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规导《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时间:2022-03-16 11:05:59

以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规导《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摘 要】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全新的教学指导理念。教学效果的好坏关键在于教师的理论功底和教学艺术,教师要充分利用媒体资讯发达的信息和资源,开展社会实践、情景体验等辅助方式和手段,课堂教学要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创造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教学新模式。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艺术 ;教学模式

一、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营造师生愉悦、互动的境界

教育部06教改方案提出的把《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讲成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课,是一个全新的指导理念。惟“真心喜爱”,才真生兴趣,而兴趣乃学习克难的不竭动力;“终身受益”则教育之果,乃铸就了中国魂,这正是思政课教育的终极目的。这也表明,“纲要”课要讲好,须要强调以育人为本,以学生入脑、入心、坚定信念为归宿。完成这一重任,关键看授课教师的主导能力。教学过程要营造充满人文精神的愉快学习氛围,让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

教师的着力方向应提升学生的主体性,现代教学原则强调要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设疑、质疑、解疑的能力,活跃课堂气氛,使那些被压抑在潜意识中的能量释放出来,实现教与学两方面的效益最大化。为此,就应扭转强调学生在课堂上被动听课的僵化思维,营造学生主动参与的氛围而传输知识(如启发型的讨论式;情境体验型的参与式),自主探究式预习和案例分析互动式学习。若此,建立在比较系统的历史过程之上,拥有丰富时事政治信息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达到教学中师生间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于一体,就是“充满人文精神的愉快学习”,得到了学生的认同、关注,他们自然就会喜爱、受益,这应是教学改革的路向。

同时,大学应该有一种机制,探索有利于发现问题及时化解的教学管理体制,让学生有渠道针对教学提出问题。比如近年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通过网上平台让学生对老师进行教学信息反馈,以及定期召集学生与教师座谈教与学的需要与问题,已收到很好的效果,学生建议反馈快,提出的要求教师有压力又能转化为改进提高的动力,是一个有益的机制。

“纲要”课堂讲授这一环节是重心,同时需要借助一些配套方式、手段。教学效果的好坏在于教师的理论功底和教学艺术兼顾,讲授中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是从开课的目的而言,为了学生成长成材能用理论回答好现实问题才有说服力和效果,为此,教学必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当今大学生,把内容讲到大学生心里,回应他们关注的社会焦点、热点问题,所讲理论契合真实场景和矛盾,解说方有力才“管用”。使所传授之“经”化为学生内在的强烈要求,就把谆谆教诲化作自觉、自主的信念行动了。教师研究和讲述历史“不仅要研究胜利的历史,也还要研究失败的历史。只有经过很多痛苦,才能取得经验。不要把错误认为单纯是一种屈辱,要看作同时是一种财产。”这话非常值得深思。教育学生怎么样来看待过去失败了的运动、失败了的战争?除了立场之外,都应该上升到方法论层面来解读和思考。“纲要”真能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课程,又方体现了以人为本。教学是育人,将大学生作为能动的、自主的、独立的个体;以大学生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目标,立足于学生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去搭建教育、示范、引导平等对话和自由交流的平台,启发学生内在的思想政治需求,培育他们的自主能力、创造才能等主体属性,方能调动其主动性,教师进而以课程丰富的史料和严谨的论证构筑起信念的牢固大厦,这是教师创造性劳动与学生主体参与的统一过程,是对传统课堂教学满堂讲的扬弃。

二、复原历史场景,走进历史时空,从理论迷惑处求突破,以引起学生的探索欲

心理学理论表明大学生学习接纳活动是在其自身需要的驱动下进行的,人的需要有发展性,还有层次性,“需要引起动机,动机支配行为”。“纲要”课教育得以进行,应有接受的需要,才能推动接受的进行,对社会主义国家的青年人能助其成长、成才终身受益的需要,理当最具内在的接受欲和驱动力,而常言道:科学告诉我们世界是什么,技术告诉我们能做什么,人文告诉我们应该做什么,包括历史学科在内的社会学科就应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纲要”课正是拥有丰富发展资源的人文学科。

