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内容的实证研究

时间:2022-03-14 05:52:17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内容的实证研究

摘要:为考查高中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到底“教了什么”,本文构建了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内容分析框架,运用该框架对人教版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三十三个课堂实录进行分析,发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普遍存在重学生陈述性知识的积累而轻程序性知识的传授、重学生外部言语操作技能的训练而轻内隐的言语心智技能训练、重学生文学常识的积累而轻学生审美情趣培养的倾向。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教学内容;实证研究

一、研究的缘起

自20世纪80年代对语文教学模式、教学艺术的观摩和深入研究,研究者开始关注语文教学内容,对语文教学内容的滞后、陈旧和混乱制约着语文教学改革这一观点逐渐达成共识。作为整个语文教学的基础和主体的阅读教学,是帮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形成语文技能、提升人文素质的重要途径。语文阅读教学内容的合理性、科学性、有序性是语文教学成功的关键。阅读教学是师生双方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中与文本的对话过程。[2]在阅读教学实践中,能成为教学内容并发挥作用的,是经过教师有意识选择和创生的,服务于知识、技能和态度等教学目标的那些内容。语文教师对语文阅读教学内容的把握和处理制约着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但语文课程目标的相对模糊性、语文阅读教学以“文选”为对象的综合性特征导致了教师对阅读教学内容预设与生成的茫然和随意。这种茫然与随意究竟一线语文教师在课堂中呈现出哪些内容,其合理性如何,能在多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为此,本文运用课堂观察的方法,以课堂实录为研究样本,对人教版高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内容“教了什么”进行初步研究,以期能为语文阅读教学提供一些反思与启示。

二、研究方法

(一)课堂观察分析框架

本研究从知识、技能与文学素质三个大的维度建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课堂观察分析框架。

1.知识

现代认知心理学根据知识的不同表述形式可将知识可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又称描述性知识,主要指言语信息方面的知识,反映事物的形态、内容变化发展的原因,用于回答事物“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是学生学习各门课程的基础,一般可通过记忆获得。程序性知识也叫操作性知识,主要反映的是活动的具体过程和操作步骤,用来解决学习者“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直接指导技能的练习和形成。

考虑到语文阅读教学以言语作品为教学对象的特点,本观察表将语文知识划分为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将有关文字、语音、语汇、语法知识等的社会语言规律、作者的语言特色、写作手法、个人文风等作者的言语经验及有关于文本文体、主题、所创造的文学意境、文学意象、人物形象等文本言语内容纳入陈述性知识这一框架;将有关于言语的听解、阅读、说话、写作与书写等规则和认知策略纳入程序性知识这一框架。其分析框架如下:

语文知识教学内容

陈述性知识(是什么,为什么) 程序性知识(做什么,如何做)

社会语言规律(文字、语音、语汇、语法等知识) 作者言语经验(语言特色、写作手法、个人文风等) 文本言语内容

(文体、主题、人物形象、文学意境、文学意象等) (听解、阅读、说话、作文与书写规则及认知策略)

2.技能

心理学认为技能是个体经过学习而获得的使某种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动作方式。按照动作的不同性质和表现方式,技能可分为外显的操作技能和内隐的心智技能两种。借用韩雪屏教授的观点,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言语操作技能的训练主要是在解读文本时进行的听说读写等外显的语文活动,言语心智技能训练则主要是在与文本对话中引导学生进行抽象与概括、联想与想象、比较与分类、分解与组装、删繁与提要等内隐的思维活动。[6] 其分析框架如下:

语文技能训练内容

外部言语操作技能 内隐心智操作技能

写字、朗读、念诵、说讲、默读、速读、倾听、作文等表达运用练习 抽象与概括、联想与想象、比较与分类、分解与组装、删繁与提要等思维活动

3.文化素质

语言文化素质指人们在语言文化方面具有的较为稳定的、内在的基本品质,这种品质的培养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可从丰富学生的文学常识积累、渗透相关学科知识、端正学生的人生态度、树立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等方面来进行。其分析框架如下:

文化素质培养内容

文学常识 相关学科知识 道德情操和人生态度 审美情趣

讨论阅读教学的实践问题,其实就是探测和分析上述三个方面的实际教学内容,并以期改进。 (二) 样本选取

本研究在建构课堂观察分析框架后,通过互联网获取的人教版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课堂实录为样本。为确保研究样本的代表性与可行性,笔者参照人教版高中语文“阅读与鉴赏”部分课文目录进行定篇搜索,获取高中语文文学作品阅读教学视频33个,其中包括不同教师执教同一课的课堂实录视频。所选取的课文包括1篇话剧、11篇散文,3篇小说,7首诗歌,4首词,。

二、结果分析

(一) 阅读教学内容整体概况

在对上述三十三个课堂实录的观察统计后,笔者从当前高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呈现的内容概况发现:

1.三十三个课堂实录总共呈现语文“教学内容”588个,.平均每课教学内容为17.8个,每2.24分钟可教学一个“内容”;

2.三十三个课堂实录呈现的教学内容中,语文知识内容总数为289个,占教学内容总数的49.1%, 平均每堂课教学8.76个;语文技能内容总数为193个,占教学内容总数的32.8%, 平均每堂课训练5.8个;涉及语言文化素质的内容总数为106个,占教学内容总数的18.1%, 平均每堂课教学3.2个。

3.三十三个课堂实录呈现的教学内容中,陈述性知识内容为218个,占教学内容总数的37.1%,占比最大;外部言语操作技能训练内容为147个,占教学内容总数的25%,占比次之;涉及学生道德情操和人生态度内容只有3个,占教学内容总数的0.5%,占比最小。

上一篇:浅谈课堂教学评估 下一篇:打造高效课堂,彰显教学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