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影响小儿留置针留置效果的因素及对策

时间:2022-03-16 04:30:10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2720(2010)06 - 64 - 02

【摘要】目的 通过对影响小儿留置针留置效果的因素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提高留置针的留置效果。方法 将2008年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儿1485例视为对照组,2009年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儿1998例视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一般的护理,实验组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影响留置针留置效果的因素并予以相应的护理对策。比较两组留置针的留置效果。结果 实验组留置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

【关键词】小儿;静脉留置针;留置效果;影响因素;对策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目前已广泛用于临床,特别是小儿留置针,它的应用既能减轻患儿痛苦及家长的心理压力,同时也减轻了儿科护士的工作量,使儿科护士每天不至于把大量的时间浪费在穿刺上,还能在抢救重危患儿时赢得宝贵时间。但在临床上小儿留置针留置效果往往不够理想,一般为1~2d,少部分能留置3~4d。而且药物外渗、静脉炎等并发症发生率也比较高。通过二年的临床实践,我们就影响小儿留置针留置效果的因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对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科室2008年1月至2008年12月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儿1485例,男694例,女791例,年龄0~3岁。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儿1998例,男997例,女1001例,年龄0~3岁。

1.2 方法将2008年使用留置针的1485例患儿视为对照组,2009年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儿1998例,视为实验组。两组人员性别、年龄、疾病程度无明显差异。对照组采用一般的护理,实验组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影响留置针留置效果的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查阅出院病历和科室小儿留置针使用效果登记本,包括留置时间、并发症的统计。比较两组患儿使用留置针的效果。

2 结 果

对照组:留置1d 742例,留置2~3d 679例,留置5~7d 64例。发生静脉炎9例,血栓3例,脱管 11例,外渗肿胀230例。

实验组:留置1d 594例,留置2~3d 1102例,留置5~7d 302例。发生静脉炎2例,血栓1例,脱管9例,外渗肿胀90例。

经卡方检验,两组留置时间的比较X2=19.836,两组发生并发症的比较X2=22.866,P值均小于0.01。具有高度显著性。

3 讨 论

3.1 影响小儿留置针留置效果的因素分析

3.1.1穿刺失败小儿留置针穿刺时往往会选择四肢静脉和头皮静脉,而小儿四肢活动度大,不易固定,故头皮静脉成为小儿留置针穿刺时的首选。患儿发热、脱水等病情危重时,头皮静脉往往不充盈,穿刺针进入血管时,可能会造成针尖损伤血管壁,随着液体的缓慢输注而慢慢出现渗漏、肿胀而导致穿刺失败。护理人员穿刺技术不熟练,进针后针头在皮下进退试探或反复穿刺,给患儿带来痛苦。

3.1.2 套管针移位或脱落患儿穿刺成功后固定成为留置成功的关键。如果固定方法不正确,再加上患儿哭闹后易出汗,导致胶布松脱,使输液部位呈无效固定状态,在小儿活动或发生轻微碰撞、牵拉时,针头被带出、移位,甚至脱落[1]。

3.1.3 无菌操作不严格,导致留置针周围皮肤红、肿、热、痛而拔针。

3.1.4 套管阻塞输液完毕以及由套管针处直接抽血做化验时,未及时推注肝素稀释抗凝液或生理盐水,造成血液凝固而阻塞血管。另外,推注的抗凝液量不足,导致血液回流而堵管,还有生理盐水不具有抗凝作用,应每4小时封管一次,超过时间,易导致血栓形成而堵管。

3.1.5 静脉炎的发生由于血管较细,针尖贴附于血管壁或损伤血管壁或因输入刺激性药物时间过长或浓度过高,冲管不彻底;使用免疫抑制剂,抵抗力低下的患儿,易发生机械性静脉炎、化学性静脉炎、细菌性静脉炎,穿刺局部静脉红、肿、热、痛。

3.1.6 药物因素方面药物浓度、pH值、渗透压对留置针的留置时间也有影响,特别是高浓度、高渗透压的液体进入静脉后,可直接作用于血管壁,引起血管收缩、痉挛,高渗透压的液体输入静脉时,血浆渗透压升高,组织渗透压即随之升高,血管内皮细胞脱水、变性,进而出现局部血小板聚集,并释放前列腺素E1和E2,静脉壁通透性增加,白细胞浸润并产生炎症改变[2]。

