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历史课堂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时间:2022-03-16 03:47:58

创设历史课堂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中学历史的课堂教学任务,主要是探究知识,培养能力,进行思想教育,但培养能力是关键、是核心。因为知识只有转化成能力才能在实际中应用,而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明辨是非、善恶、美丑,使学习历史做到“鉴往知来”“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这对培养现代化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一、创设问题情境,启发思维、突破难点

历史问题情境创设的策略是要激发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创设形式多样,因人而异的问题情境,并正确处理历史问题情境中的几种关系,真正促进学生由“学会”向“会学”的学习方式转变,把那些难以让学生理解又不易讲清的知识点弄懂。学生在教师的循循善诱之下,打开层层思维的锁链,获取理想的结果,似有一种“拨开乌云见青天”的感觉。

如在学习《西安事变》时,我就采用“引深法”逐步提出有一定深度的问题,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张学良一向对忠心耿耿,不断效犬马之劳,却为何要兵谏捕蒋?”“日本侵华步步紧逼,国难当头,为何不抗日却积极剿共?”“该不该杀?为什么?”“当时逼蒋抗日是否可能?为什么?”这样一步步引导学生处于当时历史情景中深入思索,对西安事变这一历史事件逐步加深和理解,并提供相关材料,鼓励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创造性地发现新问题,然后及时释疑。

又如在处理世界近代史《法兰西第一帝国的兴起》这节内容的难点“如何理解拿破仑对外战争两重性的特点”时,创设了这样的问题情境:在我们面前有四种人,第一种是法国波旁王朝的残余;第二种是法国的大资产阶级;第三种是法国普通人民;第四种是被占领地区的广大人民。学生进入情境,教师接着问:“这四种人对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分别持什么态度?”学生进行讨论,待学生回答后教师再指出:他们不同的态度正说明了拿破仑对外战争的两重性……这样就把一个模糊的问题明朗化了,学生的认识由感性阶段向理性阶段发展,这个教学难点也被突破了。

二、创设表演情境,挖掘潜力、培养能力

情境教学中的表演有两种:一是进入角色;二是扮演角色。由于学生自己进入角色或扮演角色,使历史角色不再是书本上的人物,而是自己或自己班中的同学,这样学生对历史角色必然产生亲切感,很自然地加深内心的体验。与此同时,学生的说话、观察、模仿、思维、想象、分析、理解等能力在不断开发,并且得到提高。

在课堂教学中,经常可以设计这样的表演情境:假如你是……你准备怎么办?让学生进入角色进入思维。在世界近代史《南北战争》一课中,为使学生理解《解放黑奴宣言》颁布的作用,我设计了这样一个表演情境:假如你是南方的一个黑奴,看到这个宣言后,你决定怎么办?当时,学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思维也相当活跃,有说决定立即逃跑、投奔北方的;有决定就地起义的;有决定不露声色留下来,等待时机一举摧毁南方奴隶主的势力的。学生们个个讲得有声有色,如此一来,教材上那句“极大地调动了广大黑奴的革命积极性”的描述,学生就理解得非常透彻了。

根据教材需要,教师还可让学生扮演某些历史角色,把某一段关键的历史情节表演给同学们看,以帮助他们理解教材。教师课前把表演任务布置下去,让学生作好准备。每当这时,学生总是积极响应,毛遂自荐扮演各类角色。为了扮演好每一个角色,使其更直观,同学们尽其所能,把这些角色演得活灵活现,令其他同学看到了一段活生生的历史,课堂效果自然很好,学生的各种能力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培养和提高。

三、创设语言情境,渲染气氛、陶冶情操

当教师讲述仁人志士献身祖国的英勇事迹,并且充满敬意时,学生也会情动而相随;当教师讲述某些奸雄与敌勾结、出卖民族利益,并且充满仇恨和蔑视时,学生也会对其产生憎恨。正所谓以情动情,师生感情达到共鸣的境地,这就是教育心理学上所说的情感的感染性。

如,讲述中国近代史上女革命家秋瑾时,教师满怀激情地说道:29岁那年,秋瑾离开了温暖安逸的家庭,离开了两个年幼的孩子,抛弃了舒适宁静的生活,毅然出洋留学,走上了民主革命的道路,为的是给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寻求一条出路……她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我们在她身上看到了一代女革命家为革命不懈奋斗的坚韧毅力和视死如归的英勇气概。此时学生的脸上都流露出凝重的神色,他们的内心深处迸发出对女革命家的钦佩的真实情感,教师用语言情境对学生进行情感培养已尽在不言中。

四、复现历史情境,激发兴趣,形成动机

教师可采用实物、图片、录像、投影等多种手段,使历史情境复现,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心理学上讲,刺激物的强度、新颖性能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无意注意在一定条件下又可转化为有意注意。让学生有了学习的动机,从而达到让学生主动学习的目的。

以《明朝对外关系》一课为例,教师进课堂时就向学生展示一幅画面以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随之提出问题:“你们有谁知道这幅图上的船是我国什么朝代的?这船与我国历史上哪位历史人物有关?”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形成学习的动机。结果,学生发言非常踊跃,听课也相当认真。再以《三大战役》为例,教师准备好一段有关“三大战役”的录像,上课过程中对学生说:“同学们一定很想看看当年战略决战时人民的磅礴气势,让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录像。”于是全班所有的眼睛都集中到了屏幕上……之后,所进行的课堂提问正确率就很高。

上一篇:基于教学情境创设的现代初中英语教学优化探析 下一篇:普通中学高三学生的厌学心理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