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现状及发展

时间:2022-03-18 01:03:14

浅析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现状及发展

摘要:尽管事业单位属于非盈利性质,但是事业单位的运转以及各项职责的履行都离不开自身的财务管理,预算管理则是财务管理的重要内核。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推进我国的改革进程,事业单位的各项工作概莫能外。事业单位的财务预算管理也只有与改革同步,不断创新和自我优化,才不致于拖整体改革的后退。因此,分析当前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的现状,分析其未来发展之路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

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强调,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从“基础性”到“决定性”,一词之变,体现的是市场功能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变化。与此同时,事业单位自身的市场化程度也不断增强。这两方面相结合就要求事业单位的财务预算管理必须适应新形势,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促进预算管理的科学化和系统化,从而推动事业单位的有效运转,并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一、财务预算管理之于事业单位工作的意义

(一)指导性

一个“预”字直接表明财务预算对于事业单位运行的指导性。通过量化的数字体现出整体的发展计划,财务预算管理可以提前对单位的公共资源进行合理规划和配置,并能沟通事业单位各部门,明确共同的目标。财务预算管理就像是一份量化的发展计划书,其中明确了各项资源在各部门间的分配,是一份事业单位整体发展的指导手册。

(二)激励性

财务预算管理能够激励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最要原因在于其绩效考核环节的功用。绩效考核是以预算执行情况作为评价标准,对于执行到位的部门和个人进行奖励,相反,没做到位的进行惩罚。一奖一罚之下,财务预算管理的权威性得到确立,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参与其中的积极性得到激发。财务预算管理通过资金的取与用、奖与罚,将人的能动性加以调动和发挥,保障工作目标的实现。

二、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的现状

我国事业单位的财务预算的管理的方式、方法和标准不断革新和完善,预算管理的地位和影响力日益提升。但是,从计划经济体制中走来,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自身固有着一定的问题。

(一)意识不强

财务预算管理是一种更为具体的管理,其前提是既有的计划工作,其目标是通过财务管理低成本而高效率的完成工作任务。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一些事业单位的领导没有认识到财务预算管理的本质及其重要价值,而将预算简单等同于拿钱和花钱。一些工作人员也将财务预算看做可有可无的工作,轻视其意义和影响。如此这般,财务预算管理重视不够,意识不强,导致一些单位在管理中主动性和能动性不足,凑合和应付财务预算的现象平时有发生。“为了财务预算而预算”,这是当前部分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意识不强的表现,很大地影响了单位资金的使用效率。

(二)方法不当

部分事业单位的财务预算管理体制中内外资金相分离,这样的预算无法体现出事业单位真实的收支状况,无法反映其运行效率如何,财务预算管理的价值便无法实现。在编制方法上,除了中央政府实行了复试预算制度,大部分地方政府仍然采取单式编制,预算方法流于笼统。此外,唯领导观念的盛行,导致一些事业单位的立项完全取决于个别领导的意识。这样主观性过强的“指导”,没有对地方实际情况的调查了解,也缺乏严密论证,财务预算出现问题就自难避免。

(三)监管不足

良好的政策只有得到切实贯彻和执行才能发挥实效,这就决定了政策执行中监管工作的必要。事业单位财务预算从编制到执行再到控制,涉及多种利益关系,牵扯众多部门利益,预算的执行需要单位进行监管。可实际的情况却是,不少事业单位在财务预算上没有完善而且有效的监督考核机制,比如预算执行状况与个人业绩相脱节,消减了预算管理的“激励性”,更降低了预算执行的效率。另外,事业单位最主要的资金来源是财政拨款,因其财务预算管理监管不足,进而引发一系列资金使用问题,可能成为腐败问题滋生的温床,不可不惕励警醒。

三、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的发展之路

(一)加强宣传教育,增强认识

主观上的认知决定实际行动,只有从思想上真正重视财务预算管理,事业单位的财务预算管理工作才能落到实处,才能发挥指导和激励作用。思想认识上的不足只有通过日常性的宣传和教育逐步解决。事业单位须得在内部加强财务预算管理相关知识的宣传,逐步增强工作人员对预算管理的重视程度,才能促成其主动、积极地配合和维护财务预算管理工作。同时,财务相关人员需要进行预算管理的再培训和继续教育,及时更新业务知识和观念。

(二)革新编制方法,提升水准

方法和技术方面的问题关系到财务预算管理的水平和效果。革新财务预算管理的编制,就要摒弃之前简单的“基数预算”和“单式编制”,根据当年的实际情况采取“零基数预算”,并运用“复式预算”方法,着力保障预算的执行效果。作为预算管理的第一个环节,编制具有地基作用。要打好财务预算管理的基础,除了革新编制环节的操作方法外,还需要改变由领导主观“指导”的状况,强化调研和论证环节,多方搜集资料和信息,进行科学评估,保障预算编制的科学性。

(三)强化监督管理,保障效果

财务预算的监管涉及“监督”和“管理”两个层面,前者强调保障财务资金的使用是否出现偏差,后者则致力于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加强财务预算的监督管理,就要从事业单位内部的控制制度和管理制度两方面着手,在此基础上构建并完善预算约束机制。这种监管不应是短时间的,也不应局限于某个环节和部门,而应该从预算编制开始贯穿预算执行和绩效评价的始终。从预算的科学编制,到预算的审批,再到预算的执行,这一些列过程中都要进行监督管理。

四、结束语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财务预算管理对于事业单位的工作的意义不言而喻。在构建廉洁、高效的服务型政府的大势所趋下,事业单位只有不断发展自身的财务预算管理体系,提升资金使用效率,才能适应这一趋势,才能发挥自身的社会功用。当然,这样一项工作不是轻而易举的,其中涉及问题复杂,需要系统规划和长期努力。笔者仅仅是从自身视角就此问题进行了一些粗略的分析,希望能为改进事业单位的财务预算管理工作提供一定参考。(作者单位: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参考文献:

[1] 麦秋玲.伦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4)

[2] 江岚.浅谈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的弊端及改进[J].现代商业.2013(23)

[3] 靳亚洁.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预算管理问题探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3(9)

上一篇:浅论商品住宅建筑工程中施工进度的管理 下一篇:H公司应收账款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