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德凡之战 英军南也门拉德凡山区清剿作战始末

时间:2022-03-13 01:41:05

1839年,亚丁被英国占领,沦为其殖民地。此后,在英国的经营下,特别是在苏伊士运河通航后,亚丁迅速成为由英国本土前往印度和远东的航线上一个重要的港口和中转站。在实施殖民统治的过程中,英国逐步与亚丁以东和以北的23个苏丹、埃米尔及酋长签订了协定,使其接受英国的保护,形成东、西两个“亚丁保护地”。而这些保护地也就成了拱卫亚丁的沙漠中的“护城河”。 进入拉德凡山区的英军士兵

为了维持殖民地的统治秩序,英国在亚丁征召当地人,组建起保护地警察部队。按照英国在其他殖民地的惯例,这支部队的军官都由英国人担任,其中大部分人员来自皇家空军。1962年4月,随着英国将当地一部分保护地合并,成立由英国托管的南阿拉伯联邦,保护地警察部队也随之改编成联邦常规陆军。

在构成南阿拉伯联邦的英国保护地中,包括了位于亚丁以北的德哈拉保护地。这块保护地的南部是被称为拉德凡的山岳地区,距离亚丁大约64千米。拉德凡山区相当贫瘠,山区内居住着10个阿拉伯部落。恶劣的自然环境,使得这些部落都以剽悍勇猛而著称,经常对过往的商旅进行劫掠。由于这些部落有着使用红赭色颜料化装的习俗,外界也因此将他们称为“红狼”。 南阿拉伯联邦陆军士兵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大英帝国的殖民体系开始逐步瓦解。而在中东地区和阿拉伯半岛上,泛阿拉伯民族主义运动的发展更进一步鼓舞着英属殖民地寻求独立,其中不乏展开武装斗争者。1963年12月10日,在亚丁就发生了英国高级专员遇刺事件,英国随即宣布南阿拉伯联邦进入紧急状态。然而,英国并不想主动放弃在阿拉伯半岛南部百余年的殖民统治。1964年初,英国政府公开宣称,在可预见的将来仍将把亚丁作为其殖民地。但英国人也意识到,活跃在拉德凡山区并通过北也门接受埃及军火援助的当地部族武装,已经成为他们维持在亚丁的殖民统治的心腹之患。根据英国方面的情报,“红狼”部族武装的总人数大约在2000人左右。这些武装人员早期装备的还只是一战时期的老式英制李-恩菲尔德步枪,甚至还有燧发枪,但近期已经开始获得埃及提供的现代化苏制轻武器。统领这些武装人员的据称是叫“巨人阿里和他的三十兄弟”,这听起来很象是《天方夜谭》里的故事,但对英国殖民当局来说,却是一点也没有浪漫色彩的严峻现实。当地的反英政治组织――南也门民族解放阵线充分利用山区的部族武装及有利的地势,通过布雷、伏击等战法,频繁袭击往来于德哈拉公路上的英军部队,并不断向亚丁渗透,已经严重影响到殖民当局统治的稳固性。

拉德凡山区的阿拉伯部落武装之所以让英国人忧心忡忡,首先在于山区的气候和地理特点。拉德凡山区常年酷热干旱,最高气温甚至能达到50℃以上,且昼夜温差极大。在这里一旦有降水,就必然是瓢泼大雨,降水量甚至达到380~500毫米。而在一场豪雨后,通常又是连续几个月的干旱。拉德凡山区的山势陡峭,不少山峰的海拔高度在1800~2100米。山间遍布剃刀般锋利的火山岩,稀稀落落地分布着一些灌木丛,蜈蚣和蝎子就出没其间。偶尔也能见到一两间牧人的石屋,以及放牧在附近的一群山羊。要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对一个普通欧洲人来说每天至少要消耗6~7升水,外加盐片,而且还得抗得住酷热的煎熬。显然,作为外来者的英军要在如此条件下,同世代居住在此、完全适应当地环境的部落武装作战,所面临的困难是可想而知的。

除去环境因素,英军的对手――那些“红狼”们也并非泛泛之辈。拉德凡山区的部落武装分子通常都打着赤脚,穿着一种被称为“福图”的短裙和棉衬衣,头上包着头巾,肩上挂着子弹带。许多武装分子都在也门接受过埃及军官的训练,他们中不少人称得上是天生的射手,射击时就象炮兵一样,能一边观察弹着情况,一边进行修正。要对付这样的敌手,决非轻而易举。 行进中的英军伞兵

