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学习情境中写作

时间:2022-03-17 09:25:00

在语文学习情境中写作

生活对于每个人而言都是精彩的,善于发现生活才是理性的思维方式,这也是写作的重要来源。语文学习中处处有可以让我们习作的情境,作文不一定成文,课堂内外的每一句话、每一小段文字都是作文训练。

一、叙述真实生活,倾听自然的心声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要引导学生写熟悉的人、事、景、物,做到说真话,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这就告诉我们:作文和生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苏联著名教育家赞科夫一再强调:应该打开教室的窗户,让沸腾的社会生活、奇异的自然现象,映入学生的脑海,借以丰富他的感情经验,激发他们作文的欲望。语文的外延是生活,有生活的地方就有语文,有语文的地方就有作文,要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认真观察,积累语言,抒感。作文就是学生通过手中的笔来再现生活、描绘生活、记录生活中那个本来的“我”。

二、抒发真情实感,表达生命的真谛

“言为心声”,真情是作文的生命。学生要借作文写出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写出对成长真实的感受,表达“自我”。

1.有境则情生

语文学习中处处有可以让我们习作的情境,作文不一定成文,课堂内外的每一句话、每一小段文字都是作文训练。例如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的第五个习作训练写“端午节”,为了让学生写出自己对节日的独特体验,抒发自己对节日的独特情感,在习作时可以开放习作内容,不局限于写“端午节”,可以放宽到其他节日,如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根据自己对节日的了解,选择适合自己的节日来写,这样可以避免编造,容易启发学生捕捉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最有意思的事物和感受,写出有个性的文章。

2.我境生我情

教学时我们要努力引导学生用心灵去观察、去感受、去思考,逐步引导他们产生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有独特的感受和见解。作文是表露学生喜怒哀乐的一种方式,如同画家画一幅画、音乐家创作一段曲子一样,需要在一种情境的刺激下立刻完成,这就是激情。因此,我们要积极引导学生,让作文成为他们生活中宣泄情感的需要,在他们有话要说、有情要抒、有事要叙、有理要讲的时候,提起笔来。写作需要激情,情动而辞发,时过而境迁。其实学生最感兴趣的是发生在身边的事,今天才是最重要的。要让学生养成在激情飞扬时、感受最深时自由写作,表达“自我”的习惯。

(作者单位 江苏省赣榆县青口镇第三中心小学)

上一篇:浅谈作文起步教学方法 下一篇:把握细节,品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