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课堂中的教师话语分析

时间:2022-03-14 02:37:47

英语课堂中的教师话语分析

【摘要】 教师话语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既是主要的语言输入,也是主要的教学媒介。本文分析了英语课堂中教师话语的现状,进而提出了提高教师课堂话语的策略,以改善课堂教师话语的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更有利于学习者的语言习得。

【关键词】教师话语 英语课堂 语言教学

一、引言

课堂是教师和学生语言交流的主要场所,是教师控制学生情感因素、协调学生、学习行为,使学生获得主要语言输入的地方。在英语课堂上,教师课堂语言是学生获得可理解的语言输入的一个重要来源。教师课堂语言直接影响学习者学习语言的效果,研究教师语言有助于了解学生掌握语言的条件,认识具有积极作用的课堂行为,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二、教师话语的概念和功能

教师话语是指课堂上教师对本族语为目的语的学生的讲课用语。一方面,教师话语具有目的语使用的示范作用,另一方面,也是学生语言输入的重要途径。无论采用何种教学方法,如何组织课堂活动,教学内容是什么,教师话语的运用贯穿了整个教学过程。教师话语对课堂教学的组织及学生的语言习得二者都至为关键,这不仅因为教学内容只用通过完美的教师话语的组织与传授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而且因为它本身还起到目的语使用的示范作用。教师话语在组织课堂教学和语言习得过程中具有双重功能,为学习第二语言提供两个前提条件:其一,作为简化后的目的语,向学习者提供可理解输入;其二,作为一种管理、组织和指导课堂活动的媒介,使学习者更好地利用课堂。由于教师话语的优劣对语言教学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师话语的数量和质量会影响甚至决定课堂教学的成败。

三、我国英语课堂中教师话语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的英语教学中,教师话语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教师话语在课堂的使用上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一下以及方面:

(一)目前,不少英语教学课堂主要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法,教师占据了课堂的主导位置,学生只是消极被动地接受来自教师的大量信息。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和发表见解的机会很少,教师和学生之间缺少语言交流,这种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缺乏真正意义上的交际,学习者所获得得可理解输入较少,不利于语言习得。

(二)教师的话语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教师的话语构成相对简单,提问不合理,有些老师缺乏相应的语用学知识,这都是目前国内英语教学中教师所存在的问题。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模式中,虽然教师话语占用了大部分时间,但是其话语构成相对简单而有规律,主要就是讲解单词、短语、句子、语法和翻译。课堂上教师所涉及到的问题可以分为两大类:展示性(display question)提问和参考性问题(reference question) 。展示性问题是指提问者已知道答案的问题,而参考性问题指提问者并不知道答案的问题。在国内的英语教学课堂上,教师提出展示行为问题时,只是进行语言练习,围绕着所讲授的语法项目、词汇和课文内容提问。教师使用展示性问题远远多于参考性问题。从这个角度而言,国内的课堂缺乏真正意义上的交际,学习者获得的可理解语言输入较少,并不利于培养创造性思维和交际能力。

(三)教师话语中存在的另一个问题就是教师对学习者的课堂表现所作出的反馈。反馈包括积极反馈(positive feedback)和消极反馈(negative feedback)。在国内的英语课堂中,教师对学习者的纠正并不严谨,教师对何时纠正,如何纠错考虑的不够,往往出现时机和方法都不当的情况,甚至会打击学习者的课堂参与积极性。

四、提高英语课堂中教师话语的策略

(一)改变教师在外语课堂中的角色。教师要有现代教育理念和理解语言学习特点及教学法,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既注意语言知识又注重语言应用的教学模式。

(二)提高教师的话语质量。提高教师的英语口语水平和语言能力,提高综合素质;掌握适当的提问技巧;调整、充实和提高学科知识结构或跨学科知识。英语课堂上,教师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尽可能将话语调整到学习者的现有水平或略高于现有水平,尽量使学生获得可理解的教师话语输入。一方面,教师要提高自己的口语水平、表达能力和交际技巧,注意话语内容的信息效度,为学习者提供准确、流利的语言输入。另一方面,教师要全面掌握和了解学生的词汇量、语法知识和听说能力等实际情况,因人施教,选择恰当合适的教师话语。

(三)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及时对学习者作出恰当的反馈。这是教师话语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大量研究表明积极地反馈比消极的反馈更有助于改进学习者的行为。学生并不希望教师经常纠正他们的错误,他们更希望得到的是教师的赞扬和点评。恰当的反馈可以增强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激发他们参与课堂互动的欲望。教师应该从学习者习得语言的心理特点出发,对错误做出判断。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和策略。对于口语中出现的语音错误,如果不影响交际,可以不必纠正,或者采取用同伴纠错或自我纠错的办法。在此基础上,逐步培养他们自觉修正自己错误的能力。

(四)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创造宽松的环境使学生享受参与乐趣。要促进教学效果,教师应当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内驱力和自信心,使学生轻松开口说英语。为此,教师可以预先布置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在其熟悉材料的背景下,激发其参与的兴趣和欲望。同时教师注意体现热情、礼貌或者幽默的对话原则,同时展开小组活动,激发学习者用语言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愿望,激发他们参与课堂教学。

五、结语

由于高中生思维相对敏捷、活跃,自我概念强,追求成功的体验,因此在识记陈述性知识后,要尽可能多地提参考性问题,激发他们说英语的欲望,以提高学生语言输出的质量。教师可以适当地通过自我重复来强调指令或语言知识点,以引起学生的注意,提高输入语言的可理解性和正确性;通过重复学生的话语表示肯定学生的回答或与学生进行意义磋商,让学生意识到语言错误,从而使学生自觉自我重复,解决课堂交互活动中的语言障碍,降低学生的心理焦虑,便于学得英语。教师话语对于学习者的英语学习及其重要。教师话语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学习者习得第二语言的效果和质量。外语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外语水平,掌握提问技巧,重视语言的质量,充分发挥教师话语在学习者习得第二语言过程中的作用,积极推动和促进外语教学水平和质量的整体提升。

上一篇:浅谈如何更好地开展语文教学 下一篇:如何走出初中数学教学质量差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