“纲要”课从历史教育角度承担着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功能,早在1980年邓小平就指出:“要用中国的历史教育青年”。若课堂教学能借助复原历史场景,回归历史时空的社会实践形式和手段,通过情景体验等模式,用历史事实去诠释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基本问题和相关的理论观点,体现“于叙事中寓论断”,于明理(近代中国社会转型各种逻辑关联)中受益(明理长见识)。教学讲授的针对性要放在满足学生的接纳欲与期盼上,把“纲要”课建设成对学生成长最有帮助的一门,因为“只有最有帮助,才会最为喜爱;只有最有帮助,才会终身受益”, 自然揭示清近代中国历史曲折发展的规律而得出走历史必由之路的信念,才会是终身受益的效果。

“纲要”课所具有的特点和优势在于它有助于大学生学习和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通过对它的学习,可以坚信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去年6月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院马列部做过学生问卷调查:“思想政治理论课”,4门课程中同学对哪些课程比较感兴趣:最高的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达27.8%,对“纲要”课感兴趣的原因最多选项是:对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有帮助占58.2%;对其他课程不感兴趣的原因是:A.课程与现实社会差距较大33.5 % ;B.内容枯燥乏味43%;C.教师照本宣科,空洞死板16.2 %,如此反映应给教师以启示。用简单的、注入式的办法使学生接受和信仰必然困难,所讲内容与现实脱节的教材体例的复制、搬迁,学生不会欢迎。获得学生认同的关键在于师者的传道解惑,是否真正解决学生的困惑,即来自社会的或个人心理的。它需要教师准确把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性质和基本任务,开发、整合课程蕴藏的丰富教育资源,艺术地锤炼创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活动势在必行。

应当说当代大学生是否能够承担起肩负的历史使命,要看他们的思想觉悟和实际本领,最实质的是看他们能否坚信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的坚持靠信仰,指出:理想信念是一个政党治国理政的旗帜,是一个民族奋力前行的向导,也是有志青年奋发向上的动力。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讲述的百年历史无可辩驳地证明,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坚持这条道路,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这将给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深刻而长远的信念支撑,受益肯定是终身的。

为使教学具有较强的说服力,教师要登高望远,通过比较研究(包括近代各种社会力量的政治主张、建国方案、各种社会思潮的较量等),来说明有关的理论问题。应该看到在中国近现代史领域,几乎所有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的历史人物的评价上,都存在着意见的分歧和对立,一些不健康或错误的思潮形成了体系,在社会上,特别是青少年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它增加了分辨理论是非、思想是非的任务。因此“纲要”课的讲述不能只靠说教,不能只靠简单的灌输,务必有针对性,要把历史的真实面貌,对历史的科学认识,同各种各样的错误思潮加以对比,在比较中请同学来判断是非,来辨明真假。这样,学生学起来才有味道、有兴趣,也才能真正学到心里边去,终身受益。

