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注射用雷替曲塞治疗老年晚期结直肠癌的效果

时间:2022-03-16 07:12:14

分析注射用雷替曲塞治疗老年晚期结直肠癌的效果

【摘要】 目的 探讨注射液雷替曲塞治疗老年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不同期老年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中分别随机选择50例为对照组、观察组两组均利用L-OHP, 对照组:联合甲酰四氢叶酸(LV)和5-氟尿嘧啶注射液;观察组:联合注射用雷替曲塞, 研究疗效。结果 两组近期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为8.3个月,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2个月,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老年;晚期结直肠癌;注射用雷替曲塞

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大多需要接受化疗, 但容易出现各种毒性反应。尤其对老年患者来说, 耐受性较差。研究发现, 雷替曲塞治疗老年晚期结直肠癌可以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且毒性反应较轻[1]。本研究中, 作者从本院2010年5月~ 2013年5月收治的老年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中随机选择50例进行研究, 探讨雷替曲塞治疗老年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效果。现将研究结果进行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从本院2010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老年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中随机选择50例进行研究, 其中男31例, 女19例, 年龄55~81岁, 平均年龄(61.23±1.7)岁。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诊断, 确诊为晚期结直肠癌[2]。将这5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 并从本院2007年4月~2010年4月收治的老年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中随机选择50例设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资料进行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2 结果

2. 1 两组近期治疗效果分析 两组近期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 2 两组治疗毒性反应分析 治疗过程中的主要毒性反应为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和血液学毒性等。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毒性反应情况, 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 3 两组生存情况分析 经随访, 观察组的中位疾病进展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临床治疗老年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过程中大多采用常规氟尿嘧啶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方案, 但效果不佳。注射用雷替曲塞属于水溶性胸苷酸合酶抑制剂, 是高效的细胞毒类药物。在进入细胞内部之后, 可以分解产生多谷氨酸类化合物, 并对胸苷酸合酶的活性产生有效的抑制。注射用雷替曲塞还可以潴留在细胞之中, 发挥出长效作用[5]。本研究最终结果显示, 两组近期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 利用注射用雷替曲塞治疗老年晚期结直肠癌可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且毒性反应轻微,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牛楠, 吴荣, 陈威, 等.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老年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分析.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13, 42(8):682-685.

[2] 张蓓.雷替曲塞与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老年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比较.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2, 16(19):99-101.

[3] 侍羽, 章以法.雷替曲塞单药治疗70岁以上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观察.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 21(18):1993-1994.

[4] 陈银芸, 廖江涛, 吴娟, 等.雷替曲塞与奥沙利铂在老年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中的联合应用研究.中国当代医药, 2014, 21(2):78-79, 82.

[5] 李朝阳, 黄常新.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肠癌的疗效观察.浙江临床医学 , 2013(8):1112-1113, 1114.

[收稿日期:2014-05-06]

上一篇: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分析 下一篇:21例OSAHS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