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城市规划管理的新挑战

时间:2022-03-17 06:36:42

浅谈城市规划管理的新挑战

摘要:城市规划是通过规划管理来实施的。面对城市急剧扩张和城市化进程日益加速等诸多变化,传统城市规划受到了空前的挑战。如何保证我国城市发展沿着健康的道路快速推进,是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以下本文从城市规划管理中出现的新趋向和城市规划中出现的若干问题以及城市规划管理对投资环境的重大影响方面阐述了城市规划管理应有的思路。

关键词:城市规划;管理工作;挑战

Abstract: The urban planning is implemented through the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The face of the city the rapid expansion and urbanization, the increasing speed of change, traditional urban planning has been an unprecedented challenge. How to ensure the rapid advance of China's urban development along a healthy path is widespread concern about the hot new trend following from urban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and urban planning issues and the significant impact of urban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of the investment environment aspects of urban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should be thinking.

Keywords: City planning; management; challenges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引言

城市规划和建设工作是党和人民政府关于经济建设工作的重要方针。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社会工程,其目的是为了创建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城市的规划是一个城市在一定时期内的发展计划和目标,是城市建设的综台部署,是城市管理的基础和前提。面对城市急剧扩张和城市化进程日益加速等诸多变化,传统城市规划受到了空前的挑战。

1正确认识城市规划

1.1城市规划体制所面临的新挑战

城市规划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与具体安排。城市规划是政府的一项职能,而且是综合性、政策性很强的政府职能。城市规划同时也是一门跨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综合性的学科。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城市规划被认为是“国民经济计划的继续和延伸”。因此,城市规划对城市建设的调控主要采取的是一种机械的目标管理和计划控制的方式。但是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城市建设也逐步由以前的政府投资行为,转变为市场调查为主的多元投资行为。城市的开发建设表现为多种经济法人之间的利益关系,或者是经济法人与公众利益的关系。传统的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城市规划体制无论在自身机构、管理机制、还是规划方法等方面都难以适应这种新的经济关系。主要表现在:

(1)传统的城市规划对城市土地和空间资源价值认识不足,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城市建设资金短缺。

(2)传统的规划管理强调的是计划性和强制性,若严格按照城市规划进行管理,则投资商没有任何选择余地,容易影响投资商的积极性,若规划执法不严又容易产生各种腐败现象。

(3)城市规划代表的是城市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目前我们低规格的城市规划管理机构(有的城市还没有独立的城市规划管理机构),难以承担起市场经济条件下调整和协调经济法人与公众利益关系的职能。

(4)传统的城市规划是以土地利用控制为核心的一种静态的物质规划,规划缺乏实施可行性论证和评估,造成了规划的目标过于僵化,实施中缺乏可操作性,难以适应千变万化的市场,从而产生了较多的违法建设。

(5)传统城市规划关注的是既定规划蓝图的实现,而忽视了城市规划对城市土地开发过程的调控功能,容易引起土地的投机活动。

(6)市场经济条件下投资商对经济效益过度追求往往会侵害公众的利益,造成土地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而作为城市整体利益的代表,城市规划部门难以对这类行为进行有效的干预和调控,使得公众利益受到损害,社会公益事业的建设得不到有效保障。归结起来就是,我们传统的城市规划管理机制还难以协调市场经济条件下产生的多种经济法人之间以及多种经济法人与公众之间的利益关系。这就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新的挑战。

1.2提高对城市规划管理的认识

城市是现代文明的标志,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载体,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它的出现极大地推动区域内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从国际来看,伴随城市化的发展,西方国家各主要大城市都出现过交通阻塞、环境污染等为特征的“城市病”。为解决这些问题,世界许多国家花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综合治理,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当前,世界许多国家对解决城市管理的问题取得了共识,就是要从先发展、再治理的传统发展观转向经济与社会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现展观。国外在城市管理方面的经验与教训,为我们提供了借鉴。城市本身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具有多功能、多层次、高度综合的性质。因此,城市管理必须采用系统方法,从全局、整体的高度来处理和解决局部、个别、具体的问题,使各种要素得到合理配置和系统的整体优化,从总体上处于最佳运行状态。这样,城市就能够充分发挥其整体功能和作用。同时,现代城市管理的目的是要保证为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为市民提供舒适、和谐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2创建有效的城市规划管理操作体系

城市规划管理上,应始终坚持“三关一跟踪”,对规划建设项目进行严格管理,有效地制止违反规划进行建设的现象,确保规划管理工作落实到位。

2.1严格把好规划选址关

规划选址是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第一关,处于立项之前,也是最难的、在整个规划管理最具决定性的一关。当建设单位提交建设项目选址申请时,首先应审核该项目是否符合城市总体规划、项目的可行性如何、与政府的政策是否基本一致这三个基本条件,再去现场踏看,检查申报内容与现场是否一致,项目占地周边的情况是否适宜,用地范围和建筑体量以及附属配套设施如何安排,管线的走向如何考虑,建设项目与道路红线距离等基本情况,然后作出是否同意这个项目选址的决定。

2.2抓好规划设计关

规划设计是实施城市总体规划在建设方案中的具体体现。因此在管理实践中十分重视把好规划设计关,主要要抓好以下3个方面:

(1)抓好设计单位的资质审定。对每一个建设项目,都强调要由有资质的规划设计单位来设计。

(2)抓好设计单位的市场选择。引进竞争机制,建立开放的规划设计市场,鼓励引进高资质、高等级规划设计单位参与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

(3)抓好方案的审核和确定。审核一般项目的设计方案,主要审核规划设计总平面图和建筑方案设计图,特别是影响主干道城市景观的项目不管大小都要严肃认真地把关,确保城市主干道规划设计格调的一致性。

上一篇:水泥土搅拌桩在高层住宅软土地基中的应用 下一篇:浅谈塔式起重机连接螺栓的安全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