教师要收集和运用综合性、典型性的历史资料,以说明有关的历史问题,例如同是殖民地的亚、非、拉美有多处,有的人以香港为例,证明殖民主义怎样促使了一个地区走向了现代化。为什么我们要强调充分肯定灿烂的古代中华文明?可列举1980年代曾经泛滥过一阵民族虚无主义的思潮,他们诋毁和丑化民族的传统文化。有的说,中国是一个没有个性的国家,积淀在我们民族血管里的就是奴性,安于现状,逃避现实,成为整个民族的人格;也有的说,中国的传统文化是糟粕和垃圾,要加以整体的打破和全面否定;还有的人直截了当的公开表示不赞成爱国主义的口号。这些完全背离历史真实的怪论,需要教师举出客观的历史事实来澄清真相。不然,在青年学生中传播只能搅乱人心,动摇民族自信心。而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丧失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纲要”课作为传承民族文化和塑造民族精神的一门重要学科,授课教师从理论上气壮理直地解释清楚问题与实质是必要的,学生也是喜爱的。还有近年来,该如何看待殖民主义侵略也存在着明显的分歧。有的说,从某种意义上说,是鸦片战争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近代文明。他们甚至发出这样的感慨:中国要想康乐富强,先得殖民150年不为过;一些观点认为鸦片战争以及后来一系列反抗外来侵略的民族战争都是在敌强我弱大背景下进行的,在中国落后于列强的态势下,像林则徐这样的抵抗派,是不识时务,他们应该为战争的失败及其带来的严重后果负责,而琦善以及后来的李鸿章等主张妥协求和的人在他们看来则是审时度势,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形势,其所作所为符合国家的利益。凡此种种都需要在课堂上给予理论上的说明和真实的历史资料印证,才能解开学生的疑惑,明晰真谛,从而构筑起牢固的历史信念。

三、整合教学资源,提升教学艺术性,以激发学生兴趣

教学是一门艺术,“讲得准确是科学,讲出吸引力是艺术”。教师需练就高超的语言表达,形成语言感召力,才能调动学生的情感和求知欲,讲课要有激情,要讲思路而不单纯讲知识。结合教材讲幽默故事和幽默语言,让学生多笑一笑,创设嬉笑怒骂的场景,营造活跃的课堂情调;恰到好处的运用俗语民谣,易于理解和接受;像故事一般叙述,易抓住人心,“纲要”课堂上,还原历史事件的原生态,要让课堂变得可爱活泼。讲述的内容恢复了生动性,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把精彩纷呈的近现代史以活生生的故事形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鲜活的人物形象、紧张的史剧冲突里真正体会历史的魅力。

首都师大刘新成教授说:“现在的历史教学抽走了历史的故事性,使历史课本成为枯燥无味的文字堆砌。”华东师大许纪霖教授进一步指出:“应试教育体制,教科书的枯燥,教学方法的陈旧,使得本来非常精彩的历史变得很无趣,面目可憎。”“史学变成这个样子,一半是因为体制的问题,一半是我们自己(教师)的原因。”“历史的灵魂是故事,没有故事的历史,就像一个没有躯体的灵魂,是孤魂野鬼”,中国最早的史学传统就是叙述史,也就是讲故事。课堂教学里要充满故事,故事里面要有人物,人物要有性格,可穿视频讲名人传奇逸事,以经典故事说人物,以人物说历史,展现一个时期的人文环境,以扣人心弦,增强学生在课堂中的兴奋点,学生就会像盼过节一样上“纲要”课。在《纲要》课教学中,无论是谋划教学方法,还是例举现实热点作附证,都有赖于教师的现场表演与导演发挥,取决于教师自身学识素质的展示。需要创造性地驾驭教学,有较高的科研成果支撑教学,现实需要解释,但如何科学解释,需要教师有过硬的专业修养,有广博的知识结构,使教学反映学科的学术前沿,力求从研究的层面上,将教学的科学性、思想性、理论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来增强教育内容的吸引力和说服力。

例如《纲要》课实施案例教学法,在课堂上从一个或若干个具体事例出发,让学生讨论和教师引导、分析等形式来深化学生理解某一基本原理或思想观点的活动,就颇受喜欢。案例教学的成功很大程度取决于案例选择,不仅要按照内容选择案例,还要选择好用以解释案例的理论。可以把网上论坛的观念和形式带到课堂上,从中选用案例既贴近社会,又可扩大信息量并拓展学生的视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对一些重大历史事件有科学的评价,在介绍评价时,除了基本史实引导外,更有效的方法就是选择典型的案例剖析,通过对具体事例、史料的讲解和分析,不但能使学生深刻地理解基本理论和相关知识,还有利于调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使其通过自己的学习和思考来提高认识,寻求问题的解答,从而培养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使学生活学活用,提高学习兴趣与教学效果。

