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课堂有效导入的实施策略

时间:2022-06-08 08:48:03

信息技术课堂有效导入的实施策略

【摘要】对于一节课来说,一个好的导入就是课堂成功有效的前提。导入作为课堂的第一个环节,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本文笔者论述了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有效导入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一些有效导入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信息技术 课堂导入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1-0135-01

前言

课堂的有效导入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对于高中的信息技术课堂来说,有效的课堂导入就是一首乐曲的前奏,能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能促使学生启动思维,投入学习。笔者在教学中对此也有所体会,因此,不揣浅陋,提出一些肤浅的认识,以请教大方之家。

一、有效课堂导入的教学价值

在高中的信息技术教学中,我们很多老师不注重课堂导入的设计,往往是三言两语走个形式,然后就开始新课的讲解。实际上,设计一个符合内容特点,贴合学生心理的课堂导入,对我们的教学会起到一个事半功倍的效果。简而言之,有效的课堂导入对于教学而言,具备以下功能和价值:

1.提示教学内容,明确学习目标

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主动参与

3.实现温故知新,建立知识联系

二、有效课堂导入的实施策略

信息技术课堂的有效导入具有独特的教学价值,那么怎样进行课堂的有效导入呢?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认为应该从课堂导入的趣味性、启发性、精确性这三方面着力,并采取一些符合学生学习心理的策略来进行设计。

1.趣味性——课堂导入的必要元素

课堂导入作为教学的起点,要达到引入入胜的效果,就必须注重趣味性的设计。这种趣味性要建立在学生的兴趣倾向和思维兴奋点之上,让学生获得精神的愉悦和思维的活力。反之,一个平淡乏味的、缺乏思维挑战性的课堂导入是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不能为教学的进一步实施提供动力的。我们在设计课堂导入的时候,具体可以实施以下方法策略:

(1)游戏导入法

游戏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在课堂导入环节采用游戏的方式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为教学的开展奠定良好的氛围。例如,在教学“信息的传递”一课时,以“你做我猜”的游戏导入,分组做动作表演猜词的游戏,引导学生进入关于“信息传递方式”的学习情境中,激发学生对信息及其传播方式的思考。

(2)事例导入法

在新课导入环节,教师还可以一些信息化的事例,来吸引学生的兴趣关注,拓宽他们的思维,然后自然地过渡到新课内容。例如在“计算机使用道德”这节课中,教师可以“熊猫烧香”病毒的传播事例来作为课堂开始的话题,让学生参与讨论,从而认识到计算机安全和信息道德的重要性,为本课的深入学习奠定心理基础。

2.启发性——课堂导入的核心价值

课堂的导入最重要的是要具有启发性。因为课堂导入的指向必然是本课的核心内容,作为前奏和序曲,必定要为后续教学进行思维和知识的铺垫。当学生在课堂导入环节思维就得到启动,开始在头脑中出现问题,那也就是进入了所谓的“愤悱”阶段,教学就会水到渠成,流畅自然。

(1)设置悬念导入法

所谓设置悬念导入法,就是教师故意抛出一些问题,学生利用现有知识无法解决,从而形成认知落差,激发学生问题解决的欲望。比如在教学“网页表单制作”一课时,教师可以将申请QQ账户的界面展示给学生,让他们利用已有的网页知识来猜测一下:这样的页面是怎么制作出来的?由于学生不了解什么是表单操作,因此一般无法正确的说出所以然来。此时,教师可以告诉学生这就是“表单制作”的效果,从而引出教学课题。

(2)温故知新导入法

温故知新导入法是利用知识结构的关联性在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地引出新知识,这种导入方法既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知识架构,又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例如在EXCEL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复习WORD软件的使用,然后通过比较两个软件的异同来轻松地过渡到新课EXCEL的学习。

3.精确性——课堂导入的重要准则

课堂导入的策略方法不能牵强附会,一定要按照教材的实际内容有针对性和目的性进行设计,不能为了导入而导入,玩一些无意义的噱头。在提高课堂导入的精确性方面,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方法策略。

(1)直接导入法

直接导入法就是教师开门见山地说明这节课的学习内容和目的要求,让学生的思维立即定位到所学内容,然后集中注意力进入到下面的教学环节。比如说在学习电子表格的计算时,可以直接明确教学目的为学会使用计算公式的编辑方法和函数的使用,然后开始教学。

(2)优劣对比导入法

在信息技术的导入中可以把握学生喜欢接受更加方便的新方法和新事物的这个特点,采用优劣对比导入法。例如在“电子邮件”这节课上,教师可以将传统邮件和电子邮件作对比,并做实际演示,让学生感受到电子邮件的优点,进而自然顺理地导入电子邮件的学习。

三、有效课堂导入的注意点

为了使教学有一个好的开端,我们要精心设计课堂导入,但也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实用,体现教学意图

课堂导入要依据学生的心理特征,针对不同教学内容、不同条件、不同环境来选择不同的方法策略。不能只图表面的热闹,追求形式花样,故弄玄虚。而必须围绕教学内容、教学任务来进行设计,突出教学主题,体现教学意图。

2.要精炼,切忌拖沓冗长

课堂的导入要注重导语的简洁性,用最少的时间巧妙地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以及学生与教材之间的距离,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听课上来。

3.要鲜活,不能脱离实际

实践证明,学习材料来自于现实生活时,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课堂导入的设计,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作为课堂导入的素材。

4.要正确,避免科学错误

课堂导入引用的材料应准确无误。因为只有正确的观点、方法,才能揭示事物的本质与规律,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违背科学性的课堂导入,无论多么生动、精彩,也不足以取。

结语

总之,课堂导入的设计,大有学问,值得研究,因为它是课堂的活眼,是教学的引线,希望更多地老师能关注这个环节的设计与思考,提出更精彩的构思与策略。

上一篇:以学案为载体,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下一篇:浅谈初中数学中的探究式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