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英语生态课堂教学模式探索

时间:2022-03-13 08:33:12

高职英语生态课堂教学模式探索

摘 要 教育生态学的思想和方法为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全新的视角,本文以教育生态学理论为指导,对高职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索高职英语教育生态发展的途径和方法,为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提供可操作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 高职英语 生态课堂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20世纪以来,随着生态观念的深入人心,生态学理论已经日益渗透到现代科学体系各个学科领域,为其他学科研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1932年,美国教育学者沃勒提出“课堂生态学”的概念。课堂生态是指运用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去思考课堂系统内行为主体之间的关系及行为主体与其它要素之间的关系的研究视角。从生态学的视角审视并解释课堂日常生活现象,从而使课堂教学回归自然、和谐与真实的状态,使课堂充满生机、活力和人文关怀。

1 研究方法

本研究调查对象为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2011级学生,随机抽取4个自然班,涉及化机、环保、动画和金融4个专业。选取其中两个班为实验班,另两个班为对照班。对四个班学生进行实验前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制定出试验计划。然后,对实验班按计划进行一个学期的教学改革试验。学期结束时,对四个班进行试验后调查问卷,对比试验结果,探索生态课堂教学模式。本调查两次测试各发放问卷260份,前测实际回收有效问卷252份,后测246份。两次调查均采用同一问卷。问卷收集后输入计算机,运用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课堂生态平衡状况

课堂生态平衡就是课堂生态系统各要素在运行过程中能够自我调节并保持相对稳定的平衡状态。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认为目前的英语课堂生态系统处于不平衡的状态,主要体现在不是输入太多,就是输入太少。经过一学期的实验,发现实验班英语生态系统不平衡的状况有所改善,但由于实验时间较短,输入输出不平衡的状况依然存在,还需要教师帮助学生通过各种输出活动反复操练所输入的语言知识才能使之消化吸收并进入长期记忆系统,进入已有的知识结构之中,形成自己的语言生成系统,达到输入和输出的平衡。

2.2 教学方式及问题

学生最喜欢的教学方式是活动式。在实际教学中,由于课时有限,任务繁重,学生参与热情不高等因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会用讲授式取代活动式,重知识轻技能,使本应充满生机互动的课堂变成为了教师的一言堂。虽然大部分教师也采用了多媒体教学,但只是把多媒体作为播放教学课件的工具,缺乏自己的教学构想,学生在课堂上忙于观看课件内容和记笔记。针对这一结果,教师在实验班英语教学中增加了各种生动有趣的课堂互动和讨论活动,为学生提供练习英语的机会,还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此外,还指导学生课外积极利用网络课程自主学习,提高识别和选择能力,帮助他们吸收和利用有效信息。

对于教学中的问题,71.4%的学生认为学习积极性低是主要问题,23.4%的学生认为教师教学模式呆板。50%以上的学生认为平时花在英语学习上的时间相对其他课程多。60.3%的学生课外会阅读一些英语报刊、文章和小说或收听收看一些英语节目。根据这些情况,教师在实验班为学生推荐各类英语学习网站和报刊杂志,鼓励学生收听英语电台广播、观看英语影视剧、参加英语角活动、听英文歌曲、写英语书信等,拓展学生的英语学习空间。在后测中,实验班能够主动在课外进行各种英语学习活动的学生达到了87.2%,与对照班相比,实验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很大提高。无论是实验班还是对照班,大部分的学生希望教师在课堂上拓展相关专业英语词汇和知识,希望目前的英语教学能与将来的专业学习有很好的衔接。在实验班教学中,教师结合单元主题适当补充一些简单的专业词汇,对学生今后阅读或翻译英语资料及用英语进行简单的交流有帮助。

2.3 语言文化融合状况

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对于外语学习者而言,他们在习得一种语言时也在习得一种文化。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在语言教学中贯穿文化,在文化教学中渗透语言。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还要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习俗、价值观念、思维习惯,感受不同文化的独特性和价值观,在课堂上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培养探究精神和文化理解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综合素养。前测调查显示,98.4%的学生认为在英语学习中渗透文化教育对英语学习有帮助。除了课本涉及的文化知识外,99.2%的学生希望老师介绍更多的西方文化知识。由于网络视频、影视剧可以为学生提供大量贴近生活、紧跟时代、鲜活真实的英语文化资料,学生最喜欢这种文化教育方式。其次是同桌和小组间交流文化知识,当然学生也希望老师能对相关文化知识进行系统全面的介绍,开展文化相关的班级活动。针对前测中学生对西方文化的强烈求知欲,教师在实验班教学中增加了学生喜欢的文化教学方式,比如:在万圣节制作南瓜灯,播放介绍感恩节的视频和圣诞节歌曲,对比中西文化差异等。在后测中,教师们发现,实验班87%的学生愿意在课余时间查阅自己感兴趣的英语文化知识,然而在前测中的数据只有64%,这是一个显著变化。

2.4 知识技能结合状况

整体性是生态课堂最基本的特征。英语语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三要素,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译五大技能。语言各要素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两次调查发现,学生更多地希望老师既不要过分强调知识,也不要只重视技能,而是要将二者结合起来,在有意义的语言活动中组织教学。教师在教学中应把语言知识和技能视为一个整体,而不是只教一些支离破碎的知识技能,既要建立知识的整体结构网络,又要进行技能训练,在讲练过程中揭示外语学习的方法和途径,达到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相统一的目标。

2.5 学生学习动机调查

调查显示,学生英语学习较强的动机都与成绩相关,成绩意味着能接受更高教育的资格(专升本)和通过考试拿到毕业证书。其次学生英语学习的动机也与他们个人发展息息相关,他们希望通过英语学习找到好工作,能流利地与人用英语交流,提高自己的社会竞争力和地位。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动机是学生的内在兴趣动机,学生为了能看懂英语原版影视剧和书籍或出于对英语文学和文化本身的喜爱而学英语。调查还显示学生的学习动机与课程质量相关度不大,学生不会因为课程轻松有趣而更愿意学英语。根据学生缺乏英语学习的内在动机的状况,教师在实验班的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通过成功的学习经验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

上一篇:绘画与食品化学课程教学相结合的实践与探讨 下一篇:高职院校英语写作课程现状与改进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