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艺术类大学生的就业观与创业观调研刍议

时间:2022-03-17 10:21:23

高职院校艺术类大学生的就业观与创业观调研刍议

摘 要: 为更好地了解艺术类大学生就业和创业的现状,有针对性地对他们开展相关教育,作者对高职院校艺术类大学生的就业观和创业观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在简述调研缘起、过程和方式的基础上,重点对调研情况进行了分析,以期对高职院校开展就业指导教育提供依据。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艺术设计专业 就业观 创业观

一、调研的缘起

目前,高职院校艺术专业的就业与创业调查方面的材料甚少,说明该方面的工作还需要深化。在深入调查艺术类大学生就业观和创业观的基础上才能够更好地、有针对性地开展各项就业与创业教育工作,也才能够更好地掌握工作的力度。

此次调研的对象是IVT(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艺术专业的学生,主要涉及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专业、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产品艺术设计专业、多媒体设计与制作专业、动画专业这五个专业。调研的内容主要是艺术专业学生的就业观和创业观问题。就业观的调查主要包含:个人基本信息、与专业相关的信息、专业与工作的关系认识、就业观念、就业要求、职业信息等内容;创业观的调查主要包含:对创业的理解、创业打算、创业方向、创业心理等内容。

二、调研的过程与方式

调查问卷的统计工作非常关键,得出的数据将对艺术专业就业和创业教育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将收集的有效问卷按专业共分五部分分别统计,大致经过六个步骤:第一步,看性别和答题状况。无性别和答题不全的问卷定为无效问卷,并男女分开。第二步,统计问卷的总份数。每个专业的统计表上注明问卷总份数以及男女数。第三步,统计每个选项的具体数据,分男女。如:1,(A)男10,女8;(B)男5,女4;(C)男2,女1;(D)男3,女5。到此步将每个专业的问卷基本情况统计完毕。第四步,在前三步的基础上综合统计。统计的数据为所有专业相关选项的男女综合数据。第五步,根据得出的相关数据进行百分比换算,包括男女比例以及相关选项比例。第六步,根据统计的数据撰写调研报告。

问卷调查和统计的时间为2009年6月―2010年6月,面向艺术专业的学生总共发放问卷230份,回收有效问卷222份,有效回收率为96.5%。其中,男生的有效问卷为103份,占46.4%;女生的有效问卷为119份,占53.6%。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专业26份(男:7;女:19),占11.7%;环境艺术设计专业52份(男:20;女:32),占23.4%;多媒体设计与制作专业51份(男:34;女:17),占23%;动画专业63份(男:29;女:34),占28.4%;产品艺术设计专业30份(男:13;女:17),占13.5%。

三、调研情况分析

整个问卷设计了60道题目,题量较大,涉及的面较广,以期能够全面深入地了解艺术类大学生的就业和创业观念,鉴于文章篇幅,我在此着重对部分代表性的题目进行分析。

现在所学的专业是否是您的兴趣所在?在这个问题的调查中我发现:222份问卷中有158份选择“是”,占71.2%;64份选择“否”,占28.8%。究其原因主要是与个人的喜好、专业的就业形势、高考录取是否服从调配、父母的意愿和家庭经济负担等综合因素相关。

您认为现在的专业课程设置对今后就业的影响有多大?222份问卷调查情况如下:

就毕业生在将来选择对口专业就业而言,专业课程的设置是至关重要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质的培养是艺术专业教育的重点;当学生选择不对口专业就业时,专业课程的影响力相对变弱。这个时候或许更注重学历、经验、学校名气、社会环境等主客观因素。

您会选择什么类型的工作?222份问卷调查情况如下:

能挖掘自我潜质的工作对学生的吸引力最大,说明大家都希望找到一个充分发挥个人最大潜能的工作岗位,为企业或社会更好地服务。稳定、舒适、安逸的工作岗位或许在就业形势比较严峻的当下是受大家追捧的。挑战性的工作岗位所占的比率较低,从某种程度上也可以显现学生的竞争意识很薄弱。我认为,学生的竞争意识可以通过艺术设计比赛慢慢培养,参加比赛也是锻炼学生技能的有效手段。

面临即将来临的就业压力,您是什么感觉?222份问卷调查情况如下:

这组数据统计的结果显示:90%的人是可以承受和面对严峻的就业压力的。这让我感到些许的欣慰。同时也说明缓解就业压力的政策和措施的必要性,疏导学生就业心理已成为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您有没有做过职业生涯规划?222份问卷调查情况如下: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和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研究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经历及不足等各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作出行之有效的安排。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在全面分析自己的同时增强职业竞争力,因此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不言而喻。

关于就业,您最想了解的是哪种信息?222份问卷调查情况如下:

就业需求信息比较直接地体现岗位职能与技能等资讯,也是求职者首先关注的重点问题。实际上,需求信息、求职技巧、就业政策和人际关系存在一种就业程序上的先后顺序。在求职过程中求职者首先会看到招聘需求信息,根据招聘信息的要求和个人情况参加应聘,就需要一定的求职技巧,在选择该职位的时候可能会更多关注就业政策,在就业之后才会涉及人际关系的处理。从这个角度分析,调查数据中显示出递减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

您对创业的理解?222份问卷调查情况如下:

创业,顾名思义就是开创事业,就是要以开拓性的思维、创造性的劳动建树事业。狭义地讲,创业是组合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等生产要素,进行生产性活动。目前,许多学者都指出,创业可以在现有的组织内部进行,也包括从一个有问题的企业开始创建出一个重焕生机的企业。创业不只是新创企业的专利,所有创建活动都可以被理解为创业行为。上述创业概念其实是“广义”的创业概念。也有学者提出创业概念是指“从零开始创建新企业”,即“狭义”的创业概念。数据显示,大学生在创业前有必要准确理解什么是创业。

如果创业计划和学业冲突,您将如何处理?222份问卷调查情况如下:

您对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的了解程度有多少?222份问卷调查情况如下:

大学生创业是一件值得鼓励的事情,但是大学生因为创业问题而放弃学业的做法还是不值得提倡的。鼓励在校大学生创业,若有必要可根据实情提供休学或创业的便利,而这都是以将来可以顺利毕业为前提的。因此,大学生要正确处理创业与学业的关系。

国家采取措施要求把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摆在当前就业工作的首位,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拓宽就业门路,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和中小企业就业,鼓励自主创业,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单位吸纳和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鼓励高校积极开展创业教育和实践活动,并提供各项培训、补贴和贷款等优惠扶持项目。大学生对政策的了解会更有利于创业,甚至可以避免创业时期的各种瓶颈问题。

四、结语

通过调查我还发现,艺术类大学生在就业和创业观念上存在一定的误区,对就业与创业的环境和政策等了解不够,这就充分说明在高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教育改革是非常必要的,构建实效的就业指导体系有助于学生走出就业和创业难的困境。

参考文献:

[1]潘鲁生.设计艺术教育笔谈[M].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

[2]王宝桥.艺术专业毕业设计与就业指导[M].东方出版中心,2008.

基金项目:2009年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成果,项目编号为09SJD880058。

上一篇:论旅游管理专业就业前景 下一篇:从认知看带“虎”字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