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阅读演练(二)

时间:2022-03-15 06:31:24

古诗词阅读演练(二)

巩固训练

一、阅读《采桑子》,回答问题。

采桑子

[宋]晏 殊

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

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

1.词中“好梦频惊”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阅读《晚春》,回答问题。

晚 春

[唐]韩 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注]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注释]杨花,诗中指柳絮。

1.这首诗歌在写作上有怎样的特点?

2.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阅读《行香子》,回答问题。

行香子

[宋]秦 观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远远围墙,隐隐茅堂。r青旗、流水桥旁。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1.请你分别总结上下阕写了什么内容。

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四、阅读《咏路》,回答问题。

咏 路

[宋]邹 浩

赤路①如龙蛇,不知几千丈。

出没山水间,一下复一上。

伊予独何为②,与之同俯仰?

[注释]①赤路:南方称“赤”,又多红土,广西多赤土,道路蜿蜒曲折。②伊予:即“予”,我。伊:语气助词,无义。何为:为何,为什么。

1.“赤路如龙蛇,不知几千丈。”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什么意思?

2.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五、对比阅读下面的两首诗,回答问题。

送人之松江

[宋]俞 桂

西风萧瑟入船窗,送客离愁酒满缸。

要记此时分袂[注]处,暮烟微雨过松江。

松江渡送人

[唐]许 浑

故国今何在,扁舟竟不归。

云移山漠漠,江阔树依依。

晚色千帆落,秋声一雁飞。

此时兼送客,凭槛欲沾衣。

[注释]袂:袖子。诗中“分袂”是分别的意思。

1.这两首诗歌的作者送别的季节《送人之松江》是 季;《松江渡送人》是 季。

2.这两首诗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拓展训练

六、阅读《塞下曲(其一)》,回答问题。

塞下曲(其一)

[唐]李 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1.请你赏析“宵眠抱玉鞍”中“抱”字的妙处。

2.全诗的主题是什么?诗中运用了什么手法突出这一主题?

七、阅读《菊》,回答问题。

[唐]郑 谷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1.这首咏菊诗用的是一种 手法。

2.结合全诗,请对“由来不羡瓦松高”一句进行简要赏析。

八、阅读《夜读兵书》,回答问题。

夜读兵书

[宋]陆 游

孤灯耿霜夕,穷山读兵书。

平生万里心,执戈王前驱。

战死士所有,耻复守妻孥。

成功亦邂逅,逆料政自疏。

陂泽号饥鸿,岁月欺贫儒。

叹息镜中面,安得长肤腴。

1.诗的开篇描绘了读兵书的时间和环境,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九、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

闻 雁

[唐]韦应物

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夜雨,高斋闻雁来。

寒 塘

[唐]赵 嘏

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

乡心正无限,一雁度南楼。

1.两首诗从体裁上看都属于 。这两首都是抒发 。

2.这两首诗为什么都写到雁?

十、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回答问题。

咏 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 柳

[宋]曾 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1.这两首诗歌的作者对柳的态度有什么不同?

2.这两首诗歌虽然写法不同,但都抓住了柳枝的特点展开联想,请分析两位作者各抓住了柳枝的什么特点,而由此联想到了什么?

十一、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回答问题。

[越调]天净沙 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越调]天净沙 江上

[元]张可久

蘼溲闫缴常依依孤鹜残霞,隔水疏林几家。小舟如画,渔歌唱入芦花。

1.这两首词表达的感情不同,马致远的词表达了 心情;张可久的词表达了

心情。

2.“枯藤老树昏鸦”与“依依孤鹜残霞”描绘的景象,其基调是否一致?为什么?

上一篇:“无悔的 ”半命题作文导写 下一篇:我想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