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英语完形填空

时间:2022-10-15 05:24:00

浅谈初中英语完形填空

【摘 要】 完形填空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时时以立意新、思维新、难度高的面貌出现的一种综合语言的测试题,近几年的中考,完形填空题对语篇理解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随着课改、教师自主研究能力的探索在不断充实提高,内容也较以前丰富,有新的变化。

【关键词】 完形填空 英语教学

完形填空英文名为Cloze Test,考查学生的语法、词法、句法、习惯用法等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考查学生在快速阅读短文、快速理解和快速思维的能力.教师在指导学生怎样做好完形填空,通过在英语教学中的教学,把趣味性和形象性结合起来,展示英语与汉语学习不同的魅力,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积极思考发言的主观能动性,消除他们对英语的神秘和恐惧,打消他们的顾虑,让学生感觉完形填空还是可以做好的,现在就具体谈谈我的看法:

1. 完形填空在考试中命题的特点

其一,在笔者所在的地区中,初中英语整份试卷完形填空所占分值较重,占总分中的15分,《中考考纲》要求文章长度一般在240个单词左右。短文中留出15个空白供考生选择,所以要求学生在平常练习和教师选题时要特别注意文章的字数的限制,字数适宜,文章不能做太短。

其二,完形填空以根据上下文情景叙述的变化判断为主,重点考查学生对短文的整体理解到局部理解,以及理解分析、根据上下文推理的判断,以往重点考查的语法选择填空,固定搭配等居次席。中考的完形填空降低了对单词本身的考查,以意义为主、语法选择逐渐减少是现在完形填空考查发展的趋势。随着课改的进行,这些新特点的变化,需要教师积极引导学生抓住主要点。

其三,完形填空体裁多为记叙文或说明文,所选文章内容逻辑性强,文章结构严谨,前后连贯,层次分明。

2. 完形填空的答题技巧

完形填空也称综合填空,是阅读能力、词语用法和语法结构知识的综合测试,主要目的是测试考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学生在进行完形填空答卷时要有整体意识,上下贯通,前后一致,抓住内容和语言两条主线,使所选择的词项在语法上和语义上与上下文相符合。以下从语篇的角度来介绍完形填空的解题技巧。

其一,教师要指导学生解题的基本方法。第一步就要指导学生学会通读全文,掌握文章基本大意,这跟学习汉语基本上是一样的,是相融的。在指导学生解题的时候,可以借助汉语阅读的一些解题技巧,如文章开头第一句或者最后一段开头的第一句一般是一篇文章的核心句,是从整体了解文章的“窗口”。学生理解了文章的核心句,往往就能了解全文的中心信息和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即立意。完形填空的核心句从常规角度上来看,一般不设空格,学生应该充分利用此句在全文中的提醒作用,将它作为在后来做题的突破口,展开思维,合理推测。理解了文章的核心句后,应快速浏览全文,对文章是什么体裁、背景、内容、结构,以及情节发展的前因后果在心中留下印象,同时对照文章所留空格,初步猜测。

其二,学会细嚼慢咽,逐句品味每一个句子,确定空格选项。具体说是在第一步的基础上,分析品读每一个句子,根据上下文句子的含义,经过思考,挑选那些语法得当、词义稳妥的选项填入空格。在这一解答的过程中,要注意文脉的衔接和作者写此文章的初衷, 不要生搬硬套套用语法去解题。

其三,考试大纲规定“填空的词项选择包括结构词和实义词。”完形填空考试内容,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度,虽各个地区有所不同有所变化,但相当多的地区很大一部分还是对学生的词汇量及用词的准确性进行测试,其实,这也是学习英语的基本功,比如在选择结构词时,需要考虑语法是否恰当,上下文之间选择适当的过渡词。

其四,学会借助语境,理顺逻辑,做到了这一步,就像打通了学习英语的奇筋八脉,再精心搭配遣词,就如春风过耳了。近几年在我们地区的中考,单纯的完形填空语法题已经看不见,学生需借助上下文的语境,合理想象才能答题。

其五,学生要注意解题速度,先易后难。完形填空题的难度在所有题型中是较高的,但在15个空中,容易失分的也仅有四、五个题。其它大多数题,出题教师会设置中档题和低档题,在得分上形成坡度,让每个学生基本上都能得分,但也不易得满分。因此,选自己有把握的题目先做。有的难题一时难下定论的,这时不要停留,继续做下去,继续在下文中找到相关依据后再返回定论。当15题已经做了大多数题时,剩下的几个小题就不怕了。

总之,提高完形填空的得分,在于教师的诱导,特别是在进入中考环节的迎考复习中,积累并熟练掌握英语的基本功如词汇语法,做题时运用灵活,概念清楚.在学习中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解题训练,每天练习两道题,即提高速度,又培养语感,同时进行反馈思考,选择题型由星度2逐步到星度3直至星度5,这样由简到难,由100多个字的短文到两三百字的长文有针对性的专项训练,那么在解答完形填空时不管内容如何变化都会跨过完全填空这个“坎”,为下一步做题打好基础。

李萍. 浅谈初中英语完形填空的解题技巧[J]. 中国校外教育, 2014(16).

上一篇:浅谈成败归因理论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的应用 下一篇:领悟文学作品内涵 提升英语鉴赏能力