计划与准备

有着丰富殖民统治经验的英国人很清楚,对付拉德凡山区的部落武装单靠空袭和炮击是无济于事的。为了尽快剿灭这些“红狼”,英国亚丁当局决定向山区派遣一支旅级规模的作战部队。除了当时已被部署到拉德凡地区的联邦常规陆军第一、二营和英军皇家骑炮兵第三团J连外,亚丁方面又派出了第16/5枪骑兵团的一个“百人队长”坦克连、第四皇家坦克团的装甲车D中队、皇家海军陆战队第45突击大队以及第三伞兵团三营B连前往增援。所有部队由哈格罗夫准将统一指挥。

为给上述部队提供后勤支援保障,英国人还特意在亚丁以北山脚下一个叫作桑梅尔的村落里建立了后勤基地。这里原本有一个警戒兵营,经英国人扩建后,成为了一个能供“贝佛利”大型运输机起降的后勤基地。参与清剿行动的布里斯托尔192“观景楼”运输直升机、韦斯特兰“侦察兵”轻型直升机以及“奥斯特”、“海狸”小型侦察机也被部署在这个基地里。此外,在亚丁的皇家空军科霍马克萨尔基地的作战飞机负责为地面部队提供空中支援,其兵力包括2个“猎人”战斗轰炸机中队和1个“沙克尔顿”远程巡逻机中队。从这个基地起飞的飞机只需数分钟便可抵达山区上空,提供支援相当便捷。 “观景楼”直升机吊运物资

在拉德凡山区部署旅级规模的地面部队,对后勤保障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因为所需的一切物资,包括弹药、食品、淡水、药品、燃料、装备部件等,都要从外部运进去。大宗的物资主要靠空运,因此桑梅尔很快就扩张成一个异常繁忙的前进基地。不过好在山区离亚丁并不太远,补充比较方便,因此前进基地的物资库存量可以相对少一些。

从地理条件、气候和民风来说,拉德凡山区与印度西北边境地区比较相似。历史上,英军曾在后者的山区与当地的帕坦人(居住在印度西北边境地区的阿富汗人)作战,因此也积累了不少相关的经验。其中,最主要的一条是要牢牢掌握制高点,这样就能控制居民区和交通线,在拉德凡山区也是如此。有所不同的是,现在英军能够得到空中力量的支援。鉴于拉德凡山区内的武装分子及畜群、可耕地都主要集中在巴克利山以北塔伊姆山谷内的丹巴盆地,而塔伊姆山谷本身又是从北也门到亚丁的重要通道,因此英军决定首先通过突袭,占领山谷内两个绰号分别为“帽徽”和“饭碗”的制高点,进而一举消灭据守在盆地内村落里的部族武装,控制周边地区以及通往北也门的公路,这样就有望终结反英组织在山区内的活动。整个行动的代号也叫“帽徽”。

英军的具体计划是:首先派遣第22特别空勤团(SAS)A连的一个小分队在夜间深入塔伊姆山谷附近实施侦察,寻找并标记出适合直升机降落的区域。然后,第三伞兵团三营B连在此实施机降。与此同时,陆战队第45突击大队则连夜从地面进行徒步穿插并发起突击,攻占“帽徽”并与伞兵部队汇合(原本打算让突击大队也搭乘直升机实施机降,但因英军直升机数量不足而作罢)。从地面进抵“帽徽”,最直接的路线是穿越拉伯瓦山谷。但此处已有部族武装分子把守,因此突击大队选择了一条更远、更难走的路线:穿越博朗山谷。这条路线上有两个分别被称为“可口可乐”和“沙蝇”的制高点,突击大队将在“沙蝇”留下一个连的兵力,以保护其供给线。所有参战部队将得到皇家骑炮团的105毫米山地榴弹炮,以及坦克和装甲车的支援――前提是地形条件许可。 在山区上空飞行的“沙克尔顿”巡逻机

出师不利

1964年4月29日黄昏,1架“侦察兵”直升机搭载着第22特别空勤团的10名士兵,在英军炮兵火力的掩护下飞往拉伯瓦山谷。10名SAS士兵在暮色中顺利抵达目的地,随即开始了他们的徒步侦察。差不多同时,45突击大队的400余名官兵携带着迫击炮、重机枪等装备,也在夜色的掩护下向着博朗山谷挺进。