3.1.7 其它因素患儿哭闹触抓针头,更换衣物时不慎而致留置针脱出;患儿卧位不当,长时间压迫留置静脉针的肢体和头部,血液回流障碍,导致血液凝固而阻塞。

3.2 对策

3.2.1 加强技能培训,提高穿刺成功率对护理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使她们熟练掌握留置针穿刺技术,做到一针见血,减少患儿痛苦。首先,合理选择穿刺血管,一般由远心端到近心端选择粗直、弹性好、宜固定的血管作穿刺。已发生药物渗漏者,不可在此处远端再做穿刺,同一静脉尽量避免多次反复穿刺[3]。对失血失液过多,血管塌陷、回血慢或不回血的危重患者,采用留置针负压穿刺法,可提高静脉留置针回血率和一次穿刺成功率[4]。其次,根据所选血管的大小选择合适的留置针。再则,穿刺前先转动针芯360℃,避免针芯和套管粘连,造成针芯退出困难;穿刺时进针速度宜慢,见回血后再进针3~5mm,保证软管也进入静脉;穿刺成功后退出针芯时,速度不宜过快,用力不可过猛,以防套管针随针芯一起滑出血管外。

3.2.2 妥善固定,避免移位穿刺成功后妥善固定针头、避免针头滑脱或刺破血管是提高小儿留置针留置效果的关健。四肢输液者,留置针穿刺成功后用低敏的透明敷贴固定好,局部保持清洁干燥。视患儿年龄及合作程度,可另用小夹板或宽胶布妥善加固。头皮静脉穿刺者,因针头进入头皮血管部分较浅,加上头部毛发不易固定,可在固定针头后,另取一条长胶布将穿刺部位沿头围固定一圈,能有效防止因哭闹、出汗等原因致针头滑出血管或引起输液渗漏。

3.2.3 争取家属的配合穿刺前向家长做好解释工作,讲解留置针的目的、意义,取得信任。与家长共同制定合理保护留置针的最佳方案,注意看管,防止患儿不慎拔出留置针,避免碰撞,特别是穿脱衣物时,更应小心。

3.2.4 注意保护血管,防止并发症的发生输液过程中,护士应加强巡视,根据药物性能控制好输液速度,注意有无局部反应。输入刺激性强、高浓度、高渗性、粘稠性或强缩血管的药物及长时间持续大量输液的患儿多采用颈外静脉、贵要静脉、头静脉、大隐静脉等,必要时可选取2条以上静脉通路,交替使用,输完用等渗盐水冲管。严格无菌操作,了解药物的配伍禁忌及用药注意事项,加强营养支持,提高患儿免疫力,避免静脉炎的发生。

3.2.5掌握正确的封管技术封管液要足量,每次3~5ml,推注速度要慢,封管时边推边退针并慢慢拔出注射针头,使血管内压力和留置针内压力趋于平衡,封管液充满整个导管腔内,防止回血现象,避免堵管的发生。

3.2.6 留置期间密切观察护理人员要具有高度责任心,加强与患儿或家长的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分散患儿注意力,睡觉时不要压迫针头,必要时适当约束双手,防止抓脱。随时观察掌握患儿病情及留置针使用情况,发现渗漏、肿胀或堵管等及时拔针,保证留置针的使用效果。

总之,关于留置针的留置时间,目前尚无统一标准,美国输液护理学会将套管针的留置时间规定为3d,按照美国BD公司产品说明书的建议,留置时间为3~5d,最好不超过1周[5],而国内有文献报道,只要没有发生堵管和渗漏,留置7d是完全可以的[6]。我们认为留置时间太短增加穿刺痛苦,造成留置针资源浪费,增加患儿家庭经济负担,太长又会导致血栓及静脉炎的形成。所以我们通过小儿留置针留置效果的因素分析及对策的实施,使我院小儿留置针穿刺成功率大大提高,留置针留置时间延长,药物外渗肿胀、静脉炎等并发症明显减少,这样,既减轻了患儿的痛苦和家长的经济负担,又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节省了人力资源,有效缓解了护士因反复穿刺与家长所产生的冲突,从而提高了护理效果和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 花芸,刘小文,刘新文,等.小儿静脉输液渗漏的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及预防对策[J].护理学杂志,2006,21(23):30-31.

[2] 陶福芳.小儿静脉留置的临床使用[J].中华中西医杂志,2005,6(18):1730.

[3] 凌云,项志英.小儿静脉输液渗漏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护理与康复,2007,9(6):621-622.

[4] 唐裕丰.留置针负压穿刺法在静脉穿刺困难者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2010,1:80.

[5] 吴青蔓.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及护理[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2,19(3):216-217.

[6] 许燕,赵艳伟.头皮套管针的留置时间与其影响因素分析[J].实用护理杂志,1999,15(12):3.

上一篇:两种丙型肝炎抗体检测方法的结果比较 下一篇:自发性纵隔气肿23例的诊治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