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中的嘉莉妹妹与二十世纪初的美国

时间:2022-03-11 06:16:48

文学作品中的嘉莉妹妹与二十世纪初的美国

作为美国现实主义小说家的杰出代表,西奥多•德莱塞笔下的嘉莉妹妹真实地反映了二十世纪初美国的社会现实,小说中的主人公嘉莉妹妹,是一位从社会底层一步步爬上上流社会的新生资产阶级代表。作者细致入微的描述了她的坎坷的成功之路。借此反映了二十世纪初美国资本主义社会的表面繁荣下的,失业、贫困、饥饿等阴暗面。本文就嘉莉妹妹的离家出走和两次人生转变以及它们和二十世纪初美国的社会现实的关系加以探讨。

一、嘉莉的家庭背景与她离家的原因

嘉莉是生活在一个典型的美国中产阶级家庭里的少女。当时的美国已经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逐渐走向繁荣。受经济繁荣的刺激,嘉丽由农村来到芝加哥,并很快在主流价值观的影响下迷失了自己。经济的高速发展使人们对物质享受的追求达到了极致,用贫富分化,物欲横流来描述当时的社会现状一点也不为过。经济在嘉丽的成长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方面,经济极大地影响了嘉莉的价值观、人生观,使她从一个男人走向另一个男人,并错误地将自身的幸福等同于物质的富足。另一方面,经济的成功亦提升了女性的地位,使得嘉丽莉能够从女性自身的视角出发,审视、反思自己,观察外界。作为贫穷家庭的一员,不喜欢书本的嘉莉自然的就会想到离开家乡到大城市追求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从而踏上了去芝加哥的列车。

二、嘉莉人生的第一次重大转变

囊中羞涩的嘉莉在去芝加哥的火车上遇见了衣着新潮,伶牙俐齿的推销员杜洛埃,并被其深深吸引,在分手时相互留了地址。在受到屡次找工作失败,通过正当奋斗谋求幸福生活无望的情况下,在面对姐姐敏妮家的贫困现实的压力面前,她投入了杜洛埃的怀抱,心甘情愿,心满意足地当起了这个推销员的情人。可是当推销员杜洛埃把嘉莉介绍给饭店经理郝斯渥时,这位小情人更被郝斯渥的成熟男人的魅力所吸引,在其温文尔雅,风度翩翩的外表和甜言蜜语的夹攻下,再次迷失了方向,转而投入郝斯渥的怀抱,最终抛弃杜洛埃,与郝斯渥私奔了。一个少不更事的天真善良、充满幻想的农村女孩摇身一变竟先后成了两个男人的情人。正如作者所说:一个十八岁的女孩离家出走,结局不外两种,也许她遇到好人相助,变得更好;也许她会很快接受大都市的道德标准,而变坏了,二者必具其一。嘉莉就选择了第二种,这是多么的自然啊。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灯红酒绿的社会里,贫困的嘉莉要抵制杜洛埃所给予的物质享受是多么不容易啊!而当她面对更富有,更体面的饭店经理时,所经受的诱惑又是何等强大啊!她也没能经受住这种诱惑。而这也正说明了十九世纪的美国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人们的思想道德是如何的腐朽与堕落。

三、嘉莉人生的第二次重大转变

当她和郝斯渥的生活陷入困境,入不敷出时,为了生存她毅然地走出家门,勇敢地承担起一个“妻子”的责任,自己挣钱来养家糊口。这固然是其民族性格的表现,由于深受清教主义的影响,大多数美国人都有能吃苦,敢奋斗的民族性格。但这更体现了女权主义的兴起,妇女由单纯的操持家务到外出谋生,这是美国进入机器大生产的现代化社会的必然结果。在这期间,嘉莉搬出了和郝斯渥合住的小屋,通过自己的美貌和演技逐步成为卡西诺剧院的当红明星,过着纸醉金迷,前呼后拥的日子,而同时郝斯渥却贫困潦倒,流落街头,最后打开煤气罐自杀身亡。小说在戏剧化地在描写嘉莉成功的同时,她曾经依赖的、作为旧势力形象的代表赫斯渥则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残酷的挤出上流社会,最终在贫病交加的悲惨生活中走上绝路,恰好和嘉莉来了个位置上的置换。这令人匪夷所思的现实其实就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残酷的规律所在。这也正说明了资本主义社会人情冷漠,唯利是图的本质。实现了自食其力,物质富裕的嘉莉,并没有因此变得快乐,而是变得更加寂寞,更加伤感,她仍然没有获得真正的幸福。这是处于维多利亚时代的道德思想和高速发展的资本主义经济的不可避免的挑战.二十世纪初的美国是一个没有节制、充满极端的时代,一个倒退与进步同生的时代,一个贫穷与富有共存的时代,一个郁闷与希望并举的时代。德莱塞的小说《嘉莉妹妹》曾经因为其对社会的完全真实描写而被几乎所有的出版商拒绝出版。小说中的女主人公嘉莉妹妹本是一

个充满幻想,天真纯洁的农村姑娘,但在人情冷漠,物欲横流的现实社会中,没能抵挡诱惑,甘心当了推销员和饭店经理的情人。而在饭店经理最落魄时,自己出外谋生,成为红极一时的演员,但她也没有因此而幸福,反而变得更加寂寞,更加无助。嘉莉妹妹的一生,说到底,就是一个贫富悬殊、道德沦丧,人性泯灭的美国社会现实所造就的悲剧,是对二十世纪初美国社会的真实写照。

参考文献:

[1]金莉、秦亚青著:《美国文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0。

[2]吴伟仁:《美国文学史及选读》,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0.6。

薛丰年:延安大学外语学院。

薛素芳:米脂县李家站中学。

上一篇:贺抒玉的文学创作及其启示 下一篇:普通高校顾客抱怨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