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类文本教学的此岸与彼岸

时间:2022-03-12 03:30:39

文学类文本教学的此岸与彼岸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08-0061-01文学因其丰富性、个性化、独创性以及体现出来的对彼岸与现实的关怀,在语文教学中一直承担重要的角色,师生将目光聚焦于文学类文本教学的同时,也在寻求理解和自我构建,从而获得心灵的感悟、生命的觉醒,陶冶的美好情操,所谓"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

1.文学教学的出发点

伽达默尔说:"理解一个文本就是使自己在某种对话中理解自己。" 因此,文本解读需要高度的文化自觉,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中自觉发现和创新文本,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传递出自身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学生是获得文本阅读的直接经验的个体。但是,对于文学类文本的解读,语文教师往往因为种种"担心"乐于成为学生在学习中的"保姆",而在保姆的精心照料下,学生能在学习中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吗?文学作品中的通融性能转化为学生的精神财富吗?因此,教学一定是基于学生学而教,而不是让学生为了教师教的学,文学教学的出发点更是如此。例如,笔者在《边城》的教学设计中,教学的出发点是让学生自主地"发现"翠翠形象,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认识人物形象的同时感受心灵的触动,进而认识到"人性"是作者以塑造翠翠形象为基点的呼唤与追求。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有所"发现",在发现和习得中才能真正"学"好。真是基于这样的理念,学生在看似教师"不讲"中完成了一次自我对话,在与文本的交流与对话中,传递出自身的价值观,彰显文化自觉的个性和价值。

2.文学类文本教学的方法类型

《高中语文新课标》强调在阅读与鉴赏中要发展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个性化解读,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像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那么,文学教学如何体现新课标中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呢?记得在几年前的一次教学观摩活动中,邓彤老师曾说过这样一段话:"选修课教学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一是整合教材内容,二是选择适宜的教学方式:课堂讲授40%,学生自主学习30%,师生互动交流30%;大致有三种教学类型:定篇研讨式、传统书院式、活动体验式。" 时至今日这番话仍具有指导意义。

当然,在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今天,"传统书院式"渐行渐远,于是我们见到越来越多无意义的讨论会,无价值的合作分组探究活动,无厘头的文本创新性改编或表演等等,这些对学生把握文本究竟有怎样的意义呢?教师在这样的学习方式中扮演什么角色呢?究竟什么样的自主合作才能达到效果呢?自主学习的核心因素是主体的自觉参与和主体性的发挥,以及教师的组织与指导,自主学习并非放任自流、散漫地让学生"自学",自主学习的目的、内容具有规定性。下面以笔者教授《雷雨》课文节选为例来谈。

老师首先要求学生课前阅读《雷雨》全书,然后布置预习题目并分好小组,请各小组围绕《雷雨》的主要情节、人物的心理、鲁侍萍和周朴园对话的语言特色以及周朴园形象等四个话题查找资料,在课堂上共享学习成果。有了教师明确的分工与组织指导,学生以明确的目的性尝试发现、实践体验、独立探究、合作讨论文本,从而确保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但如果把课堂全都交付给学生,教师的组织与指导作用可能不明显,那么教师如何在学生主导的课堂中穿针引线呢?以第一组讨论《雷雨》的主要情节为例。学生简要概括故事情节"这是写周鲁二人三十年后狭路相逢的故事",老师问:"这个故事写得很饱满,情节如此,人物也如此,阅读的时候同学们感觉到了吗?"这句话既有点评又有指向性提问,接下来学生就围绕着故事如何饱满展开探究学习。当有同学谈到周朴园复杂的内心世界时,老师又适时地说:"戏剧的情节,是由戏剧冲突推动的,而戏剧冲突更多的来源于人的内心世界,我们继续来探讨《雷雨》的情节。"当又有同学谈到周朴园和鲁侍萍的爱恨纠缠情节时,老师说:"中国的古典文学更重表层的结构,以情节的迭宕取胜,曹禺先生的戏剧更长于表现人物内心的挣扎和痛苦,使灵魂显现更多层面的变化。同学们可以继续围绕戏剧情节以及人物的复杂性来思考。"最后老师对第一组点评结束:"《雷雨》将两个家庭的悲剧、两个荒唐的故事都与周公馆发生了联系;三十年前的旧事和三十年后的现实都与周朴园有关,而周、鲁两家复杂的矛盾冲突和人事纠葛又互相交叉迭映在一起,,使剧本充满戏剧性和传奇色彩,悬念迭起,扣人心弦。因此,情节的复杂性、传奇性成就了这部巨著。"在这段教学环节中,老师首先从分析《雷雨》的情节入手,而非人物性格,因为情节是人物成长的历史,情节的研读是教学的起点,也是学生学习的起点,而学生正是通过课前有目的性的自主学习全书,才有了对情节及人物的整体感知,课堂上老师随着学生探究方向的变化,适时进行点评或引导深入,这是课堂最精彩的生成部分,学生思想的火花随着教师的引导不断涌现。这样"定篇研讨式"的教学中没有了学生放任自流 "自学",没有了自由散漫的课堂讨论,没有了形散神散主题探究,语文课堂才是充满灵性的且富有精神享受的神圣课堂。

3.文学教学的终点站

其实任何教学都是没有终点站的,教师能教给学生的不再仅仅是"一杯水"或"一桶水"的问题,这一杯、一桶如何承载学生无尽的求知欲,更何况是在浩瀚无垠的文学海洋中,因此,授人鱼不如授之以渔。为什么笔者能用一节课上完《边城》?为什么学生能如此自觉而成功地进行自主学习《雷雨》?为什么学生在课堂上创造出那么多心目中的"雷雨"?为什么学生在学习中个个俨然专业的研究者?我想没有平时教学中的"授之以渔",学生不会有如此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更不会有如此优秀的语文素养,此非一日之寒,但却对学生确实终身受用,在文学教学中不仅打开他们想象的空间,而且激发他们的创造性。

"文学以它独特的方式所体现出来的彼岸关怀与现实关怀是其他任何课程都无法替代的。对于文学教育来说,传授专业知识是必须的,但仅仅停留在这一点,极易混淆文学课与其他课程的根本区别。彼岸关怀是一种对人类未知空间的探询态度,这种探询能够使人认识到自身的局限性,从而追求人性的完善。而现实关怀则主要表现为文学的社会承担性,是一种对现实人生的悲悯情怀,关注弱势群体,反抗来自社会各个层面的压抑。"因此,我们看到在文学类文本的教学中,学生因为"发现"翠翠的美而感受到 "人性美",进而追求与呼唤。在老师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氛围中,学生在《雷雨》的学习中舒展开充满创造力的翅膀。学生的认知水平在文学殿堂中逐步提升,打开了诗性和梦想的天空,坚守着人生的责任与使命。

起点不是开始,那里只是打开了文学的一扇窗;终点不是结束,在那里所有热爱文学的人将找到由此岸到彼岸的一只船桨。

上一篇:低效作文批改方式给我的几点启示 下一篇: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破坏性创新的政策支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