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性谷胱肝肽治疗肝硬化45例疗效观察

时间:2022-03-14 10:37:32

【关键词】肝硬化 还原性谷胱肝肽 治疗

【中图分类号】R5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3-0115-01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进行性、弥慢性肝病,由一种或几种病因长期或反复发作引起。临床上有多系统受累,以肝功能损害和门静脉高压为主要表现,晚期常出现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继发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常见的死因为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等。发病高峰年龄在35~48岁,男女比例约为3.6:1~8:1。我院于2009年~2012年应用还原性谷胱肝肽治疗活动性肝硬化45例,取得较好临床效果,现据临床资料总结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病例选择:2008年~2011年住院病例86例,依据2006年版《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全部符合活动性肝硬化改变,其中治疗组45例,对照组41例,治疗前两组在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方面均具可比性(P>0.05)。

1.2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综合疗法,包括使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支链氨基酸,血液制品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在综合疗法的基础上加用还原性谷胱肝肽1200mg加入100ml生理盐水中静滴,1次/日,30天一疗程,可用1~3个疗程。

1.3观察项目

1.3.1治疗前,疗程结束后症状体征的改变。

1.3.2谷丙转氨酶(ALT),血清蛋白质(SB),血清白蛋白,凝血酶原活动度(PTA)。

1.3.3药物不良反应。

1.4疗效判断标准。显效:疗程结束后,自觉症状基本消失,腹水,黄疸消退,血清SB及ACT接近正常,PTA明显升高者。有效:自觉症状明显改善,黄疸下降,腹水减少,SB及ACT明显下降,PTA有升高者。无效:症状及实验室指标无改善。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和卡方检验。

2 结果

2.1两组疗程结束后有效率的比较(表1)

2.2 两组血清ALT变化(表2)

2.3 两组血清SB变化(表3)

2.4两组血清白蛋白变化(表4)

2.5两组凝血酶原活动度变化(表5)

2.6 药物不良反应

所有病例均未见不良反应。

3 讨论

肝硬化在我国比较多发,其根本治疗措施为肝移植,但许多病人因种种原因无法行移植手术。肝硬化患者病情呈缓慢进展,治疗效果差,主要是针对并发症进行治疗。肝硬化患者宜定期门诊进行复查肝功、肝彩超、肝CT、AFP监测等。肝硬化患者的预后取决于病人的营养状况、有无腹水、有无肝性脑病、血清胆红素和白蛋白水平以及凝血酶原时间。还与病因、年龄和性别有关。一般说来,病毒性肝炎引起的肝硬化预后较差;年龄大者,男性预后较差。Child-Pugh分级在C级的病人预后较差。如出现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合并消化道大出血、严重感染等则病情危重,预后极差。

还原性谷胱肝肽具有抗自由基,保护细胞膜及细胞内含巯基酶的活性,防止体内重要蛋白质变性,减少细胞DNA损伤和突变,促进蛋白质合成,参与转甲基,转丙氨基反应,维持肝细胞正常功能,参与胆红素代谢,促进胆酸代谢,减轻出血倾向的作用。本研究结果表明,综合疗法加还原性谷胱肝肽治疗活动性肝硬化有较好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0.0%,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

参考文献

[1]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第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004-2006.

[2] 陈红艳,朱红辉,胡光振.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甘草酸二铵治疗抗结核药物所致的肝损害.临床肝胆病杂志,2008.

[3] 梁扩寰.肝脏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736.

[4] 程蕴林.还原型谷胱甘肽的临床应用.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1998,17(4):227-228.

上一篇:婴幼儿上呼吸道感染体温变化时心肌酶谱检测的... 下一篇:左旋甲状腺素对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