

实际上,培育理性观念和理性思维本身也是大学的主要任务,这也是对大学求真意识的发展。笔者在这里将理性思维观念和理性思维统称为理性素质,从根本上说,这种素质是一种非智力性素质,它与一个人的哲学素养、自我认知等密切相关,同时它作为一种内在的认知模式,时刻影响着一个人的内心体验和行为表现。理性素质的培养的可以从如下三个层面开展:加强以情绪疏导与调试为内容的心理健康教育;加强以批判性思维为内容的理性思维训练教育;以及时回应社会热点为内容的现实引导教育。

整体来说,人的动机、能力和性格是一个复杂的、相互联系的系统,“牵一发而动全身”,如何切实改善高校“管与导”、“教与学”的关系,发挥学校的教育引导作用,转变学生的学习动机,实现对学生能力和性格的个性化培育,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切实提高办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赵夏青. 浅析个性化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J]. 中国成人教育, 2010,(7).

[2]陆珂珂. 日美两国个性化教育的差异与启示[J]. 煤炭高等教育, 2004,(1).

[3]沈超. 高校个性化教育的理性之思[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2,(2).

[4]范志宏, 郭晓宇. 关于《普通化学》教学中个性化教育的探讨[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9).

[5]柯力, 王华, 方向明. 对构建大学个性化教育体系的思考[J]. 中国高教研究, 2004,(10).

[6]张云. 高等学校个性化教育体系的构建[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12).

[7]张蕾, 文武, 张屹. 高校个性化教育体系探析[J]. 军事交通学院学报, 2011,(2).

[8]库恩.思想与行为的认识之路――心理学导论[M]. 郑刚,等,译. 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455-476.

[9]胡庆成. 不同学习成绩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比较[J]. 中国学校卫生, 2003,(10).

[10]彭巧胤. 高校第二课堂课程建设的探索与思考[J]. 教育与职业, 2011,(2).

[11]加德纳著.智力的重构――21世纪的多元智力[M]. 霍力岩,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4:5.

[12]David Little.自主学习:方法与途径[M]. 邱永忠,等,译.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2010: 4-45.

[13]理查德・格里格, 菲利普・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M]. 王垒, 王,等,译.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9: 278-280.

[14]王映学. 创造力的心理学研究进展与研究取向[J]. 心理科学, 2007, 30(2): 489-491.

[15]伯格.人格心理学[M].陈会昌,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0: 364.

[16]马斯洛. 人性能达的境界[M].林方,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1987: 48-60.

上一篇:消费主义文化下的影视植入广告景观研究 下一篇:西安市特教学校体育教育现状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