虽然开端还不错,但接下来的事情就没那么顺利了。SAS士兵们发现,夜间在山区行进,其困难程度远远超过他们事前的设想。而且更糟糕的是,由于大量英国军人短时间内出现在桑梅尔,武装分子已经有所警觉。他们在山中到处巡查,迫使SAS小分队不得不小心翼翼地隐藏自己的行踪,当天晚上还算平安无事。第二天的拂晓时分,结束了整夜行军的SAS小分队发现了几间被废弃的石屋,看起来象是以前部落用来了望观察的哨所,他们决定在这里休息。出人意料的是,没过多久,一个牧羊人赶着他的山羊群路过这里,马上就发现了正在休息的英国人。牧羊人立刻发出警报。很快近百名武装人员从附近的村子里赶来,将SAS小分队团团围困,双方随即展开激战。

尽管武装人员人数众多,但英军能够得到炮兵和4架“猎人”战斗轰炸机的火力支援,因此整个白天的战斗中“红狼”伤亡惨重,被击毙者大约在25人左右,SAS小分队则损失轻微。然而,随着暮色降临,英军已无法继续提供准确有效的火力支援,小分队不得不进行突围。突围过程中,分队指挥官爱德华上尉和信号兵沃博通被打死,他们的头颅后来还被斩下并在北也门示众。其余人员则有幸逃脱,并最终和己方部队取得了联系。

SAS小分队行动的失败使整个“帽徽”计划丧失了突然性,英军不得不对作战方案进行大幅度修改。原定的机降突击自然不可能实施了,第三伞兵团驻巴林的其余部队被紧急召来,准备从地面对塔伊姆谷发动进攻。进攻部队将以一部兵力占领山脊,其余部队则沿山谷攻击前进。但第45突击大队已经按原计划展开行动,英军指挥部立刻电告突击大队指挥官史蒂文斯中校,通知他机降计划已经取消,命令他先控制住 “可口可乐”和“沙蝇”这两个制高点,等待和伞兵部队汇合。接到命令后,45大队连夜疾速行军,终于在5月1日凌晨4时许控制了上述两个制高点。 皇家空军208中队的“猎人”战斗机

突击大队为完成上述任务,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夜间在山谷中行军已属不易,而他们还必须在一片黑暗中攀爬高出地面450米左右的陡峭山丘。最后,士兵们都得依靠着绳索才完成登顶。不过,艰辛的付出是有回报的。破晓时分,突击大队向指挥部报告,他们在所控制的制高点上,已经能够看到东面的丹巴盆地和“帽徽”峰,英军在拉德凡山区内已取得了立足点。

深入山区

而在另一方面,在伞兵团司令部和两个连达到后,英军其余部队随即向山区挺进。参战的英军士兵都身着衬衫、长裤和靴子,但因天气炎热,都没有使用绑腿,也没有戴贝雷帽。士兵随身携带的东西包括2瓶水、1个弹药袋和1个急救包。部队首先沿德哈拉公路推进了数千米,然后转向东,朝拉伯瓦方向前进。整个行军纵队以“萨拉丁”轮式装甲车为先导,伞兵们搭乘在“百人队长”坦克上,其余部队则乘坐运兵车。3个榴弹炮分队(每个分队2门炮)以蛙跳的方式交替前进,以保证部队随时都能得到火力支援。进攻部队中还有一支来自皇家工程部队的特种分队,其任务是寻找水源,为长时间作战提供保障。整个进攻部队的上空,还时刻有观察校射飞机在盘旋。

英军的摩托化行军并没有持续多久,因为道路很快就由公路变成了土路,再由土路变成了碎石遍地、难以辨别的小径。轮式车辆首先停了下来,接着连履带式车辆,甚至是坦克也无法通行了,步兵们不得不下车徒步开进。骆驼和驴子被紧急拉了上来,用来驮载弹药、食品和淡水。1门榴弹炮分解后需要14匹骆驼或驴子来运载,而1座C13通讯中继站也需要6匹骆驼来驮。英军就这样驱赶着大批的牲畜,昼夜兼程向目标挺进。

这样的行军除了道路艰难外,还时常遭到部族武装人员的袭扰。这些人在远距离上向英军开枪射击,靠着一捧米饭和少量的水与英军周旋一个白天,晚上则回到自己的村子里,吃饱喝足后美美睡上一觉,第二天接着再来。比之于英军,他们的生活可谓舒适惬意。

