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如何提高高中物理课的教学效益

时间:2022-03-17 08:00:05

谈谈如何提高高中物理课的教学效益

摘 要:如何提高高中物理课的教学效益,本文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和重视训练学生思维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两方面加以论述,旨在推进高中物理教学的素质教育和教学改革。

关键词:高中物理 教学效益 提高

教学效益是由教学时间和教学效果两个因素共同决定的。提高物理教学效益就是要以较少的时间,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实践证明,要提高高中物理的教学效益,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教师必须努力做到以下两个方面: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

学校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效率决定于学习效率。因此,教学中应注意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浓厚的兴趣,学习才会有动力。教学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巧妙地设置概念冲突情景,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在学习某一概念前,头脑中已有了不少关于这一概念的看法,这些看法当然包含着理解和误解。

例如:许多学生认为物体的速度越大,惯性也越大;或物体的速度越来越大,受到的外力也越来越大等,这些似是而非的看法常给正确概念的建立造成许多困难,但是,如果在教学设计时恰如其分地利用学生在这些问题上的误解,出其不意地在学生面前展开一幅新的画面,比如针对学生在速度和力的关系上的错误认识,设计这样的实验让小车从足够光滑的斜面上滑下,可以看到其速度越来越大,由受力分析可知物体下滑时受到的外力是不变的。即物体在速度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受力不变。这一结果与学生头脑中原有的看法相矛盾,就会激起他们惊奇感,促使他们主动思考,探究一个个为什么的答案,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指导学生“重新发现”,深化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师在教学中,应始终将学生置于探索者、发现者的位置,引导学生去发现真理,获取知识。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

例如“玻耳定律”的教学,教师不要直接告诉学生这个定律是怎么样建立起来的,定律的内容是什么,而是模拟定律建立的历史过程,设计如下的教学主线:学生分组实验――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定律――巩固练习――概括对定律的应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

让学生通过做实验,分析实验数据,自己总结出定律,在探索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地提出问题让学生去思考,摆出困难让学生克服,提出任务让学生去完成,制定目标让学生去实现,在教师的点拨下,学生自主地完成学习和探索的任务,学生的主动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学习的积极性很高,当他们经过自己的劳动而获取知识时,心中洋溢的是发现者的自豪感而不是被动吸收的厌倦情绪,当创造和发现伴随着学生的学习过程时,学习将充满乐趣,学习兴趣将得到进一步的深化。

(3)多给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趣的现象可以激发学习兴趣,有用的知识可产生学习兴趣,但要使学习兴趣稳定持久,还必须靠有效的学习,使学生经常享受到成功的欢乐。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制定切合实际的教学目标,为每一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同时,还要指导学生制定符合自己实际的学习目标,让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偿到成功的滋味。

二、重视训练学生思维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物理是一门较抽象的学科,高中物理要求学生能在深刻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并能灵活应用,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而思维是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因此,教学中要注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中,经常听到学生反映:听课时都觉得明白,自己做题时却不知从哪下手。究其原因,就是学生的思维能力不强,没有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思维呢?应从搞好“双基”教学入手,因为知识是思维的基础。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思维将成为空中楼阁;同时,在掌握“双基”地过程中,思维能力也将得到有效的训练,二者相辅相成。在进行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教学时,应在讲透的基础上,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准确、深入、灵活地把握概念和规律,经常拿出一些似是而非或似非而是的问题让学生识别,从中暴露学生的错误认识,并加以纠正,从而加深对知识的领悟、理解和记忆,为思维的培养奠定基础。例如:在学习“加速度”概念时,要启发学生用类比和比较的思维方法,把加速度的概念的引入和速度进行类比,有意识地注重以下三个方面的教学:

(1)为什么要引入加速度这个物理量,有什么用?它反映什么问题?

(2)这个物理量怎样定义?表达式怎样写?单位是什么?

(3)是矢量还是标量?方向怎样?学生弄清这三个问题后,对加速度的概念已有了初步的认识。

再让学生讨论以下几个问题:

(1)加速度是不是速度?是不是加出来的速度?为什么?

(2)加速度是否与速度的变化成正比?是否与时间成反比?为什么?

(3)速度为零时,加速度是否一定为零?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是否一定是零?举例说明。

(4)加速度逐渐减小时,物体的速度是否一定减小?加速度增大时,物体的速度是否一定变大?

(5)加速度大小和方向由什么决定?学生通过分析、讨论,消除了错误的认识,加深了加速度概念的理解。

其中第4、5两题教师可举实例加以分析,帮助学生理解,为今后学习牛顿第二定律和简谐运动做好铺垫,这样,学生在学习基本概念的同时,思维也得到了初步的训练。

正确的思维训练,应贯穿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多给学生创造思维的机会。例如:讲例题时,不要替学生审题,只把题目给出,甚至连读题也不要,让学生自己读题,找出关键字眼,排除干扰因素,确定解题方向,选择合适的公式、规律进行求解,切忌老师为学生包办一切。当学生提出问题时,不要急于给出答案,可以启发学生分析问题中涉及到哪些概念, 并让学生把概念叙述一下,概念清楚了,问题也就解决了。同时要培养学生按照物体运动的内在规律进行思维。遇到问题时,要弄清物理情景,即在什么条件下,物体遵从什么规律,用什么公式才能表达这一规律等。物理过程清楚了,问题也就容易解决了。还要培养学生思维的多向性、灵活性和严密性,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一般情况下,物理问题的解决途径往往不只是一个,解题时可用“一题多解”,广开思路,培养思维的多向性。采用“一题多变”的方法来训练学生思维的变通性和灵活性。

总之,思维能力的培养,思维方法的训练,思维的习惯的养成,是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反复训练,就会逐渐养成正确的思维方法,提高了思维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会逐步的提高,遇到实际问题就不会束手无策了,学习效率也就会提高。

上一篇:从砚滴看中国古代设计文化中的精确性 下一篇:让我们的课堂更关注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