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塑造学生人格初探

时间:2022-03-11 10:45:21

在语文教学中塑造学生人格初探

语文课程标准(2011)中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应该怎样塑造学生人格,从而形成良好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呢?

一、阅读教学:挖掘文本人文精神,树立学生人格理想

首先、我们以课堂为阵地,用教学内容来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教师在与学生共同阅读课文时,体会其蕴含的人文精神,熏陶学生看似冷淡、冷漠甚至麻木的心灵。如八年级语文上册,共有六个学习单元。每个单元都以不同的主题安排课文。第一单元以战争为题材组织文章的。人类历史上,血与火的战争频繁爆发,怎样看待不同时代的战争?如何区分什么是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怎样辨别真善美与假恶丑?面对种种战争,和平年代的我们该如何去做?这些都是在阅读分析中师生共同探讨的问题。在探讨过程,让学生产生正义感、责任感、使命感,从而实现以“本”教“人”的目标。

其次,运用多种教学的形式来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

1、个人自学

教科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舞台,因此教师应着力引导学生自学好语文课本,指导学生的自学应遵循“扶”到“放”的特点,循序渐进。初读阶段让学生运用手中的资料扫除学习障碍,大胆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最后自己努力地去解决问题。当然这些问题的“思想”“感悟”“启迪”等都以中心为主。学生在“自学”中做到自我反省,自我教育,自我完善。

2、小组合作学习

健康人格的人总是乐于与人交往,对自己所属团体或群体有一种休戚相关的情感,与人和睦相处,把自己置身于同他人,关心信任的关系中,拓展心理空间。同时也让自己在团体中学会分析自我,在与别人的比较中,认识自己的不足之处,提高自我认识水平。

3、辩论和演讲

阅读,是读者与作者的心灵对话。这种对话,有时很默契,心领神会;有时意见相左,发生冲突。为了使学生明辨是非或张扬个性,发表独立见解,运用“辩论”或“演讲”的形式,给学生搭建一个心灵展示的舞台,使学生在这个舞台上,心灵得到净化、人格得到升华。如:你怎样理解“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沉默就是金”吗?对于“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你是怎样看待的?等问题都可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之潮,使学生在新潮翻滚里学会感知,学会评价,学会欣赏。

二、文言文教学:品味语言技巧,进行情感渗透

1、以“诵读”为根本

诵读(朗读与背诵)是千百年来人们从学习文言文的实际过程中总结出来的行之有效的好办法和好经验。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以说,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唯一正确途径,是学习文言文的一把钥匙,除此之外别无他法。但在诵读时应注意句读,去理解它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而不是去死记硬背。在理解的基础上反复读来读取,通过口、眼、手三条渠道,字、词、句自然地进入大脑,课文的内容和意旨,随之融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基于此,我们通过古诗文朗诵比赛,配乐古诗文诵读等形式,让学生在读中品味语言,在读中感受情感,在读中领悟哲理。

2、以理解为桥梁,以“运用”为舞台

有的学生品读“美文”或“美句”,只会领会其在原文中的含义,不能运用到实际学习生活中。为此,我们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古诗文运用的舞台--课前五分钟活动。在这5分钟内,学生把所读到,学到的相关美句,按主题或情感或哲理分类,并自写一段感言。学生在展示感言中,进一步领悟了作者情感,陶冶了个人心灵。如有生写到“杜甫是唐代大诗人,他见证了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历史。青年时代,身处开元盛世的他有着”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抱负;安史之乱时,他以博大的济世情怀体察人间冷暖,道出了”安得广厚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理想;而面对朝廷昏庸,国家动荡的时局,晚年的他只能以”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来抒发个人感慨。

三、作文教学:创设审美情境,陶冶学生情操

作文是一种表达,一种交流,是学生精神生活的反应。作文是学生的自我升华,在作文里他们不断审视自己,校正自己精神的航向,从而使自己的精神健康发展。

1、关注对学生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作文最主要的驱力。学生只有对写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乐于写作,敢于写作,勤于写作,善于写作,从而抒内心真实的情感体验,才能表述出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进而形成自己健康向上的完美人格。为此,我们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的兴趣:

①让学生认识到写作是自我表达与人交流的需要是每个人生存发展的需要。

②开展课前活动。在5分钟内由学生轮流推荐一些自己感受最深的名言警句或精彩文章,并说出推荐原因及对自己的教育启示。

③采取激励措施。教师不但要注意拔尖个体,还要顾及大众群体,特别是弱势群体--”怕“写作文、逃避写作的群体。教师多给他们以引导和爱心,使他们走出”怕“作文的阴影。教师不但要肯定一些文章的整体美,更要善于发现文章的局部美,并及时给予褒扬,因此激励学生对写作”有兴趣“的热情,”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2、引导学生走进生活

艾青曾说:”生活是海洋,凡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快乐和宝藏。“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写作是生活的再现。

①观察四季,感悟自然,热爱自然,描绘自然。四季如画,四幅流动地美妙的画。鸟飞鸟栖,虫吟虫唱,鱼翔浅底,花开花落,柳树发芽,小草露头,风吹雨打,电闪雷鸣,都是一首诗;蓝蓝的天空,辽阔的大地,绚丽的春天,火热的夏天,丰硕的秋天,圣洁的冬天,都是一首歌。引导学生走进自然,观察自然,感受美妙,描绘自然,净化心灵。

②关注节日,体味真情。节日中往往洋溢着欢笑,也寄托着深情。抓住不同的节日的特点,创设不同的情境,让学生体味不同的真情,拨动那根最敏锐最纯洁的心弦,从而使学生弹奏出最动人的”乐曲“。如:知母亲节和父母节,体会父母爱,懂得感恩情;在清明节,寄托哀思情,种下相思树;在愚人节,感知善意的谎言的快乐;在中秋节,体会家人团圆的幸福,体味亲人分离的痛苦;在教师节,唱给老师一首歌,表达对老师的一份情……总之,感悟节日,就会感悟生活;感悟节日,就会感悟人生;感悟节日,就会陶冶情操,塑造完美的人格。

学生的人格塑造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但只要我们在教学中做有心人,在语文教学中做到持之以恒的坚持,就能实现”教书“”育人“的完美结合。

上一篇:爱心是孩子飞翔的翅膀 下一篇: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