推进中的英军除了利用畜力外,还动用直升机每天运送各类物资。英军各部之间都依靠高频无线电台沟通联络,因此电池的消耗就成了影响到作战协同的大问题。英军直升机每天早晨都要将新电池运送到各个部队,同时运来的还有淡水和邮件,返航时则将伤病员带回基地。

在向目标挺进的过程中,为了保证大部队的安全,经常需要派遣小分队攀爬上沿途上的悬崖绝壁,掌握制高点。攀登这些山峰相当费力,有时花2个小时也只能爬上去300米左右。达到峰顶后,英军就在那里构筑警戒阵地。有的山峰顶十分狭窄,可供利用的地方宽甚至只有0.6米左右。部署在阵地里的士兵都携带着能支持2天的水、食物和弹药,他们的任务就是阻止武装分子袭扰在山谷中行进的英军部队。这些士兵并非人人都配备了电台,因此当山谷中的行军纵队通过后,就得靠吹号让他们撤下来。这景象宛若许多年前英军在阿富汗作战时的情景的再现。

行进中的英军每天只能睡上3~4个小时,而且这样的睡眠也完全谈不上舒服。地面上到处是坚硬的石头,铺上一条毯子根本无济于事。山区的夜晚又很寒冷,太阳落山后气温就会急剧下降,甚至会让人感觉都接近了冰点。对许多士兵来说,在拉德凡山区过夜,差不多就象在火星上过夜一样。而且由于昼夜温差大,使步枪在短时间内就会出现锈蚀现象,加重了士兵保养武器的负担。

夺占“帽徽”

5月4日,英军大部队中的皇家盎格鲁团一营终于进抵“可口可乐”峰,并接替了45大队在此地的防务。负责提供火力支援的骑炮团随即将火炮部署到“可口可乐”的峰顶上。炮兵们在那里构筑起石墙工事,保护自己免遭来自周围山峰的敌方步枪火力的杀伤。而弹药和其他物资的补给,则全部依靠直升机来运送。

离开“可口可乐”后,突击大队马不停蹄地向博朗山谷开进,准备向最后的目标――“帽徽”峰发起攻击。由于预料将遭到武装分子的顽强抵抗,英军计划利用夜间向“帽徽”接近,突击大队下属X连和伞兵三团B连将分别从西南和东南两个方向对“帽徽”展开进攻。而突击大队Y连则将在攻击发起前占领“帽徽”峰西南面一个被称为“杜松子鸡尾酒”的制高点,以保障英军能够及时掌握“帽徽”峰上的战况。

从“可口可乐”到“帽徽”的直线距离在8千米左右。在推进到离“帽徽”大约1.6千米处时,X连暂时停止行动,Y连和突击大队司令部转向南面的“杜松子鸡尾酒”。这个制高点虽然只比地面高出300米左右,但却异常陡峭,夜间攀爬相当费劲。不过,Y连还是在破晓前成功登顶。而X连在向“帽徽”开进的过程中一度听到了村子里的狗的吠叫,这迫使他们不得不停下来好几分钟。所幸的是武装分子并没有被惊动,英军得以继续隐蔽前进。

和“杜松子鸡尾酒”相比,“帽徽”要更难爬。这次登山对X连的官兵来说是终生难忘的经历,他们每个人都携带着武器弹药,还有水和补给品。士兵和军官都象职业登山选手那样,用绳子互相绑在一起,整个过程的艰辛难以言表。但英国人还是幸运的,当他们在黎明时分登顶后,发现山顶上空无一人,有的只是武装分子曾经驻留的痕迹。同时英国人也注意到,还处于黑暗之中的山下出现了闪烁的光点。

虽然突击大队已经成功登上“帽徽”,但计划协同进攻的伞兵三团B连却还没有音讯。自该连从南面绕过“杜松子鸡尾酒”后,由于山区地形的影响,他们已经失去了和其他部队的无线电联络。不久,从“帽徽”峰的东面传来了步枪射击的声音。史蒂文斯中校立刻意识到,一定是伞兵连和武装分子发生了交火。中校的判断没有错,当曙光初现时,伞兵连还在“帽徽”东南面一处开阔的低地上。他们很不走运,误打误撞地逼近了处在“帽徽”峰山脚下斜坡上的一个小村子。突击大队官兵先前看到的山下的光点,正是已被惊扰、打着火把奔跑的武装分子。

