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在口语交际教学中的角色定位

时间:2022-03-11 03:26:37

语文教师在口语交际教学中的角色定位

新课改后,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三位一体的课程模块已被普遍接受。虽然口语交际教学一直处于边缘化的状态,但各地有识之士早在新课改之初就对其进行过内涵、特点、策略、具体措施等方面的探索。本文探讨教师在口语交际教学中的角色定位问题。

教师在承担口语交际教学任务时,除了担当起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课堂的组织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外,还应突出以下几个角色:

1.口语交际契机的创造者

口语交际教学不像阅读和写作教学那样,可以严密有序地走进课堂,它的生存空间已被当下的课时限定了。所以,着眼于学生全面的、可持续的发展,教师要善于在现有的教学空间中创造出口语交际教学的契机。

从课堂教学看,阅读课中的朗读、背诵、探讨交流、质疑问难等环节都可以很好地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作文课中,在引导学生学习写作原理、审题、汇总素材、梳理思路的过程中,同样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式的探究并让他们进行结论展示,以起到锻炼口语交际的作用。

从校园生活看,朗诵比赛、演讲、辩论赛、文艺汇演、课堂剧展示、各种竞聘演说、课前三分钟演讲、由学生主持班会等活动,甚至是老师与同学的谈话,都能成为学生锻炼口语交际能力的舞台。关键在于教师要善于争取并利用这样的机会,在必要时还要善于取得管理部门的支持与配合。相信由语文老师牵头或指导所举办的这些活动,会让学生在体验到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元素外,能从更深层次理解口语交际的必要性、重要性。

从校外生活看,老师与同学们进行的电话聊天、网络语音聊天,或者学生来访、老师家访等形式,也是锻炼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绝佳契机。

只要老师留心、留意,抓好校内、校外的潜在时机,就可以为学生创造出意想不到的锻炼机会,以弥补课内时间有限、锻炼不足的缺憾。

2.口语交际学习中的智慧伴侣

现实中,语文老师也并非个个能言善辩、口若悬河,老师队伍中也存在着或隐或显的口语交际能力不够的情形。可能正因为此,部分老师就更羞于开口,教学中也有意弱化甚至避开口语交际板块。但无论如何,作为年长几岁的老师并不缺少口语交际的智慧,正如人们自己不一定能烹饪出美味佳肴,却能品评出菜肴的优劣一样,如果站在智慧的高度,老师完全可以在口语交际的内在思维准备,表达时的语调、气势、方案、策略,选择交流的时机等方面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并且,老师在组织、指导学生的实践中,也会促使自己的口语表达发生转变、获得提高。正所谓“教学相长”,新课程给老师们提出了许多挑战,老师与学生一起成长也是一种自然而然的事。

俗话说“没有状元老师,只有状元学生”,所以老师完全可以放下心理负担,坦承自身在口语交际上的软肋,然后心平气静地用自身的知识储备、生活阅历、教学技巧所转化成的智慧走入口语交际教学,成为学生的学习伴侣,并且是一个智慧的伴侣,让自己提高,带学生成长。

3.口语交际学习的积极实践者

作为民主课堂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的实践带动作用要远远大于在阅读与写作教学中的作用。

在很多研究者眼中,学生在小学、初中阶段的竞相举手、踊跃发言、天真率直地坦露己见,到了高中阶段已倒退为羞涩忸怩、吐字不清、说话不畅、不得要领的境况,是教育的失败。这种看法有失偏颇。高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决定了学生在面对问题时会慎重考虑,不再是有什么观点就脱口而出;再者,他们的思维已具有内隐性的特点,也不会像以前那样“童言无忌”了;更不用说,学生面对的问题也复杂得多,需要他们深思熟虑才能做出回答……这种种变化不能视作是倒退或失败,这恰恰说明了学生的成长与渐趋成熟。

面对这种情形,老师要做的就是顺应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身心发展,使他们拥有落落大方地进行口语交际的能力与自信,自然会帮助他们打开心扉,让他们乐于展示属于他们这个年龄段所特有的成熟、稳重、独具个性的魅力见解。而老师帮助学生的最佳途径就是自身的积极实践。

4.口语交际学习效果的反馈者、评价者

人们一味批评口语交际教学评价体系的缺失。我则认为,这恰恰给语文老师提供了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难道非要有一个教纲、考纲类的东西,老师们才知道该怎么做吗?难道让学生真实、流畅地表达所思所想,不就是最好的、最明确的教学目标吗?在生活、学习、工作中,清晰、顺畅地进行沟通交流,不就是对口语交际教学的最好检验方式?

所以,老师作为口语交际教学效果的反馈者、评价者,首先就要解放自身的思想,从丰富、灵动的生活出发,做出合乎时代需求、社会道义的中肯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做出真实有效的反馈,而不是简单的敷衍了事似的“好”“很不错”“还可以”等公式般的评价,才能帮助学生在真正的轻松中实现口语交际的训练。正因为没有现成的评价体系,老师才更应该担当起口语教学效果的反馈者、评价者的任务,因为根据上文的分析,口语交际可以在课堂上、校园内、生活中发生,老师的指导也可以随之时时展开。

当然,这就要求老师能敏锐捕捉口语交际的时代色彩,并及时更新自己的评价标准,让自己不断与时俱进,永葆工作的热情与活力!

上一篇:古文作文教学模式探究 下一篇:恩爱两不疑 死生长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