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培养小学生作文兴趣的几点尝试

时间:2022-03-17 01:08:41

新课改下培养小学生作文兴趣的几点尝试

1.在阅读教学中培养作文能力诱发写作兴趣

我国教育家叶圣陶曾说:“阅读得其法,写作能力随之增长。”这充分说明,作文教学和阅读教学要密切配合。阅读教学是作文教学的基础。教学中,要使学生学会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理解事物、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懂得怎样选择材料,怎样确定中心,怎样准确地选择词语,写出通顺的句子;怎样连句成段,怎样连段成文,注意前后照应。为此,在阅读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①解释课题,指导学生审题。因为题目好比文章的眼睛,要写好作文,就得审好题。所以,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弄清题目的意思,分析作者是怎样立意,怎样紧扣题目来写,从中学会审题。②理解课文内容,指导选材。在教学中,不但要让学生弄清课文的主要内容,中心思想,而且还要指导他们理解为什么要写这样的内容,从而使学生体会到,作文要选择那些最能反映写作目的,最能表现中心思想的材料来写。③分析课文结构,指导布局谋篇。一篇文章由多个自然段构成,意思相同的几个自然段又可以合并为一个意义段。在阅读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弄清课文的层次结构,详略得当,理解其好处,使学生懂得,怎样按照顺序组织材料,知道哪些材料应该详写,哪些材料应该略写,明白如何谋划文章的格局等。总之,阅读和写作是两种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能力。读是知识的积累,是内在的吸收,写是知识技能的运用,是外在的表达。认真抓好阅读教学,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方法,是帮助学生写作,诱发学生写作兴趣的一条重要途径。

同时,小学语文教材, 篇目众多,体裁多样。每篇课文中都有许多可以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训练的地方。如:文中生动的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精彩的对话,心理,肖像等描写;恰当好处地插叙、倒叙、借物喻人等方法,都是作文训练的好切入点。在教学中:首先要精选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地方,然后在课堂上有目的加以强调,引导学生欣赏,指导他们有感情地朗读,从而激发其学习,借鉴的兴趣。其次,及时地组织学生进行口头练习或书面训练,趁热打铁,以巩固刚刚获得的感性认识,一方面满足学生“急于一试”的欲望,另一方面真正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同时注意训练方式的多样化。如根据课文造句,仿写,续写,扩写,独立创作等以使学生始终保持浓厚兴趣。

2.在生活实践中增强写作兴趣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因此,作文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认识规律,充分发挥小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性和欢娱性,开展一些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游戏,班队活动,社会活动,科技活动等,让他们在玩中、在乐中、在充满情趣的实践活动中,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和写作素材,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也增强他们对写作的兴趣。在活动中学生通过探索实践,观察思考,陶冶情趣。于是,他们“情动而辞发”,呈现出写真人,叙真事,抒真情的良好势头,真正达到“我心抒我情,我手写 我口”的境界。

3.在合理想象中激发写作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想象是思维的翅膀。在作文教学中让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不仅可以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还可以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读写结合。

如用“二十年后的我”为题写一篇想象作文。有的同学把自己想象成一个航天专家,乘坐宇宙飞船,解开宇宙之谜;有的同学想象自己成为著名医生,攻克癌症等其他疑难病症,为人类作贡献;有的同学把自己想象成一个水稻专家,研究出高产水稻,用较少的投入得到较高的产量等等。因此,教学要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展开想象去观察生活,积累材料,写出自己的情感。同时还可以让学生进行。

3.1半命题作文。因为,自由作文便于学生展开想象,写出自己的所见所感,这是基本的也是学生感兴趣的。

3.2新课之后启发学生想象。用编童话的形式呈现自己的内心所想。童话的特点便于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抒发,寄托自己的情感。无论编出的童话如何怪诞离奇,都是学生心海里的浪花,都是学生想象的花朵,都会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

3.3引导观察,展开想象。运用比喻,拟人的写法,也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作文兴趣的良好途径。

4.在体验成功中巩固写作兴趣

苏霍姆斯林斯基曾经指出:“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要延续学生对作文的兴趣,激发他们对作文更浓厚的兴趣,就要让学生得到作文的成功。教师要为每一个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让他们品尝到成功的感觉。

4.1抓住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在眉批和总评上加以赞赏。多写鼓励式评语。如“你的作文开头言简意明,独具匠心。”“本文生动细致的情景描写深深地感动着老师,也把老师给陶醉了。”“由于你观察仔细,描写具体,紧紧抓住读者的心,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等。这些鼓励式评语犹如缕缕春风拂去了学生心头的忧虑,更增添了他们写作的信心。

4.2发觉不同层次学生的习作优点,充分发挥“花好共赏”的功效。欣赏的面要宽些,开头好,赏开头,结尾妙,赏结尾。一词一句,一个片断,只要写得好或有特色,都可供欣赏。这样,就使学生的作文由一个“专职的读者”扩展到“多层次的众多读者”,使学生尝到写作的甘甜,从而产生无穷的动力,去写出更多。更好的习作

4.3展出优秀作文,组织学生投稿。诱发写作动机的心理因素之一就是“出于能获得荣誉和利益的喜悦”。基于此,应把奖励当作培养学生作文兴趣的催化剂。每次作文训练后,教师把学生中的优秀习作,张贴于“作文天地”内或送“红领巾广播站”,同时从每次习作中选择几篇最佳文章给予奖励或组织向有关作文刊物“少年时代报”“成功少年”等投稿。让他们看到自己的文章登载出来,尝试成功的喜悦。这样既有利于优秀作文水平的提高,又能激发中等生的写作热情,使全体学生都能渐渐爱上作文。

总之,兴趣是学生作文成功的金钥匙。只有在实际工作中采用各种尝试,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让学生把兴趣这把金钥匙掌握好,那“作文难”这把锁一定会被打开,使“作文之花”开得奇艳无比。

上一篇:少儿跆拳道训练探析 下一篇:试析素质教育与地理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