在这个名叫哈比尔・萨巴赫的小村子里,有不少泥土构筑成的房屋和小堡垒。发现英军到来的武装分子纷纷急忙进入其中,随即向英军开枪射击。阻击火力给伞兵造成了一定的伤亡。一小队武装分子试图从侧翼对英军进行包抄,但很快就被伞兵连副连长朱克斯上尉指挥的后卫部队全歼。伞兵连其余部队在连长沃特少校的指挥下,对各个火力点展开攻击,少校本人还亲自带队拿下了一个小堡垒。

在英军的压力下,武装分子开始向“帽徽”峰下预先构筑好的简易石头工事里撤退,伞兵随即冲进村子。在这个过程中一名军士被击中倒地,朱克斯上尉立刻前去营救。但就在他为受伤军士注射吗啡时,一颗子弹击中了他,上尉当场阵亡。

至此,英军已有2人阵亡,10人受伤。武装分子方面也有6人被打死,多人受伤。由于哈比尔・萨巴赫村处在英军火炮最大射程的边缘,加上双方又处于近距离混战的状态,英军炮兵根本无法提供火力支援。而在“帽徽”峰顶上的突击大队的迫击炮和重机枪,也因为无法确认敌我而不能开火。山脚下武装分子的那些简易石头工事几乎是嵌在陡峭的山体上,山顶上英军的火力对此还是无能为力。伞兵们只能靠连属炮班的2门81毫米迫击炮来提供支援火力。英军陆军航空队653中队的2架“海狸”轻型飞机冒着敌人的火力飞到战场上空,为伞兵空投下急需的饮用水和弹药,但单靠伞兵本身还是无法在短时间内结束战斗。

一直在密切关注战场态势的史蒂文斯中校清醒地意识到,伞兵连需要增援。但他同样很清楚,控制着两个重要制高点的X连和Y连是绝对不能动的。中校果断地向指挥部提出,将控制着“沙蝇”的突击大队Z连调上来,协助伞兵连迅速解决战斗,这个建议立刻得到批准。不久,直升机就将Z连运到了战场。生力军的到来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再加上“猎人”战斗机精准而猛烈的支援火力,到当天下午,英军成功地控制了整个村子,肃清了战场上的武装分子。在直升机将伤员运走后,经历了连续21个小时行军和战斗、疲惫不堪的伞兵连官兵们终于登上了“帽徽”。

牢牢控制住“帽徽”后,英军并没有急于对武装分子进行追剿,而是先巩固周边地区,使其成为英军的一个基地。接连3天,包括45大队在内的英军部队没有采取攻势行动,但武装分子方面已经失去了一个重要的供给来源。在此后的一周里,随着英军恢复行动,不断向四周扩张,武装分子被逐次从各个山谷内逐出,其控制区域日见萎缩。

扩大战果

5月11日,英军第39旅旅长布拉克准将接替哈格罗夫准将,全面指挥拉德凡山区的作战行动。随后的几天里,45大队派出探路小分队,昼夜探察从塔伊姆山谷通往南面的道路,为向米斯拉赫山谷和巴克利山脊进军做准备。巴克利山脊长约16千米,山势陡峭,最高处离地面有1500米左右,车辆在此根本无法通行。5月18日,英军以第三伞兵团三营(欠B连D连)为主力,对拉德凡山区南部展开行动。45突击大队X连也被配属给该营,投入作战。根据探路分队侦察的结果,指挥官霍克雷中校命令部队沿着一条小路向山脊上攀登,其中一个连负责搬运武器弹药(平均每名士兵的负载达到了40千克),跟在其他连队后面前进。当夜,英军在山中行进了约9千米,于次日清晨登上山脊。此时,负责搬运工作的连队将物资卸下,然后返回山下,将暂时放在那里的物资搬上来。这项工作艰苦异常,但对保持整个部队的战斗力和行进速度却是至关重要的。

5月20日,行进中的英军与12名武装分子意外遭遇。担当英军前卫的反坦克排在军士长阿诺德的指挥下,与对手展开了一场短促激烈的战斗。最终,有3名武装分子连人带武器被英军生俘。这是英军在拉德凡山区展开行动以来,第一次取得这样的战果。

