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

时间:2022-03-13 04:23:07

银行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

[摘要] 会计信息是银行进行经营管理决策的重要依据,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关系到经济决策的准确科学性,关系到银行的既得利益,关系到银行未来的发展,会计信息失真会给银行带来很大的经营风险,造成重大的损失。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影响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因素有很多。本文总结了银行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并针对这些原因提出了解决措施,希望能够改变银行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

[关键词] 银行;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 F23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07- 0023- 02

银行会计信息是银行会计工作人员按照一定的标准对会计系统处理的经济业务进行计量、确认、计算、报告形成的劳动成果,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对银行的经营决策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虽然银行管理者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有所重视,但还是存在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

1 银行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1)会计工作人员的素质缺陷。会计工作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到会计信息的质量,他们是控制会计信息质量的关键力量,是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第一道防线,工作人员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会计信息质量的好坏。实际上,银行会计工作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有些会计工作人员是科班出身,接受了正规的教育,但是会计工作的顺利完成需要一个团队精诚的合作,而有些会计工作人员没有相应的从业资格,知识水平也不达标,只会进行基本的会计工作,相对复杂的经济业务都办理不了,使得会计工作人员队伍的整体质量受到影响。会计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十分重要,有些会计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做出违法乱纪的事情,影响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2)缺乏完善的会计工作监督体系。会计工作人员在银行所处的地位十分重要,银行管理者已经认识到这一点,在会计工作人员管理方面做出了一些努力,也建立了相应的会计人员管理条例,但是这些管理条例本身就存在一定的缺陷,即使严格按照规定完成,也未必能保证信息质量。会计信息准则的制定就存在一定的滞后性,直接导致了会计业务工作的不确定性,会计工作的监督机制很容易受到忽视,当企业利益和国家利益出现矛盾时,企业往往会重视自身利益,会计人员为了协调好自身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就会提供虚假信息,维护企业利益。政府对会计工作的监督管理也不到位,没有形成完整的监督管理体系。

(3)对会计造假行为的惩罚力度不够。我国针对会计人员的行为已经出台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但是对会计信息造假者而言,这些规章制度起不到约束作用,很多人宁愿接受惩罚也要制造虚假信息,这说明造假成本远远没有造假带来的利益大。有些大型的银行能够坦然接受惩罚,在名誉和道德上造成的损害造假者也不在意,再加上监督管理不到位,更是间接纵容了会计信息造假现象的发生。

2 解决银行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

(1)提高会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首先,在会计工作人员的任命上,应该挑选具有专业基础知识,接受过正规教育的从业人员,重视工作人员年龄结构的调整,使会计人员在上岗之前就具备承担工作责任的能力;其次,要定期对会计人员进行专业教育,通过定期培训、企业交流与合作等方式,促进会计人员在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再次,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银行应该加强对职业道德素质的宣传,使会计人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会计人员应该严以律己,不做违法违规的事情。

(2)加强制度建设。不仅要加强会计管理制度的建设,还要加强监督制度的建设,完善会计法律法规。通过对会计法律法规的宣传,使法律法规深入人心,明确会计管理部门的权利、职责和义务,加强对会计人员日常工作行为的管理,银行内部要加强对会计行为的监督,政府部门也应该和企业相互配合,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体系。

(3)加大对会计信息造假的惩罚力度。要想控制会计信息造假行为的发生,必须对造假行为进行严肃处理。一旦发现银行故意提供虚假信息的行为,就要依法严处,绝不姑息纵容,一旦发现造假苗头,就要一查到底,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不但要增加经济方面的惩罚,情节严重者要追究其法律责任,使会计信息造假得到的利益远远比接受的惩罚要少,会计信息造假者要付出声名狼藉、倾家荡产的代价,这样势必会减少造假现象的产生。

会计信息失真既有会计工作人员主观方面的原因,也有法律条例、管理制度等客观方面的原因,无论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是什么,只要对会计信息加以重视,提高会计人员的总体素质,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是能够得到解决的。银行管理部门应该针对会计信息失真问题采取强硬措施,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与完整性。

主要参考文献

[1]付小平.企业管理层与会计人员之间的博弈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22).

[2]黄福基.浅议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J].时代金融:中旬刊,2011(4).

[3]刘炳芳,匡美玲.浅议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J].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09,15(3).

[4]张晓华.对会计信息造假的思考[J].中国合作经济,2006(5).

上一篇:投资黄金现货延迟交易浅析 下一篇:对会计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