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如何实施高效课堂教学

时间:2022-03-17 11:04:41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如何实施高效课堂教学

摘 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谈了如何实现初中思想品德高效课堂教学:教师饱满的情绪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基本要求;具有感召力的教学语言是高效课堂的必要条件;精彩的课程导入是高效课堂教学的良好开端;精讲精练是高效课堂教学的关键;精练的总结反思是高效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一环。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高效课堂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减轻学生负担,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要做到这一点,就要以提高课堂的效率为出发点。对于初中思想品德这门学科,首先教师就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要将课堂效率作为工作重点并且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思考,不断改进教学。下面我浅谈一些在教学实践中的点滴做法。

一、高效课堂的基本要求:教师情绪要饱满

教师在课堂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因此教师的情绪也将会影响课堂效果。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才能在课堂上“畅所欲言”,大胆地提出自己的问题和见解,从而创设一种民主的教学气氛,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真正发挥。我在与学生的交谈中知道,他们某科成绩好的主要原因就是喜欢上这一科的课,很多学生对学科是否感兴趣取决于学生是否喜欢教师。如果一个学生讨厌这个教师,又怎么会在课堂上畅所欲言呢?教师上课没有激情,学生也许眼睛看着你,心已不在课堂上了。

教师要学会放下架子,做个与学生平等相处的人,并要学会理解学生,欣赏学生,要选择用恰当的方式激励学生。在课堂上,要选择恰当的时机,用正确的语言对学生多进行鼓励,学生回答正确精彩时可以进行鼓励,学生的想法独特时也可以进行表扬,教师的鼓励可以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使课堂气氛热烈而和谐。

二、高效课堂的必要条件:感召力的教学语言

教学语言始终是教学艺术的核心环节,它不仅是教师教学能力的直观反映,更是决定思想品德课教学成败的关键。

思想品德课堂枯燥、抽象、沉闷是学生讨厌思想品德课的根本原因。空泛的说教让学生反感。如何使思想品德课充满吸引力,充满艺术魅力,教师必须创造自己的语言风格,塑造自己的语言形象,在提高语言修养和品位上下工夫。任何学生都喜欢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的讲解。因此教师需要调动各种语言手段,要尽量使用贴近学生生活、生动含蓄幽默、措辞优美的教学语言,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的气氛。生动丰富的语言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辨别力,能对学生的情绪产生强烈的感染力,震撼学生的心灵,使其产生共鸣,从而使学生在课堂中轻松地学习和掌握所学知识。思想品德课理论性很强,在语言的表述上要准确,不能有丝毫的混淆和马虎,对于概念和原理的表述必须准确,不能错误或含混不清,思想品德教师所传授知识准确与否对学生的学习、行为甚至世界观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影响。

三、高效课堂的良好开端:精彩的课程导入

人们常说,兴趣是学习的基础,它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这样学生就不会被动地学习而会主动地研究探索。对于思想品德这门文科性较强的学科,它的目的在于教会学生思考,认清对错。很多学生会觉得较为枯燥乏味,特别是涉及经济生活方面的知识,因此教师必须为每堂课创设一个良好的开端,这个开端既能将旧的知识点融入,又能引发新知识。教师可以将现在社会所关注的热点作为思考案例,引发学生的思考。现在有许多人创作了一些反映社会现状的漫画,这种漫画也可以运用到课堂中,不仅提高了课堂的趣味性,还将本节课的内容很好地引入,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四、高效课堂的关键点:讲练结合

所谓的高效课堂单方面地依靠教师是难以形成的,必须要有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并且精讲精练。初中思想品德课本中的内容基本都来源于生活,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做到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教师只起到辅助作用,在讲透一个知识点之后,进行具体的练习。还可以让学生自己进行小组探究,不仅达到了练习的效果,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有利无害。

五、高效课堂的必要环节:总结反思

美国教育学家波斯纳在1989年就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教师的发展等于经验加反思,只有经过反思,教师的经验才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并对后继行为产生影响。”因此,在每节课后教师都应给学生留出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解决这个问题,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就是学生对知识点的升华过程,学生在这个问题中不仅能够实践,还能得到一定的反思。所以,总结反思也是高效课堂的必要环节。

综上所述,初中思想品德的目的在于教会学生思考生活中的事物,而面对课改,高效课堂必须被合理地建立在思想品德课堂中。为了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要注重课堂中的这五点:教师的情绪、教学过程中的语言、良好的开端、讲练结合、总结反思,是十分重要的。只要教师能在课堂中注重这几点,高效课堂将很容易被建立起来,达到教学效果。有效课堂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教师要踏踏实实立足于平时的教学,少一些浮躁,多一些务实探究。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改进,在改进中再学习。这样,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真正达到教学的目的,课程改革也才能朝着健康合理和有序的方向前进。

上一篇:高中英语新课改的有效策略探究 下一篇:试论新课标下中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