5月23日,在接连肃清了多个小村子后,英军在库戴什村遭到了武装分子顽强的抵抗。大约五十名装备了自动武器的武装分子据守在村子里,其中不乏射技精良者。英军在这里投入了足足2个伞兵连的兵力,以C连强攻村子,A连实施包抄,再加上航空兵和炮兵的火力支援,才得以拿下这个小村子。至5月24日,英军已基本控制整个巴克利山脊。

英军的下一个目标是杜伯桑山谷,此处仍有武装分子在据守,还囤积了大量的粮食,而此前从未有欧洲人到过这里。5月25日,突击大队X连搭乘“威塞克斯”直升机抵达山谷附近,当天下午就派出侦察班探察进军路线,为第二天的行动做准备。与此同时,伞兵三团C连在山谷西面、巴克利山以南一个名为杰贝尔・哈契亚的高地上建立起观察哨,A连则下到悬崖下,封住了杜伯桑山谷的西端。

次日,X连按计划隐蔽进入山谷。开始的近1.5千米的路程上平安无事。但就在突然之间,一排的帕特森中士发现山谷右侧的山岭上出现了武装分子,人数多达四五十人。走在最前面的一个班在比克勒和沃特森下士的指挥下迅速做出反应,就地隐蔽并向敌人开火。受到打击的武装分子立刻躲进了简易的石头工事内,并向英军猛烈还击。由于他们占据着有利地势,英军士兵不得不一边在岩石间寻求掩蔽,一边缓慢地攀上斜坡。此时,1架搭载着包括霍克雷中校在内的伞兵三团军官的“侦察兵”直升机闯进了战场,立刻成为武装分子射击的目标。直升机当即被击中多处(事后发现机身上的弹孔多达11处),燃油开始泄漏。所幸的是飞行员杰克森少校凭借着高超的驾驶技术,控制住了受伤的直升机,并将其降落在X连三排附近。三排官兵见状立刻冲了上去,第一时间内将其置于己方保护下。

此时,身处谷底的X连一排的处境最为艰难,武装分子的火力大部分都倾泻在他们头上。信号兵威尔森被子弹击中胸部,当场阵亡。士兵唐金的膝盖也被子弹打穿,他后来不得不接受了截肢手术。面对武装分子顽强的抵抗,英军决定呼叫空中支援。X连官兵立刻着手布设红色和橙色的荧光对空联络板,来为“猎人”战斗轰炸机指示目标。这是一个相当危险的工作,一名上尉在布设这些色彩鲜艳的联络板时,遭到了武装分子火力的集中攻击。上尉的大腿和胃部先后中弹,但他还是坚持完成了任务,然后被2名战友救了回去。

很快,“猎人”战斗机就飞临战场上空。它们以640千米/时的速度掠过山谷,借助联络板的指示将炸弹和火箭弹准确地倾泻在武装分子的藏身之处,剧烈的爆炸声和喷气发动机巨大的轰鸣声震撼着整个山谷。战至中午过后,英军逐渐占据上风,登上山脊的伞兵的火力覆盖了所有敌人的隐蔽之处。在英军飞机、榴弹炮和迫击炮的联合打击下,残存的武装分子不得不撤退,他们在战场上留下了6具同伴的尸体。英军以阵亡1人、伤7人的轻微代价,控制了山谷及周边总计超过500平方千米的区域。

杜伯桑山谷之战对拉德凡山区的武装分子是致命的一击。此战结束后,伞兵和突击大队X连均于5月28日撤出拉德凡,返回桑梅尔基地。此时,英军在拉德凡山区的行动已接近尾声,接下来的作战任务主要由英军东盎格鲁团和联邦陆军来承担。6月初,英军开始向米斯拉山谷进军。他们花了一周的时间,最终控制了整个山谷。整个行动随着英军攻占沙巴・萨拉赫村而宣告终结,武装分子至此失去了在拉德凡山区内的最后一个立足点。

经验与教训

在控制了整个拉德凡山区后,英军部队大部分都撤了出来,只留下少量部队,配合联邦陆军步兵驻守在当地,一直到1967年英国势力完全撤出亚丁为止。军事行动结束后,英军随即在山区内展开被称为“心灵与思想”的抚民行动,主要内容是为山区内的平民解决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困难,如为他们诊治常见疾病,帮助他们修筑一道路等。英国人早在50年代镇压马来亚游击队时就采取了类似的行动,目的是通过这样的小恩小惠来降低当地民众对英军的敌视程度,以便于其清除反对势力,维护殖民统治。这也是英国人丰富的殖民统治经验的体现。

