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民族自治地方领导干部的创新能力研究

时间:2022-03-18 09:20:06

提升民族自治地方领导干部的创新能力研究

【摘要】本文阐述了提升民族自治地方领导干部创新能力的必要性,探讨了提升创新能力的途径。要增强创新意识;提升创新思维能力;营造创新环境。促进民族自治地方各项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关键词】民族自治区;领导干部;创新能力;提高

民族自治地方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区域。民族自治地方领导干部是发展民族自治地方各项事业的领导者和指挥者。因此,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提升民族自治地方领导干部创新能力的必要性

领导干部的创新能力是指具有强烈创新意识和卓越的创新才能,其实质就是能始终坚持与时俱进,科学判断形势,敏锐发现理论和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创造性地解决矛盾,破解难题,开创工作的新局面,推动理论和实践的发展[1]。领导干部对社会发展方向和对公共资源、公共利益的分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经济飞速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取得巨大进步,这些成果的取得都离不开领导干部创新能力所发挥的作用。

中国共产党获得执政权以后,为了尽快恢复经济,改善人民的生活,稳定社会,提出了一系列的方针政策,特别是对发展经济提出了更加明确的目标要求。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各级领导干部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开展工作,促进了经济的增长,除了个别年份,建国以来的GDP增长速度保持在9%以上。

中国少数民族人口分布十分广泛,共建立了155个自治地方,55个少数民族中有44个建立了自治地方,实行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少数民族人口总数的75%,民族自治地方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64%。民族自治地方资源富集,草原面积、森林和水力资源蕴藏量、以及天然气等基础储量均超过或接近全国的一半。全国的部级自然保护区面积中民族地区占到85%以上,是国家的重要生态屏障。经过60多年的发展,民族自治地方各项事业取得了巨大发展,如经济总量由1952年的57.9亿元增加到2008年30626.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了92.5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307元增加到13170元,增长了30多倍;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138元增加到3389元,增长了19倍;工业总产值由1952年的5.4亿元增长到2007年的19008.6亿元;农业总产值由1952年的31.2亿元增长到2007年的7104.2亿元;卫生机构、病床、卫生技术人员由1952年的1176、5711、17877增长为2006年的15463、425361、485766。但是由于历史和自然环境等原因,大部分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滞后,与其他地区相比差距还比较大。最为突出的是贫困问题严重,目前仍有770多万贫困人口;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很少,大多数还是“吃饭财政”,发展经济的渴望很强烈。可见,民族自治地方良好的资源优势还没有转化为发展优势,需要民族自治地方领导干部充分发挥其创新能力,创造性地使用法律法规和政策工具,充分行使法律规定的自治权,即自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权力;自主安排、管理、发展经济建设事业,合理调整生产关系和经济结构,自主地管理隶属于本地方的企业、事业单位,管理和保护本地方的自然资源,管理地方财政的自治权;自主发展各项文化社会事业。

但是,当前民族自治地方领导干部创新能力还不足,严重制约着自治权的落实,如创新意识不强,有的领导干部主观上安于现状,“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有的认为原封不动地执行上级指示是对上级的尊重;有的只说不做,空喊创新,缺乏创新方法。许多民族自治地方领导提不出具有前瞻性和可行性的战略思考和方案设计。民族自治地方领导干部在营造创新环境方面也存在严重的不足。

二、提升民族自治地方领导干部创新能力的途径

领导干部的创新能力是领导干部基本素质的综合反映,由多方面素质综合而成,在推进民族自治地方各项事业发展中,领导干部要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思维能力,营造创新条件与环境。

1、增强创新意识

思想和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改革创新意识在领导干部创造性活动中居于影响全局的关键地位。创新意识是创造的激情,是热爱科学、迷恋事业、追求真理、争作贡献的强烈情感,是以发现新思想、新观点、新理论为目标,具有巨大的推动力。增强创新意识,首要的是要有危机感和使命感,只有当人们有了忧患意识,才会有创造、创新的要求。发展民族自治地方各项事业不仅是保障各民族发展权益的体现,而且也是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必然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只有主观上增强了创新意识,才能充分利用有利因素,为行使自治权发挥主观的能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创新意识其实是一种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只有意识到不发展则会落后、会丧失权益的危机感,才能激发创新的意识;只有意识到不发展就是一种失职和失责,就会从为民族权益负责、为党的民族政策负责的高度重视创新,重视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只有增强创新意识,民族自治地方领导干部才能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自觉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才能有效调整各方利益,实现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社会和生态目标的多赢。

2、提升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核心和支柱。人类所有创新都是创新思维的物化。创新思维是在一定知识、经验和智力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各种思维方法,创造新的思维成果的活动,是多种类型的思维在创造活动过程中的一种有机结合。提升民族自治地方领导干部的创新思维能力,就是要求领导者做“有心人”,善于学习,学习党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学习经济、社会管理知识;勤于思考,对本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关问题进行探索,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并到实际中去验证,以修正缺陷和不足,达到更加完整和完善。在领导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社会建设中,领导干部要充分运用发散思维、变通思维、逆向思维、联想思维、超前思维等,运用新的思路和方法,对已有知识和经验进行新的整合,从而创造出新成果。

3、营造创新环境

创新意味着要去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就意味着要面对不确定性,就会有失败,所以,民族自治地方领导干部要特别重视营造鼓励创新、包容创新失败的环境。领导干部要创造宽松的创新氛围,允许人们大胆去试,大胆去闯,并为之创造条件,同时通过建立、完善创新激励机制和制度建设,使人们勤于和乐于创新,从而推进民族自治地方各项事业的发展。

总之,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民族自治地方领导干部要善于学习、勤于学习,多思考、多尝试,不断增强创新意识、创造创新方法、营造创新环境,为加快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承担起应有的责任。

上一篇:浅论当代高校图书馆师生服务工作 下一篇:关于高校图书馆采访工作内容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