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前劳务派遣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时间:2022-03-14 08:10:50

浅谈当前劳务派遣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 劳务派遣是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劳务派遣在企业用工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高。但其中存在许多问题。应严格遵守劳动合同法使用派遣人员,提高中介设立门坎并加大劳务派遣工作力度。

[关键词] 劳务派遣;人力资源

[中图分类号] F24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283(2012)09-0072-02

一、劳务派遣涉及的三方关系

第一方关系是指劳务中介业者根据企业用人的需求,与企业签订劳务派遣合约,因此劳务中介业者有提供劳动力给企业的义务和请求企业支付报酬的权利。第二方关系是劳务中介业者与被派遣劳动者之间签订劳动合同,被派遣劳动者需接受劳务中介业者指派到企业提供劳务的义务。第三方关系是企业与被派遣劳动者的实际劳动关系,虽然企业与被派遣劳动者没有直接合约上的关系,但相对于劳务中介业者与企业双方应当对被派遣劳动者承担相应的义务,以下是劳动合同法中规定的劳务派遣三方关系应遵循的原则:

(一)劳务中介业者应当承担“用人单位”的责任

劳动合同法第五十八条确定了劳务中介业者的法律地位。劳务中介业者应根据国家有关法律的规定,履行相应的法律义务,因此劳务中介业者必须承担与被派遣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以及告知企业用人劳动标准等义务。根据2008年1月1日施行的劳动合同法第二章及第五章第二节相关条文规定,劳务中介业者应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支付劳动报酬,试用期规定及保密与竞业条款,在无工作期间应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工资等。

(二)用工企业应当承担的相关义务

企业是劳动成果的最终受益者。企业与劳务中介业者签订劳务派遣协议并取得劳动力给付的请求权,企业拥有对劳动提供过程的管理权及承受最后劳动成果。由于劳动事实发生在企业与被派遣劳动者之间,因此企业应当履行劳动合同法中相关的义务,如劳动合同法第六十二条规定执行国家劳动标准,提供相应劳动保护,告知被派遣劳动者企业的工作要求及报酬,支付加班费、奖金、福利,保证同工同酬、企业提供岗位培训等。

(三)被派遣劳动者依法享有的权利

劳动合同法中对被派遣劳动者规定了一些权利,如劳动合同法第五十八条规定被派遣劳动者在无工作期间仍可获得最低工资给付保障;第六十条规定劳务中介业者不得克扣被派遣劳动者劳动报酬、也不得向被派遣劳动者收取费用;第六十三条规定被派遣劳动者享有与企业劳动者同工同酬的权利;第六十四条规定保障依法参加或组织工会的权利等。

二、当前劳务派遣中存在的问题

(一)劳务派遣范围受限

劳动合同法第六十六条规定,劳务派遣只能在临时性、辅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实施。 劳动合同法中所谓辅,是指企业非主营业务的工作岗位;所谓替代性是指正式员工因临时原因离开无法继续工作时,才可由劳务中介公司派遣劳动力替代;临时性是指劳务派遣期间不得超过半年。在实务上劳务派遣员工已与一般正式员工无异,成为主要的用工渠道,许多企业用工都违背三性原则,这与劳动合同法立法精神相违背。

(二)派遣机构设立门坎过低

劳动合同法第五十七条规定,劳务中介业者应当依照公司法的相关规定设立,注册资本不得少于50万元人民币。在劳动合同法中仅规定设立资本额,但却忽略其他方面资质,如规范公司制度等,因此在实际运作中,有些劳务中介业者虽然达到了劳动合同法所规定的设立条件,但其规模化、专业化程度较低,很多采取不正当竞争手段,甚至通过拐、骗、哄手段欺骗劳工获取暴利,压榨劳工血汗钱,极易引起民事及刑事纠纷,衍生出社会不安因素。

(三)被派遣人员法律意识淡薄

在被派遣人员中普遍存在知识水平较低、法律观念淡薄、自身权益受损却常常求助无门等情况。此外同工不同酬、不同保障待遇问题也层出不穷,被派遣劳动者参与工会及维护自身权益的渠道较少,甚至有一些被派遣劳动者因没有归属感,心理压抑却缺乏疏导而引发个人及家庭悲剧。因此现行劳务派遣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不能有效保障被派遣劳动者的权益,也给企业招工制度带来不良的影响。

三、解决劳务派遣问题的对策建议

由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尚处于转型期,加上国土广袤,城乡差别大,制定一套适应全国的劳动法令还很困难。随着劳务派遣市场不断扩大,一些衍生出来的问题也在困扰着劳务中介业者、企业与被派遣劳动者。虽然劳动合同法的出台使这一问题得到了缓解,但对劳务派遣三方保障仍不完备。针对上诉问题应从以下三方面加以解决:

(一)严格遵守劳动合同法使用派遣人员

企业应遵守劳动合同法规定,只在临时性、辅及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使用被派遣劳动者。然而随着劳务派遣的迅猛发展,部分企业超越法定工作范围,在一般性工作岗位上长期使用被派遣劳动者。为严格限制劳务派遣用工,目前在劳动合同法修正案(草案)条文中已明确界定三性:临时性是指用工单位的工作岗位存续时间不超过六个月;辅是指用工单位的工作岗位为主营业务岗位提供服务;替代性是指用工单位的职工因脱产学习、休假等原因在该工作岗位上无法工作的一定期间内,才可以由被派遣劳动者替代工作。

(二)提高劳务中介业者准入门坎

在劳动合同法实施以后,劳务中介行业迅猛发展,有一些劳务中介业者经营不规范、缺乏职业道德,侵害了被派遣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这些都源于劳务中介业进入门坎低,承担责任能力不足,致使被派遣劳动者权益被侵害后,常常维权困难。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初次审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修正案(草案)》,草案中将现行劳动合同法第五十七条规定注册资本要求不得少于人民币50万元提高到不得少于人民币100万元,且增加了经营劳务派遣业务应当向劳动行政部门依法办理行政许可,并对取得许可的条件作了具体的规定。

(三)加大派遣行为的监管力度

作为一种新的用工形式,劳务派遣在运行过程中暴露出一些缺陷,政府部门应当及时加以监管并规范其行为。尤其是对于未取得营业许可擅自进行劳务派遣业务的,应由劳动行政部门依法加以严格取缔并没收其违法所得。对劳务中介业者及企业用工有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的应加以处罚,加大行政监察力度,增加处罚额度,使劳务派遣能导入正轨,促进劳动力市场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起草小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释义[M]中国市场出版社,2007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修正案(草案)

[3]宋群英关于劳务派遣相关法律问题的思考[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7(2)

[4]林嘉劳动合同法热点问题讲座[M]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

上一篇: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体制研究 下一篇:我国版权贸易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