英军在拉德凡山区的行动,是由一系列小规模紧张激烈的战斗构成的。整个行动是老式的作战样式和现代化技术的复合体。英军从中得到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教训。首先,在这样的山区条件下,空中支援和空中补给的价值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整个行动过程中,英军直升机共起降7200余次,平均每8.5分钟就有1架直升机起飞或降落。如果考虑到在某些天气条件下,如强风或高温使直升机无法飞行,那么其实际飞行密度显然还要更大。

但直升机也不是全能的。行动中英军有时会用“观景楼”直升机将榴弹炮吊运到发射阵地。不过这样做并不容易,因为在砂石地面上,直升机巨大的旋翼会扬起漫天沙尘,使飞行员根本看不见地面。所以更多的情况下,英军还是要用骆驼和驴子,甚至是人力,来将拆散的火炮运上那些陡峭的山峰。这样做虽然费时费力,但也有一个好处,就是避免了直升机扬起的砂尘进入火炮身管,影响火炮正常使用。

另一个重要经验是航空兵的直接火力支援对作战非常重要。在战役发起的头一周里,负责支援地面部队行动的皇家空军第208中队始终保持着有3个“猎人”双机编队处于不同等级的待命状态。这些编队每天都要出动2~3次。在5月 5日上午“帽徽”峰附近的战斗中,“猎人”更是提供了不间断的空中支援。同时,参战的第46中队在整个5月份共出动了150架次,发射火箭弹1千余枚,30毫米高爆航炮炮弹5万余发。有一两次战斗中,仅靠“猎人”战斗机的轰炸和扫射就击退了武装分子的进攻。

为了能有效地支援地面部队,“猎人”在战斗中往往采用超低空飞行,其飞行高度之低,有时甚至会使航炮开火时抛出的弹壳直接掉到己方部队的头上。而正是这种大胆的冒险之举,最大限度地保证了传统的非制导武器的打击精度。

除了直接支援地面作战外,航空兵还执行了大量的侦察任务。如参战的第1417飞行小队的4架“猎人”FR.10型战斗侦察机,仅5月份就在拉德凡地区飞行了58架次,在目标指示、评估打击效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英军的炮兵在作战中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英军炮兵的主要装备是意大利生产的M56型105毫米山地榴弹炮,该炮重量轻(全重仅约1.2吨),可分解搬运,既能曲射,也能直射,十分适宜于山地作战。在拉德凡山区整个作战过程中,英军骑炮团J连发射了超过20000发炮弹,而“西亚丁保护地”炮兵连仅在“帽徽”行动中就发射了超过3000发的炮弹。英军发射的许多炮弹安装的是定时引信,通常设置在距地面15米的空中爆炸,杀伤效果在拉德凡这样的岩石山区相当不错。

尾声

不过,在拉德凡山区北部与北也门接壤的边境地区,冲突和交火并没有随着清剿行动的结束而停止,驻扎在这里的英军哨所经常要受到北也门境内武装分子机枪和迫击炮火力的袭扰。武装分子甚至一度搞来了1辆苏制SU-100自行火炮,把它当作固定火力点向英军营地开火。虽然没什么准头,但也让英军不胜其扰。武装分子还经常利用夜间越过边界,占据制高点,袭击比较孤立的英军哨所。在1965年的一次夜间越境袭击中,一个英军哨所被占据邻近制高点的武装分子的火力所压制,形势一度十分危急。关键时刻,一位名叫诺比・克拉克的士兵不顾危险,冒着敌人的火力匍匐前进了200米,来到1门120毫米无后坐力炮旁,操作火炮以最大仰角向对面山头上的武装分子开火,一举命中目标,扭转了整个局势。由于射击仰角太大,无后坐炮开火时的后喷火焰被地面反射回来,笼罩了整个炮位。但让人惊讶的是,克拉克本人除了半边脸被熏黑、耳朵失聪了一天外,居然并无大碍。

这样的战斗看似无关大局,但却清楚地表明,反英武装组织并没有因为失去拉德凡山区而偃旗息鼓。事实上,仅仅3年之后,在席卷整个南也门地区的罢工、抗议和武装斗争浪潮的打击下,英国被迫同意南也门独立,120余年的殖民统治就此彻底终结。急转直下的局势充分说明,以武力取得的一时的胜利,终究无法对抗历史的潮流。

上一篇:一场交际语境下的对话 下一篇:追寻弹奏教育之弦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