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高中数学平稳过渡的探究

时间:2022-03-14 12:12:40

对初高中数学平稳过渡的探究

【摘要】高一是整个高中数学学习的一个关键时期。许多初中数学成绩的佼佼者,进入高中后,数学成绩不理想,数学学习屡受挫折,对学生的心理产生巨大的创伤,加上这些学生不了解高中数学的特点,学不得法,从而造成学习成绩的整体滑坡,甚至产生对高中数学学习的恐惧感。随着数学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行,初高中数学的过渡问题已被广大中学数学教师所谈论,并引起了数学教育者的关注。为此,加强初高中数学学习过渡的探索、研究,切实帮助学生适应高中数学学习,找到适合于他们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自信心,激发学习兴趣,使他们在数学学习中学得轻松,学得快乐,学得有效果,高考中能获得理想的成绩具有鲜明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初高中数学 平稳过渡 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1-0148-01

很多进入高一的学生深感困惑,在初中阶段很容易就能在数学上取得较好成绩的他们,进了高中竟发现数学学科并非初中时那样简单,从而影响了他们对数学学习的信心和兴趣。学习高中数学有困难的新高一学生应怎样顺利度过适应期呢?成功的初高中数学教学过渡无疑将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改进和完善学生学习方法,使高一学生逐步适应高中数学教学,顺利渡过“困难期”。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成绩,防止学生数学成绩滑坡,从总体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让他们在高中数学学习中仍然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一、存在的问题

(1)教材难度的提高

高中数学课程是义务教育后普通高级中学的一门主要课程,比较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要求学生在学习数学和运用数学解决问题时,不断地经历直观感知、观察发现、归纳类比、空间想象、抽象概括、符号表示、运算求解、数据处理、演绎证明、反思与建构等思维过程。目标要求既包括知识与技能,也包括过程与方法,还包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高一数学一开始便触及集合语言、函数模型、空间立体图形、坐标法、文字符号图形语言的转换,相对初中数学而言,抽象程度高,逻辑推理强,知识难度大,而初中数学在运算能力、推理能力等方面要求都不是很高,也就难怪学生感到难学,认为数学神秘莫测,有些章节如听天书,从而产生畏惧感。

(2)课程内容的增加

高中数学内容相对于初中数学内容更抽象,更注重逻辑性和理论分析、更多是研究变量,对计算能力也要求较高。由于近几年教材内容的调整,虽然初高中教材都降低了难度,但相比之下,初中教材的难度降低的幅度大,而高中由于受高考的限制,教师都不敢降低难度,造成了高中数学实际难度没有降低。

(3)教师教法的改变

在初中,教师讲的细,类型归纳得全,练的熟,考试时,学生只要记准概念、公式及教师所讲例题类型,一般均可对号入座取得好成绩。因此,学生习惯于围着教师转,不注重独立思考和对规律的归纳总结。到高中,由于内容多时间少,教师不可能把知识应用形式和题型讲全讲细,只能选讲一些具有典型性的题目,以落实“三基”培养能力。高中的数学教师除了基础知识的讲解外,更注重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的培养。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作用。

面对以上几大问题,有的学生感到困惑,有的学生开始畏惧,如何帮助他们尽快适应以上变化,将直接影响他们学习效率、学习成绩的提高。其实,针对高中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认知结构,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使他们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顺利完成初中数学与高中数学的平稳过渡:

二、解决措施

(1)从心理上做好初高中学生的过渡。

教师应多细心观察学生,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别差异,加大情感投入,发掘学生的闪光点,多督促、多落实、多表扬、多鼓励,尤其是数学差的学生,更应该去了解他们,帮助他们查找原因,教会他们学好数学的方法,及时肯定他们学习上的进步,帮他们坚定好学习英语的自信心,消除恐惧感,从心理上得到平稳过渡。

(2)师生互动交流。

学习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法和学法是相互的。让学生了解高中数学的特点,明确高中数学的学习方法,端正学习的态度。高中数学教学要把对学生加强学法指导作为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3)要求学生端正学习态度。

教师也要根据学生实际随时调节教学方法。应有适应学生现有学习方法的课堂教学,以后再逐步调整,平稳完成初高中过渡。并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不同的授课方式。

(4)寓教于情。

刚步入高一学习的新生,对过去的同学、老师总有一股留恋之情,如何使他们自觉接受新老师的教育,情感的因素十分重要,人们常说“亲其师,方能信其道”。

(5)师生加强交流。

教师多种形式听取学生对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以利于老师教学方法的改进。使学生感到你既是长者,又是他学习的同行人。

(6)调动学习积极性加强方法训练。

教师应加强化归思想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联想转化能力。把一个复杂陌生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熟知的问题加以解决,这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这种方法在数学中应用十分广泛。

(7)重视知识归纳,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合理的知识结构,有助于思维由单维向多维发展,形成网络。在教学中不仅要指导学生掌握好各章节的基础知识,还要让学生学会归纳、整理,真正做到“由薄到厚”又“由厚到薄”。

(8)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好的学习习惯有:勤学好问习惯、上课专心听讲习惯、作笔记的习惯、及时复习的习惯、独立完成作业、书写规范工整的习惯等。只有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度过这个阶段。对于听课,应指导学生正确处理好“听”“思”“记”的关系。

重视培养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总结的良好习惯,提高学习的自觉性。高中数学概括性强,题目灵活多变,只靠课上听懂是不够的,需要课后进行认真消化,认真总结归纳。这就要求学生应具备善于自我反思和自我总结的能力。为此,我们在教学中,抓住时机积极培养。在高一年级开始,可选择适当内容在课内自学。教师根据教材内容拟定自学提纲——基本内容的归纳、公式定理的推导证明、数学中研究问题的思维方法等。学生自学后由教师进行归纳总结,并给以自学方法的指导,以后逐步放手让学生自拟提纲自学,并向学生提出预习及进行章节小结的要求。

总而言之,搞好初高中数学过渡问题对学生学好高中数学是非常重要的。高一数学是高中学习一个艰苦的磨炼,经过了这个阶段的砺炼,就会打开高中数学的学习思维,前面的道路就会豁然开朗,只要同学们增强信心,再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付出的努力一定会有回报。只有多分析、多总结、多研究,才能够顺利地完成初高中数学学习的平稳过渡,从而为学生今后数学学习取得巨大进步打下坚实基础,为学生可持续性发展提供有力地保障,真正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上一篇:浅谈中职艺术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 下一篇: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