实践教学环节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中是必要的。我们的问卷调研显示学生对进行实践性教学的态度是:很期望占49.1%。近年,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马列部在改革传统课堂教学方式的基础上,积极开发第二课堂,把教学活动与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等载体结合起来,探索现场情景体验等新颖的教学形式,认定一个现场教学点就是一部活教材,一次现场教学课就是一次精神洗礼,相继开发了抗日战争时期冉庄人民开展的地道战、白洋淀游击战、中原局和抗日英雄――杨靖宇的旧居、河南博物院近代中原儿女革命斗争的――“中原丰碑”、香港回归展览等作为现场教学点、体验式教学点。把社会实践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围绕一个主题让学生分小组讨论或辩论等多种激发学生参与的好形式(尤其适合大一新生),在课堂气氛活跃中,同学直接参与下取得教育的实效。通过角色模拟演练、情景复原,以及举办“星火论坛”,组织学生进行专题调研,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从而提高参与的积极性和团队合作能力,都是很好的形式与载体。

教学还需贴近现实,贴近学生,增强趣味性、人文关怀。《纲要》课时间跨度大,而今市场经济下的利益多元化,人们的收入差距拉大,导致各种焦虑增多,出现了一些心理和家庭、社会问题。学校是一个微缩的社会,社会现象会在学生中出现,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情况化解内心和生活中的问题与矛盾,“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的引导显得必要而急迫。倾听学生对教学对生活的认识、看法和感受,达到讲授更贴近学生实际,就需要加强师生间的交流互动。既不能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漫天扯,也不要鼠标一点,坐着不和学生沟通。应通过语言和眼神的交流,以及利用手机、电子邮件和互联网加强师生的沟通交流。教师全身心投入教学工作的敬业精神、较高的学识水平和良好的师德形象展现在学生面前时,自然能得到学生的敬重,从而引起品格心理的共鸣,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以至达到“敬而受教”的境地,自然有利于结出“终身受益”之果。

四、结束语

以“真心喜爱,终身受益”为教学指导理念,从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从认知目标变为兼顾情感目标,从吸纳知识走向探究知识,应探讨并完善为一种易操作的新模式。教师从情境引导出发使学生自已感悟知识的内容、内在联系,师生互动研讨知识结构,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的内在化,在表象上这一教学模式是在教师的高超艺术精讲下,学生课前自主(探究)学习,课堂(启发讨论)问题质疑和与教师的交流探讨,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及课后心得体会报告等形式来获取知识和技能,实现教学目标的做法。它是一种以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为前提,指向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方式。这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模式的根本意图是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活泼发展。是把学生学习主体能动性和参与的广度和深度及师生之间多向性的交互作用引进了教学过程。它摆脱以往有碍学生创新精神发展的“痼疾”,而有意识地设计师生互动,现场体验、情境模拟等实践环节,提供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空间。在轻松愉快的情境里,面向社会实际,使学生的情感和意识活动调动起来,充分挖掘大脑的潜能,直接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

简而言之,针对思政课教学现状与问题,主渠道和主阵地课堂教学要有吸引力,辅之必要的人性化教育。把握心理成熟阶段的大学生所思、所想、所盼和对于外部给予的经验和认识去进行客观的分析比较,寻找问题的答案的特性,以调动和激发主观能动性,使他们发挥自我完善的巨大潜力。而这也着时是解决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治本之策和教学改革值得深入探研的方向。

参考文献:

[1]《会见日本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委员志贺义雄一行的谈话》,1961-06-21.

[2]2009年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思政部年度教学简报,第16号,第6-7页.

[3]许纪霖.我改变不了世界,但可以改变我的课堂[J].历史教学,2005(5).

[4]周树立.注重人文关怀的课教学模式探索[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9(8).

项目: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社会实践教学协同机制研究,2011-ZX-434。

上一篇:独立学院计算机专业电子技术教学改革 下一篇:光本质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