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提高学前专业幼儿的歌曲弹唱能力

时间:2022-03-15 04:23:16

浅析如何提高学前专业幼儿的歌曲弹唱能力

摘要:本文就如何提高学前专业幼儿的歌曲弹唱能力展开讨论,认为在提高弹唱能力的视野之下,当前学前教育专业还有着课堂教学存在变通、教学内容缺乏实用性和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三个问题,并针对这三个问题,提出了丰富教学形式、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重视学生的意义和价值三个解决方法。本文旨在通过有益的探索和讨论,为推动当前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做出有益的贡献。

关键词:学前教育 幼儿 歌曲弹唱 问题和解决

一、学前教育专业和学前音乐歌曲弹唱能力

1.学前专业

从我国当前的情况上看,学前教育专业是直接面向就业市场的,旨在为我国的学前教育一线提供幼师人才。从生源上看,学前教育主要以高职和中职教育为主,招收的学生以女生为主,生源的文化课功底相对浅薄。从学前教育的教学内容上看,学前教育专业主要面向教学一线的需要,传授学生包括歌曲弹唱在内的、在实践工作当中能够行之有效的专业技能。从学前教育专业本身的教学性质上看,学前教育专业主要是面向就业市场开展的一种教学活动,旨在向就业市场提供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劳动力。而在幼教实践当中,对于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来说,一个重要的中心和重点就是培养学生的歌曲弹唱能力,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和与人际交往的技能,而这两点统一于学生的歌曲弹唱能力。

2.歌曲弹唱能力

歌曲弹唱是一门专业性比较强的课程,在学前教育专业当中开展歌曲弹唱能力教学主要是针对以幼教为代表的一小部分学前教育专业来进行的。在学前教育专业阶段,对学生进行歌曲弹唱能力教学主要是为了帮助他们在进入工作岗位之后能够掌握更多的与小朋友交流的技能,帮助他们就业。分析这些学生进入工作岗位之后的工作特点可以发现,学生们所需要学习的歌曲弹唱能力知识相对比较浅显,主要是能够在实际的工作当中能对着小朋友弹奏一些比较简单的旋律,向学生传达简单的乐理知识即可,从这个角度上看,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存在着教程简单、实际应用性强两个特点。

二、当前学前教育专业中在提高学前歌曲弹唱能力方面教学出现的问题

为了提高学前小朋友的歌曲弹唱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歌曲弹唱能力是必须且有效的途径。分析当前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内容,主要有以下三个问题:

1.课堂教学缺乏变通

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进行歌曲弹唱能力教学,存在着课堂教学缺乏变通的问题。具体表现在,课堂的讲授过程当中,老师一味强调照本宣科,对学生的接受和反馈不重视。产生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我国的当前学前教育专业院校在架构上的疏漏导致的。对于绝大多数一线老师来说,评判他们工作业绩和最终收入水平的,是他们上课时间的长短,而不是他们教学质量的高低。这种缺乏反馈机制的课堂教学体制,导致当前相当一部分教师在一线的教学实践当中往往注重课堂教学时间的完成,而不重视在课堂上进行卓有成效的教学改革和创新,课堂教学缺乏变通,使得当前学生在课堂教学当中无法获得应有的乐趣,也就无法集中注意力来进行专业课程的学习。

随着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持续推进,学前教育专业院校在我国整个高等教育的体系构建当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在国家政策鼓励和市场对劳动力的巨大需求这两方面原因的共同作用之下,很多学前教育专业学校急剧扩张,造成了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师资力量不足,使得学校在调配老师的问题上疲于奔命,常常将非歌曲弹唱能力专业的老师安排在歌曲弹唱能力教育的岗位上,而这些老师为了应付学校交予的任务,无奈之下,只好选择以僵化的理论知识传达代替实践的讲授,这是导致当前学前教育专业院校在歌曲弹唱能力教学当中课堂教育僵化的主要原因。

2.教学内容缺少实用性

教学内容缺少实用性是在提高学前歌曲弹唱能力事业上,培养学前教育学生过程当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在以往的教学经验当中,老师往往重视学生的理论知识的讲授而不对学生的实践能力作出相关的规定。上面提到,学前教育专业院校对学生所进行的教育教学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歌曲弹唱能力,歌曲弹唱能力教育也不外如是,但由于主客观原因的共同作用,当前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的教学重点主要集中在对学生理论知识的传达,并且对于学生的考察也相对僵化,无法服务于以后学生走向工作岗位中的需要。从学前教育专业本身最终的服务目的上看,这种无法服务于实践的教学是无效的,无法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成长,也就无法培养学生的歌曲弹唱能力。应该认识到,针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弹唱能力的培养,应该基于教学的实用性来展开,而一旦缺乏这种理念就会使得传授者在教学实践当中事倍功半,不能取得预期的教学成果。

