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先行 全感官接收

时间:2022-03-10 07:25:02

【摘 要】 多媒体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是重要的教学手段,其意义和作用非常显著,但也存在诸多弊端,这些弊端给教学活动带来很大的麻烦和影响。英语课堂教学中,使用多媒体应讲究兴趣先行,但不单纯迎合趣味性的策略;积极应用,但不以应用为目的的策略;调动全感官接收,但不过度应用的策略。本文就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多媒体应用的利弊展及上述策略展开讨论。

【关键词】 初中英语 多媒体教学 应用策略 兴趣 全感官

多媒体教学以其具有趣味性、直观性和感官接受多元性等特质而倍受教师们青睐,以其受到英语教师的推崇。英语课是一门语言教学课程,而语言的教学极具丰富性,语言不仅仅存在用于表现客观事物名称,还用于表现客观事物状态、过程及抽象的存在。这些丰富的内容有时用语句解释就没有用关系结构性图片、绘声绘色的过程短片等多媒体课件来呈现效果更好。

英语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其强烈的趣味性能够吸引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注意力,增添学习英语的兴趣,消除英语学习的障碍心理;其简单明了的直观性,使学生更易于理解英语教学中的词汇、句意以及英语世界殊的文化表征;其感官接受多元性的展开,有助于学生调动多种感官同时对教师及多媒体传递出来的信息进行整合、吸收和消化。

1. 兴趣先行,但单纯迎合趣味性不可行

趣味先行,并不表现为单纯地仅为迎合趣味性而使用多媒体教学。“先行”的倡导源自于对原始的在多媒体应用于教学领域之前的单调而乏味的教学过程的反思与改观。尤其是在英语课堂教学中难于呈现的教学内容。如较长的故事性课文的教学过程,常见为先单词释义和学习,然后逐字句翻译讲解。这样将课文内容的学习拉得很长,且对整体故事性把握欠缺,过于疏通故事内容的前因后果又增加时间的消耗,且往往喧宾夺主,影响教学重点内容的讲解。教师不妨花些时间和心思,将故事性课文内容制作成为FLASH动画,以趣味故事的形式展现给学生,短短几分钟时间,就能够将故事的大意和过程交待清楚,在动画中,将相关重点教学及提纲挈领的语句融入动画当中。节省了逐句翻译解释的时间,学生根据有趣的动画短片所呈现的意思,能够很容易对课文内容有整体性的把握。即有趣又实用。

很显然,根据我们的举例,可以看出为增强趣味性的多媒体教学是建立在课堂教学真正需要的基础上的。单纯迎合多媒体教学的趣味性,会使破坏课堂教学的严肃性,不利于教师主导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张弛状态,花费过多精力去管理过于兴奋的课堂秩序。如导入新课前师生口语对话时,不应该应用多媒体来展示图片或者作为交谈对话的媒介。这样的师生对话应以自由的、生活化的口语会话方式进入,而并不可为了引起学生新奇和只为让学生觉得好玩,使用多媒体教学。

2. 积极应用,但以应用为目的不可取

诚然,在英语课堂教学中适当合理地应用多媒体,有助于教学活动的展开。针对课堂教学设计的需要应用多媒体教学应该积极倡导。但不应该产生这样的思想:凡是使用多媒体的课堂教学就是优质的,反之不使用多媒体教学的课堂教学就是低劣的。导致教师对多媒体教学的应用不以课堂教学内容的需要为出发点,而以多媒体应用为目的。多媒体的使用目的一定是从课堂教学的真正需要为出发点的,使用多媒体能够提高学生的兴趣,能够帮助解决其它教学法不能解决的问题,那么就使用,反之就不使用。

比如说在音标教学中,教师亲自指导示范及要领的讲解和操作,对于学生吸收效果而言就高于多媒体教学的应用。教师音标教学时,是可以行进的,多媒体设备却固定位置不变。当学生远距离接收的声音信息辨识度较低时,教师可以行走到学生身边去示范指导。

3. 调动全感官接收,但过度应用不科学

多媒体教学固然有其调动学生兴趣,吸引学生注意,打开学生全感官接受信息的优点。有利就有弊,利弊会辩证地统一于事物之中,往往一些优点同时也是缺点,不加以合理利用就会得不偿失。至于如何利用使之成为优点,如何运用使之成为缺点,关键在于度的把握。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过度使用多媒体教学,弊端也很多。

过度使用多媒体会致使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发生变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和价值被弱化,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沟通会减少。

多媒体教学固然有直观性,但长期地、过度地、直观地主导生活和学习,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概括总结能力下降。使大脑思维活动频率降低,不利于初中生大脑思维能力的发展。

多媒体材料包含的直观信息量比较丰富,色彩、声音、动态影像等。过于丰富的信息会分散学生对课程中重点内容的注意力。甚至有些学生会不断地回味他感兴趣的某个信息上,而对之后的课堂内容置若罔闻。所以,课堂多媒体应用应采取适当、适度的原则。

马维凤. 初中英语多媒体课件制作的选题策略研究[J].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4(10).

上一篇:高中英语词汇记忆方法初探 下一篇:原谅别人 放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