3.忽视学生的教学地位

受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生源质量的影响,当前我国学前教育专业学校采取的管理方法往往是军事性的、封闭型的,对老师和学生的要求往往比较严格,对于学生和老师的作息时间和上课时间也往往有着准确严格的界定。所以在这样的体制之下,很多从事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的老师,往往生活在学校密集的排课和紧张的上课时间要求的双重压力之下,导致传授者在课堂教学当中更注意教学时间的完成而不注重学生的意义和价值,这种本末倒置的行为,事实上违反了学前教育专业的初衷。培养学生的歌曲弹唱能力,帮助学生就业这一中心思想和目标所开展的教学活动非常少。分析当前学前教育专业院校学生的生源情况可以得知,这些学生或是来自于乡镇地区,或是家庭的教育环境和经济环境相对较差,这些学生在以往的时间当中一般都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歌曲弹唱能力训练和教学,也缺乏掌握歌曲弹唱能力乐理基础知识的有关机会,对于这部分学生来说,掌握基础的歌曲弹唱能力知识和弹琴技能只有通过课堂,而课堂一旦无法为他们提供这些知识,学生们在今后的就业当中将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三、针对以上问题的解决路径

1.丰富教学形式

丰富教学形式,是针对当前学前教育学前歌曲弹唱能力提高当中出现问题的一个具体解决方法。而对于在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当中培养学生歌曲弹唱能力过程当中出现的课堂讲授过于僵化的问题,则应该考虑在学前教育专业院校的歌曲弹唱能力课堂教学当中引入多种教学方式。例如,可以设置歌曲弹唱能力知识学习竞赛的环节,让学生们在课堂上和课堂外,广泛地开展与歌曲弹唱能力学习有关的相关竞赛活动,在同学当中形成一个赶超比拼的氛围,让学生们能够自觉主动地去接触歌曲弹唱能力的相关知识。竞争机制的引入是适应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的一个有效举措。在我国当前的教育体制之下,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一般的年龄相对较小,由于一直处于学校教育的环境当中,学生们还多以未成年人的思维看待问题,争强好胜的心理也会比较强,针对这一特点引入竞争机制,可以让学生从心理上认同歌曲弹唱能力知识的学习,并且能够克服老师缺乏的局限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2.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

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能够帮助学生在进入工作岗位之后,迅速适应工作角色,尽快适应学校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针,尽早为提高学前歌曲弹唱能力做出有益的贡献。在当前学前教育专业院校歌曲弹唱能力教学中,对于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缺失的问题,当前应该着重强调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来提高学生的歌曲弹唱能力,进而助力学生在毕业之后的求职就业工作。例如,在具体操作上,在课堂教学当中应该着力摒弃过多的理论传达,而将更多的精力从这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方面。在学前教育专业学习的期间,应该至少教会学生弹奏20首以上的曲子,在曲目的选择上,应该考虑学生在毕业之后进入幼师工作的实际需要,同时要将学生本身的音乐基础考虑在内,遴选出一部分相对简单的儿童歌曲来教会学生演奏,这样做一方面能够快速地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既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深刻的感悟歌曲弹唱能力和音乐的本质,同时还能够极大地缩短时间,尽快帮助学生成才。

3.重视学生的意义和价值

学前专业的学生作为学习歌曲弹唱的主体,同时也是教会学前歌曲弹唱的桥梁和纽带,因此,在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当中应该重视学生的体验和感受,传授者应该认识到,在学前教育专业院校当中开展的歌曲弹唱能力课教学最终针对的是学生,课堂教学的内容最终服务的也是学生毕业和就业。所以在学前教育专业院校歌曲弹唱能力课的开展过程当中,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例如,学校可以考虑建立一个周密的课堂反馈机制,让学生作为评价的主体,老师每节课的课堂表现进行一个公允的评判,而学生与老师之间或许存在不同意见,学校在治理相关规章制度的时候应该将这一情况考虑在内,这个制度的制定不偏颇于师生的任何一方,故能反映出学生的真实意愿。课堂反馈机制建立之后学校应该全面精密客观地分析学生所反映的问题,并与老师共同探讨,找出解决的意见和方法。

在这一过程当中,学生通过与学校和老师的交流,更加树立了主体意识和自我意识,对于其健全人格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同时,这种主人翁的思想又能够化成一种动力,激励学生更加认真的去进行歌曲弹唱能力课的学习。

四、结语

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进行有效率的歌曲弹唱能力教学,并在教学过程当中提高学生的歌曲弹唱能力,是高校体制改革的背景之下学前教育专业的应有之义。学校和老师都应该围绕培养学生歌曲弹唱能力这一中心目标,想方设法调整和改革当前学前教育专业院校歌曲弹唱能力教育的弊端,为推动歌曲弹唱能力教育的普及做出有益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马梅.课堂教学管理的心理学研究[J].教育与就业,2015,(02).

[2]孔行.学前教育专业课堂教学管理探讨[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4,(03).

[3]谢家成.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音乐创新能力的培养所需要注意的问题[J].哈尔滨师范大学学报,2014,(03).

[4]崔梅.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音乐创新能力的培养的几个应用途径[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1).

上一篇:基于合作学习视角的初中生物教学实践探索 下一篇:“一路一带”战略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